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有个美满的家庭,不是每个人都有个美好的童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学,但是每个人都能向有需要的那位伸出援手。
这是一个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城里故事。故事里,没有任何人需要屈就,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都并肩而行,齐齐活出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儿童尊严基金会(Dignity for Children Foundation)于隆市冼都(Sentul)开办知识学堂,为贫穷孩子赎回童年、重拾希望,把本该属于他们的尊严带回生命中。共同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员徐香妃(Petrina)表示,每当面对贫穷群体时,大家总是抱持自上而下的态度,认为需要施舍一些东西给他们。“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假如人们想帮助社会中最贫困阶层掌握自己的命运,且声言要参与,我认为‘参与’应该具有实质性并且足够全面。”
所谓的“帮助”应该是能够造成改变的事,并在受助者的生活中发挥实质作用,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自身价值。她语重心长地说:“当贫穷社群得以突破生活与教育重围时,他们将掌握社区的命运,为社区带来变化。”儿童尊严基金会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能力摆脱贫困,教育和知识是通往这条道路的工具,最终需要靠孩子们自己善用这一个工具以达到目的。“与其给钱,不如给一份可以改变他们生命的珍贵礼物,告诉每个孩子:‘你可以做到。’”
Dignity For Children Foundation 企业学堂助贫寒生
“如果给贫穷者1万令吉,从技术上而言,他可以暂时走出贫穷,但所谓的尊严并不是这样的。尊严的意义是,他们必须靠自己的能力争取到1万令吉。”——儿童尊严基金会(Dignity for Children Foundation)共同创办人首席执行员徐香妃(Petrina)
为了让孩子们轻易衔接社会,儿童尊严基金会在隆市冼都一区经营著各式各样的社会企业,包括:理发店(cut X dignity)、餐厅(eat X dignity)、裁缝店(sew X dignity)、城市农业(grow X dignity)、烹饪厨房(bake X dignity)等,都是聘用在服务业从零开始的青少年,同时是该校学生的生活学堂。“不管是哪种企业,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从中自我升值,真正学习相关技能。”
这些都是儿童尊严基金会长期经营的社会企业,它们之间息息相关,而每个客人到此的花费,悉数回到贫穷孩子们身上,让他们在知识学堂享有良好教育之馀,也确保社会企业持续经营,继续作为学生的生活学堂。“教育不仅协助贫困孩子脱离穷困的生活,同时改变他们的生命。在这里,学校、企业和社区相互交织。在这些‘企业学堂’中,学习变得有趣起来。通过在职培训和实际的商业经验合作,可以培养青年人的生活技能、就业能力、创业思维以及人格塑造。我相信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网络,让贫困学生有机会在城市中探索不同的技能和创造力。”
徐香妃表示,学生在这些企业中所学习的技能具有高度实践性。“以eat X dignity为例,为食客提供服务的实习生多半为就业能力培训课的青年,所需要学习的是对餐饮业至关重要的技能,包括与客人之间的交流、事前准备,甚至是准时的习性。这里有年轻的侍应生,也有年轻咖啡师,专业水平或许不及许多有名的餐厅,但胜在你我给了他们人生中珍贵的学习机会。”
餐厅所用的食材如新鲜蔬菜,部分是从面向大路的厨房花园(dignity Kitchen Garden)采摘而来,园内的栽种者也是年轻的学生们。马路边的这座厨房花园,随著铺石小路走去,里头种了林林种种的有机蔬果,与它毗连的是一间木制小屋——grow X dignity,摊子兜售厨房花园采摘而得的新鲜蔬菜、香草和水果,还有原住民从森林里带出来的臭豆。
这些社会企业的美丽之处在于,它是学校项目的一部分,同时正在服务整个社区。“这一些企业已成了冼都社区的一部分,学生们在学习当儿,附近的大众也能受惠于这些服务。人们不管是想要买手作品、理发、用餐、订蛋糕…都可以到这些企业去。”值得一提的是,某些社区企业的设立也为贫困的父母们提供了就业机会,解决他们收入低迷的问题。
鼓励青少年做出改变
这些社会企业的设立缘于儿童尊严基金会旗下的“城市青年村庄”(Urban Youth Village),一个专为贫困青年而设的项目。徐香妃说:“我认为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年轻人从中找到自己擅长并且有兴趣的事。”她回忆起曾经教导一名原住民青年首次在咖啡厅上班的经历:“她非常腼腆,但是服务业所需的是开朗的个性,必须和客户交流,一颦一笑都很重要。但她就是笑不出,我们花了好长一段时间让她不断地学习。终于有一天,她在和客户解释菜单时愿意露出那美丽的笑容,这对她而言是跨出了人生一大步!其实他们所需要的成长和改变正是如此啊!”
她表示,从成长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正好透过面对不同的挑战,学习了解自己、与人相处、控制情绪的能力…“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的青少年其实都缺乏安全感,有些甚至非常忧郁。在陪伴他们共渡难关的同时,我们会尽其所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究竟想学的知识是什么,并告诉他们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做好个人成长的规划。希望他们能够认清并了解自己的人格,随著年龄的增长好好发展,做一个更完全的人。”
老师肩负重任
儿童尊严基金会由徐香妃和丈夫共同创办,成立至今已有大约20年之久,主要提供教育和技职培训,提升社区中贫困人士及难民的竞争力,让他们有能力改善生活。“1988年,我们来到吉隆坡冼都社区了解了当地情况,当时感到非常心酸,不时遇上许多格外贫穷的孩子,他们不是处于贫困就是被家人、社会忽视,可想而知,这个地方明显需要得到帮助。”
从那之后,他们开始安排交通接送住在贫困区的孩子,每一天都会有大约14辆巴士载送学生上下课。起初,孩子们会非常兴奋,非常渴望上课,可是一旦学习上开始面对困难,难免会产生辍学的念头。这让徐香妃意识到专注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所提供的教育必须是全面的,除了学术,还必须教会孩子生活卫生、饮食健康等各方面的知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们得教导孩子礼仪、待人处事、自律等等。可想而知,老师的压力很大。”她表示,老师需要至少3至5年时间,年复一年地累积经验才能摸透每个孩子的习性,这是其中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时下年轻人总会在某个地方待了一两年,有更好的机会就离开。可是对于一名好老师而言,教育需要长时间累积的经验,跟孩子培育感情。其他工作或许能透过转换工作环境让自己不断成长,但是老师则不然。”因此,徐香妃透露自己因有几位老师愿意在这里服务多年而深表感恩。
呼吁大众为项目投资
除了平日的教学和“城市青年村庄”项目,儿童尊严基金会亦为学生提供许多户外活动,像是农场实地考察、参观国家动物园、科学馆、营会等。徐香妃透露,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不同族群的孩子得以学会如何与异族共处以及互相尊重。“若只是在口头或书面上告诉学生要互相尊重没什么功效。在那一个月内,他们真正地相处在一块儿,体验和不同信仰或族群的人一起生活,像是准备食物时,必须顾及他人的饮食习惯。”
在儿童尊严基金会,各族之间不会有所谓的差别待遇问题。她表示,曾有一名刚来上课一周的学生向自己透露:“这里的人好特别,不管是什么民族的人都对我很友善,都很乐意和我交朋友。”这是一件让她非常高兴的事。
访谈的最后,徐香妃再次强调,无论是贫穷孩童或是难民都应该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我呼吁大家和我们一起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加强孩子的自信心,也希望各社会人士投资‘城市青年村庄’项目。儿童尊严基金会在冼都一区租用多个单位以进行教学。我们鼓励有心人士把这些单位买下来,捐献或以小数额租给我们继续使用,又或是投资任何一个儿童尊严基金会的社会企业,在做生意同时又能帮助有需要的孩子。”另外,如果你对教学感兴趣,也可以到儿童尊严基金会成为教学志愿者。
欲知详情,可联络03-40441397,或浏览儿童尊严基金会面子书:Dignity for Children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