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身边有糖尿病患者,或你就是其一,那你定能明白,需要定期自备保温袋到医院领取药物,有多么不便。这是因为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属冷链药物,一直以来受技术上的限制,无法通过邮寄方式送到病人手上。如今,冷运药物服务在我国不再遥不可及。
所谓的冷链药物,是指从出厂、运输、贮存,直到送至病人家中,全程需保持在摄氏2至8度的药物,以确保药效和保存期不受影响。除了胰岛素,常见的例子还包括治疗青光眼的眼药水,以及为肾病患者增加红血球的注射剂等。
今年2月初,大马线上药剂行医信(Esyms)与马来亚大学医药中心正式签署合作,为巴生谷一带的病人提供冷运药物服务。这无疑为许多病人解决了一大烦恼。尤其自疫情爆发以来,医院一方面限制人流,病人也不敢到染疫风险高的医院取药,更大大提高了冷运药物服务的需求。
马大医药中心早已在2010年将寄送药物列为增值服务。门诊药剂部主管阿兹娃(Azwa Haris)指出,行动管制令落实期间,平均每日寄送的药物包裹从原有的150个增加到250至350个。“这还是在我们依据自身能力设置顶限的前提下,实际的需求应该更高。”尽管如此,只要病人药单中出现冷链药物,他们就束手无策。
医信创办人蓝伟勇也表示,疫情期间,在医信平台注册和购药的客户暴增三、四倍。当中,有些病人原本去政府医院取药是免费的,却不惜花费上百块钱,选择到他们的平台买药。曾在政府医院任职药剂师长达13年的他说:“据我的经验,若医院一天有七、八百个病人,当中超过70%都须服用冷链药物。”2019年,医信团队到一家政府医院,考察病人对于到医院取药以及所得到的服务是否满意。其结果让他们深切认知到,缺乏冷运药物技术是急需补上的漏洞。
与马大医药中心合作 填补药理谘询缺口
冷链技术早已广泛使用在运输海鲜和冷冻食品上,可来到药物方面就棘手得多,毕竟攸关病人健康。
“我们不能承担任何错误,务必做到零失误。”蓝伟勇坚定地说。从研发、初步试点研究,到正式宣布与政府医院合作,医信用了整整两年时间筹备。“我们所采购的冰袋、包装材质等都经过严格挑选,过程中更换了4个不同的制造商。我们也进行了各种实验,在放置药物的保温箱装上温度记录仪,并放在烈阳下曝晒,或开车在外兜一整天,以确保无论周遭环境多恶劣,箱子里的温度仍全程维持在摄氏2至8度之间。”
最终,他们研发出了保温效果好,且大小适中方便运输的最佳版本。而这只是其中一环,他们还必须开发出一个电脑系统来连接医院药剂部,并配合不同医院的工作流程将系统客制化。在与马大医药中心合作之前,医信曾在几家私人医院进行试点研究,尽管没有大肆宣传,仍收获病人的热烈反应。
同一时间,马大医药中心也在尝试与不同的机构合作,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直到去年9月,在机缘巧合下,他们与医信团队洽谈合作,一拍即合。医院首席药剂师阿里亚斯(Alias Aris)表示,医信团队是由药剂师组成,这让他们放心把药交到专业人士手上。
这也是医信最大的优势之一。蓝伟勇说道,这不仅仅是解决物流运输的问题。若由拥有专业医药背景的机构,成为连接医院与病人的桥梁,将能填补医院药剂师无法与病人沟通的空档。“若病人对服用药物有任何疑惑,可以拨电给我们的药剂师以获得正确的药理知识。”整个过程,不仅能确保冷链不中断,连“医疗链”也没断。这是普通物流公司做不到的。他强调,“我们不是运输公司。医信的宗旨是想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用技术将医疗体系的各个环节,从医院、药剂行,到病人都完好地联系起来。”
收获正面回馈 积极拓展服务范围
这项全马首创的冷运药物技术,每趟服务只收取15令吉的费用。对此,蓝伟勇坦承,考量到研发阶段所投入的大量资金,以及从医院出发到多个站点的运输成本,现阶段著实未能盈利。“疫情期间,很多人都在做善事,有的捐钱,有的捐口罩。我们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行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藉著这个难得的合作机会,不断改善整个系统。”
重要的是,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病人的真正需求。
蓝伟勇语气激昂地分享,医信在农历新年前夕筹办特别活动,在送药的包裹里也放了柑、礼券等小礼物,向各族病人拜年。“我自己也有去帮忙运送药物,其中有一个90岁的独居婆婆让我印象深刻。她听力不好,视力也不好,远在新加坡的孙女特别为她注册这项服务。我们将眼药水送达时,她真的好开心。兴许孙女不在身边,没人陪她说话,婆婆看似有很多话想说,不停向我们道谢,说我们帮了她很大的忙。”
这段时间,医信推出的冷运药物服务得到许多正面回馈,给了他们莫大的推动力,继续将之逐步拓展至全国范围,让更多病人受惠。“我们已陆续尝试将冷链药物送到巴生谷以外的地方。”蓝伟勇透露,“某些药物只有大医院才有,加上政府医院也有很多从外地来的病人,下个阶段,我们将联系社区药剂行,做为将药物从医院寄出后存放的集散点。如此一来,病人就能轻轻松松到邻近的药剂行取药。”
在路上,若看到摩哆后座有特定颜色的箱子,大众会马上联想到特定的外卖送餐平台。线上买药绝对是未来趋势,蓝伟勇也表达他对未来的想望——希望以后民众看到医信的蓝色箱子,也会立即知道这是一个提供药物运送服务的专业平台。
冷运药物程序
1.马大医药中心病人可登录eservices.ummc.edu.my,要求药物快递服务,并填写个人资料,包括地址、电话号码等。
2.院方将从数据系统找出病人的药单,并发送电邮通知病人预计的送货日期。
3.当天早上,医院员工会根据标准作业程序,把冷链药物装进特殊冰袋,密封后放入冷藏箱。
4.医信的送货员抵达医院收集包裹,并扫瞄二维码,让病人得以追踪。送货员出发前也会拨电给病人,以确认家里有人能接收包裹。
5.包裹送抵病人家,确保无误后,病人须立即取出药物放进冰箱。
整个运输过程,后端将实时追踪温度记录仪的数据,确保温度维持在摄氏2至8度。
【药剂师有话说】我们也是专业人士
在马来西亚,大众似乎不太尊重药剂师的专业,买药时也更在乎价格胜于药效。蓝伟勇表示,当初创立医信线上药剂行,是本著想要重塑药剂师专业性的心态出发。“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有些民众闲来无事时,会走进药剂行找药剂师聊天,谈自己身上的病痛,问该吃哪种药比较好等等。得到想要的资讯后,也不买药,两手空空掉头就走。”他无可奈何地说,药剂师几乎是整个医疗体系里唯一一个为人们提供谘询服务而不收费的。
当然,药剂师本身也须负上责任。为了维生,药剂行必须售卖日常用品,药剂师有时也被迫需向顾客推销药物,反倒像个生意人。
于是,蓝伟勇想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坚持只与独立药剂行合作,为他们引入客源,一起对抗连锁药剂行。至今,与医信合作的独立药剂行已超过400间。“当独立药剂行越强,我的平台就越强,这样一来,民众在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就会开始相信我们的专业。”
此外,他也澄清,药剂师不是医生的助理,其专业领域与医生不同。医生在根据病情开出药单上固然专业,但若接下来还要监督病人有没有按时服药,那就太忙了。从病人拿到药那一刻起,就应该让药剂师介入,适时帮助病人。他举例,很多糖尿病患者长期接受胰岛素疗程,情况却未得到改善。这是因为,没有药剂师密切监督病人有无戒口、按时服药等。“这不表示病人完全不能吃甜食。在国外,会有专属的药剂师根据各别情况为病人调整用药剂量,让病人得到更好的疗效。”
因此,医信也提供远距药事照护服务(Telepharmacy),监督病人的服药过程、解答疑惑。“如果病人下午忘了吃药,他应该马上吃或晚上吃两粒?抑或,中西药能否一起吃?这些问题,只有药剂师才能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