南巴生市区原是雪州华人最早聚居处,雪兰莪永春会馆、五条路观音庙这些百年建筑即是铁证。因为庙宇和会馆是早期华人最重要的活动场所。除了永春会馆外,南巴生市区也汇集了其他籍贯的会馆。此外,街上到处可见华人经营的各行各业商店。

然而,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华人商家一家接一家地退出,印度商家则像潮水般涌入南巴生市区,原有的华文招牌也一一换成淡米尔文书写的牌子。到了今天已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印度街。印裔同胞的各种生活用品、节庆必须准备的必需品,在那里都可找得到。据说南马的印裔同胞嫁女前,都会到巴生印度街添购嫁妆。

我曾带著远道而来的中国友人到那里逛逛,他告诉我分不清那里是南印度还是马来西亚。每回开车驶过南巴生市区,我都会和孩子玩个找中文字的比赛游戏,看谁在淡米尔文广告牌林立的街上找到的中文招牌较多,结果从街头驶到街尾的三百公尺之间,竟然找不到5个中文招牌。可见传统华人老街印度化的程度已超乎外地人的想像。

一个世纪前的吉隆坡茨厂街是华人的生活圈,不仅到处会馆林立,私垫书院和庙宇也有好几座。苏丹街、谐街和茨厂街的商店,八成以的店主是华人。即使到了上世纪90年代,茨厂场的摊贩也是华人在摆卖。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茨厂街仍然是“华人味”非常浓郁的社区。

然而,不过20年光景,今天的茨厂街已是外劳占据的街道。走在街上的感觉和泰国的合艾市集并没太大的差异。要说服外国友人说那里是我们的唐人街,那还真得费点唇舌。

据说茨厂街摊贩的老板仍是华人,那些负责看顾摊子的外劳不过是他们的雇员。只是,在改变做生意的手法之时,也同时改变了老街原有的文化底蕴。对年长者而言,现在的茨厂街已不再是记忆中的茨厂街。过2年,隔邻的苏丹街的老建筑大概也保不住了。如果政府的外劳政策不变,不出10年,茨厂街将会变成外劳聚集的街道,唐人街的招牌恐怕要改成外劳街才符合实况了。

如果一个民族对文化和空间的关连性有所认知,华人传统老街应该不会如此快速沦陷。反之,老街可成为有品味的文化资产。只是,利益至上的生意人,著重的是可急速变现的生意经,文不文化是他家的事。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毁谤者与被毁谤者

龙门阵

每个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都会有被别人毁谤/诋毁的经验。谤人者,往往口不择言,嘴吐毒气,心生快意;被谤者,往往痛苦万分,恼...

阅读全文

杨艾琳 :收成如斯何必园丘

龙门阵

纵然东盟达成共识,将于今年10月在东盟峰会提呈“东盟次区域烟霾监测系统”及“易燃区的数码租界地图”,但印尼欲迎还拒,只愿...

阅读全文

陈颂光:迈向国民和谐之途

龙门阵

1948年的煽动法令比1960年的内安法令还要早12年,后者早已作废,而前者则依然弥留至今。所谓弥留,不仅仅因为它是殖民...

阅读全文

郑庭河:大专如何“文明”?

龙门阵

多年前在某所私立学院教授《西方文明史》,坦白说,不晓得学生们“体验”如何,我本身倒是获益匪浅。更早以前,当大学生的时候,...

阅读全文

古燕秋:家事国事天下事

龙门阵

在前两周,隆雪华堂邀请罗永生和叶荫聪两位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的教授,为“香港社运与民粹主义论述”讲座演讲。《当今大马》...

阅读全文

许万忠:退三步的不入阁议案

龙门阵

华社普遍认为,马华不入阁的决定,等同逼迫华裔选民在第13届大选投票给马华候选人,选举结果证明华社不吃马华这一套。马华候选...

阅读全文

杨善勇:半数议员没回电邮

龙门阵

网络时代,通讯神速。可是,《东方日报》记者化名为“哈菲兹”,电邮槟城州议员查询服务中心地址及电话号码,只有半数议员(20...

阅读全文

超人丘光耀

龙门阵

在上个月底,终于看过Christopher Nolan制片的《Man of steel》了。但是,就在看电影的时候,脑中...

阅读全文

陈颂光:谁认同未审先扣

龙门阵

未审先扣的法令自臭名昭著的1960年内安法令被撤销后,相关的条文也纷纷在各项法案中自动销声匿迹,而今而后,人人都不必担心...

阅读全文

郑庭河:大学必修科的问题

龙门阵

作为人文学科讲师,我完全支持不分专业地鼓励大专生多修读如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宗教学、政治学等科目,不过若采取强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