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佩戴有时间标识的号码,始终保持著匀速。他们会跟你说话,不断地给身边的跑者加油打气。他们就是马拉松赛场上的领跑员(Pacer)。

“我们的任务是帮助跑者达到目标。”现年28岁的EdanSyah不仅是马拉松跑者,也是运动团体Athlete Circle Athletics Club(简称ACAC)的领跑员总教练。

9月于柔佛举办的马拉松竞走Educity Sun Down Malaysia2015,邀来了ACAC旗下的领跑团队助阵,带领参与者完成目标。领跑员,顾名思义就是带领参与者跑到终点的人。领跑员必须带领跑者在特定时间内抵达终点,因此领跑员的身上可能会挂上写著赛事指定完成时间的气球或指示牌,而跑者则依据自己的理想时间选择跟随不同组别的领跑员。

无论是全马拉松(42公里)或半马拉松(21公里),都会有分成好几个完成的时间供跑者。此次的半马领跑员将分为3个时限,2小时、2小时15分钟及2小时30分钟。每个时限都有3至5个领跑员,确保所有想要在时限内完成马拉松的跑者不会落单。“每组领跑队分为3人,一个是领队,带领人们向前跑;一个是‘善后者’,确保没有人落单;另一个则是跑在队伍中间不断鼓励人们继续向前。”身为ACAC的经理兼领跑员的方月嫦(Jolene Heng)透露,在完成马拉松的漫长过程中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因此领跑员必须不断地鼓励跑者,让他们坚持下去。

平稳的速度是领跑关键,在训练中,领跑员必须确保自己的速度与心跳的稳定性,方能让自己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平稳的速度是领跑关键,在训练中,领跑员必须确保自己的速度与心跳的稳定性,方能让自己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领跑小组 相辅相成

“一般领跑员都是以几人组成一组,目的是相互扶持,也相互鼓励。”方月嫦透露,曾经有领跑员在领跑的时候失足跌倒,但跑者不能就此停下,因此在队伍中间的领跑员必须与其调换位置,代替他完成领头的工作。当然,跌倒的领跑员也不会因此停下,而是与善后的领跑员交换位置,3人的身份可灵活调动。“无论是哪个岗位上代表领跑员,都必须熟悉整个领跑环节,才能在发生意外时即时补上,带领大家完成目标。”

方月嫦透露,领跑员都属志工性质,除了无薪金,还与奖金、奖牌无缘。领跑员的工作是领跑,因此无论表现多么优越,都无法在领跑的赛事中获得任何奖项。“我们在筛选领跑员的时候会非常谨慎,他们必须是长期的马拉松跑者,还需保持正确的心态,并且具备团队精神。”

“他们必须明白领跑员并没有个人殊荣,只有团队。”Edan认为,一个领跑员在领跑的时候带有比较意味或挑战的心态,将无法顺利完成任务。

每当ACAC受邀为马拉松赛事领跑时,他们都会招募新的领跑员。“领跑员只是志工,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出任领跑员都得挪动自己的私人时间,若时间上配合不了,我们就得寻找新的领跑员。”虽然领跑员在大马马拉松赛事上并不常见,但胜在马拉松跑者略多,因此仍可招募到合适的领跑员。“领跑员除了需要在赛事上领跑,还需要在赛前做足训练,以确保自己能完成任务。”

在马拉松开跑的16个星期前,领跑员需要在家自行做训练,且每隔3个星期到布城进行一次集训,以确保每一组领跑员都能达到一定的默契与一致的速度。
在马拉松开跑的16个星期前,领跑员需要在家自行做训练,且每隔3个星期到布城进行一次集训,以确保每一组领跑员都能达到一定的默契与一致的速度。

领跑,比挑战自我更具意义

Edan透露,领跑全马拉松的领跑员需要在赛事的前16个星期开始做训练。“他们一般在家里自行训练,每隔3个星期我们才集合在一起做集训。”只要佩戴运动计时手表,大家在自行练习时,Edan便可以透过网络查看各个领跑员的进度,包括训练里程、心跳、速度等资讯。他会依据个人的训练数据,再为当事人做个别的训练调整。

在集训之后,Edan便会根据各个领跑员的体质与速度分派各自需要领跑的时间。“我们只会为他们选上最合适的时段,因为领跑员讲求的不仅是体力,还有保持速度的稳定性。”Edan解释,领跑员需要带领跑者在特定的时间内回到终点,因此速度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若速度不稳定,将可能导致一些跑者跟不上,或是中途放弃。”

配合主办单位的安排,Edan曾在初次领跑中化身“蝙蝠侠”。“大家各自穿上不同的英雄装,有超人、蜘蛛侠等等。”虽然有趣,却也让初次领跑的他气喘吁吁,“因为穿上制服跑步是非常闷热的。”由于特制服装相当贴身,也密不通风,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地排热。如果没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及稳定性,他根本无法在这个马拉松中完成任务。

“让我开始跑全马拉松的主因是我妈妈。”Edan从大学时期开始参与马拉松,从5公里、10公里进阶到42公里全马拉松,都是他一点一点训练回来的成果。“当初参加路跑,不过是为了好玩而已。”后来,母亲在2009年因癌症逝世,激发了他跑全马拉松的念头。“母亲的离世让我想了好多,我一定要为自己的人生做点什么,而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于是,他开始参与全马拉松,挑战自己,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根据大马田径总会(Malaysia Athletics Federation)2014年9月的数据显示,Edan被列为2014年马拉松成绩第四快的马来西亚选手。

第一次领跑就遇上需要穿上特定领跑制服的马拉松,让Edan明白到领跑员需要具备运动基础,才能好好地领导跑者继续向前。
第一次领跑就遇上需要穿上特定领跑制服的马拉松,让Edan明白到领跑员需要具备运动基础,才能好好地领导跑者继续向前。

28岁的Edan是长期的马拉松跑者,纵然运动有利身心,但他还是建议跑者一年参加最多两次全马拉松,以确保身体可以完全恢复。
28岁的Edan是长期的马拉松跑者,纵然运动有利身心,但他还是建议跑者一年参加最多两次全马拉松,以确保身体可以完全恢复。

引导,也是一种成就

“我现在不仅跑马拉松,还当领跑员,因为我找到比挑战自己更有意义的事。”从2011年开始参加马拉松的Edan,在领跑的时候找到生活的重心。“领跑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不仅是带领跑者到达终点,更重要的是帮助跑者完成自己的梦想。”他表示许多第一次参与全马拉松的跑者都会将完成马拉松视为目标,但往往因过程艰辛而无法完成。“我一个人跑得再快,也是个人成绩而已,但带领别人跑出更好的成绩会让我很有成就感。”

方月嫦认为,无论任何年龄层,只要有心,便能达成梦想。她建议中年初跑者由一公里开始训练,以避免出现肌肉拉伤的问题。
方月嫦认为,无论任何年龄层,只要有心,便能达成梦想。她建议中年初跑者由一公里开始训练,以避免出现肌肉拉伤的问题。

在服务中寻求纯粹的快乐

与Edan抱有同样理念,方月嫦在40岁的时候开始决定参与马拉松。“10年前我才开始参加马拉松,虽然很迟,但不代表我做不到。”方月嫦笑言,想在年老的时候拥有健康的身体,同时把握时机对当下生活作息做出改变。

由于向来没有运动的习惯,方月嫦由日跑1公里开始训练自己。从1公里到现今能够完成42公里跑程,甚至带领他人完成马拉松,她坦言不简单。

“不简单不代表不可能。只有不要做,没有太迟做。”她认为自己在40岁这个中年时期都能达成这个目标,有冲劲的年轻一辈应该更加积极追梦。

跑过6年马拉松后,她受邀到槟城大桥国际马拉松担任领跑员。“那是我步入领跑员生涯的开端。”自接下任务,方月嫦每天都进行固定的训练,确保自己可以保持稳定的速度。当她完成自己的第一次领跑,她爱上了这个意义重大的任务。“在抵达终点的时候,跑者过来跟你击掌、握手、道谢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很棒。”

目前,两人正为来临的Educity Sun Down Malaysia 2015做准备。由于这项马拉松于晚间开跑,因此跑者和领跑员都需要一些时间适应。“虽然少了日晒,但被阳光照晒了一整天的柏油路会在夜晚的时候散热,反而容易感受到高温。”Edan解释,晚间开跑固然有温差考量,但胜在不用在阳光底下曝晒,一般还是深受跑者的喜爱。

领跑,于两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他们一次次刷新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PersonalBest)之后,还为在这项钟爱的运动找到了新的乐趣和价值。纵然跑步从兴趣变成职业,再从职业变成生活,但两人依然乐在其中,在服务里寻获最纯粹的快乐。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约法三章要贯彻

教育

在商场看到孩子闹著要买东西,父母打骂孩子的时候,许多人总是会在心里默默地想“以后我不会这样…”然而,当自己身历其境的时候...

阅读全文

另类通识

教育

为什么日本老年人自杀率高?为什么日本投票率低?这些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林林总总,不需要从期刊论文、艰深的原文书籍...

阅读全文

文影共舞

教育

放眼影视界,文学与影像结合是现今影视的另一种趋势。由本地少儿小说改编的少儿电视剧《十月》终于如火如荼地在Astro小太阳...

阅读全文

旧艺翻新

教育

没落的传统花布,在经过时空的距离后,反被激发出新创意和花样,使花布成为前卫的作品,让古老的回忆重新跳跃。在台湾“彰艺坊:...

阅读全文

拍第一部影片

教育

当美梦开始冒泡时,便是实现的最佳时机。在这个科技化的时代,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短片并不难;如何鼓起勇气踏出自己的第一步,才...

阅读全文

夫妇设改造中心 助女性脱离毒海

教育

正所谓“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对吸毒者与身边的人而言,戒毒都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前吸毒者麦添华与妻子黄月莉却...

阅读全文

孩需干净水

教育

水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须品,但在某些水源匮乏之地,干净的食用水却可望不可及。为了让孩子能享有干净水源,世界宣明会推动,“孩有...

阅读全文

森林认证 迈向永续

教育

爱护资源、节省用纸,这些话大家从小听到大。虽说动作小但力量大,将木材资源系统化,并以永续的方针经营,才是生态维护的唯一方...

阅读全文

硬知识 软教学

教育

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皆是需要实践硬知识/原理的科系。惟目前的教学方式单一,让不仅学生,甚至教师都感乏味,大马教师特别...

阅读全文

本土绘本 启航啦!

教育

说到绘本,亚洲人或许会想起日本、韩国的绘本著作。其实,马来西亚也有著许多有趣的题材可以作为绘本的内容,在有心人的努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