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工作环境的陌生人,却因戏剧相聚,成了台湾剧场界的奇葩。

台湾剧场界颇具盛名、受到戏迷欢迎的台南人剧团,是由台南圣心堂神父纪寒竹与一群来自中文系、外文系与铁工背景的台南青年,共同催生的成果。

当年为了传教,纪寒竹以影像艺术专长成立“华灯艺术中心”,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以艺术宣教。从摄影、影像记录到独立电影播放,每半年纪寒竹便组成不同的艺文社团。年仅二十多岁的台南人剧团团长李维睦也在当年加入,成为伴随华灯艺术中心成长的第一代文艺青年。

忘了传教的神父

“神父太爱艺术,忘了传教,所以我们几个都不信教。”台南人剧团团长李维睦已从当年的年轻小伙子,变成中年男子,想起当年的情境,他还是觉得好笑。

当时的李维睦刚退伍,在铁工厂做车床工。由于自己太爱看戏,他便白天当铁工、晚上做演员,顺便替剧团做舞台道具。在这里,他和几个与戏剧全无渊源的年轻人,组起戏剧社来。

尽管当时没半个人成为教徒,但在少有艺文活动的年代,华灯艺术中心大大滋养了他们的生活。

1987年,适逢台湾实验剧场风起云涌,有感剧场资源集中在北部,纪寒竹决定筹组“华灯剧团”。包括李维睦在内,十几位没有剧场专业的成员,白天工作、晚上下班固定到教堂排演。他们排练了多部西方经典剧作,包括《推销员之死》这部名作。

然而,平日以台语交谈的团员,诠释起西方经典总觉得不够道地,加上表演工作坊《这一夜我们说相声》等相声表演风行全台。因此,剧团决定在隔年推出讲述台南人嫁娶习俗的《台语相声:世俗人生》,并受邀到台北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表演。

从玩票性质走向专业

首度获邀登台,剧团团员感受到专业的不足。“开始有‘来真的’的感觉。”李维睦说。

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曾是兰陵剧团演员的许瑞芳,率先前往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研究所攻读剧本创作。她将戏剧理论、舞台技术等专业知识带回剧团,并且邀请北艺大老师南下举办讲座,逐渐厚实剧团专业。

后来,这一群人越玩越大,开始排挤到圣心堂其他艺文活动,被纪寒竹“下令”搬迁到台南友爱街上的“圣波尼法教堂”。独立、挑高的教堂环境,提供了剧团排演最需要的固定空间。

李维睦和团员将教堂改造为80人座的舞台空间,尝试了各种舞台实验,同时邀请北部剧团南下接力演出。剧团的名声,也渐渐地传遍剧场圈。

1992年,华灯剧团获文建会社区剧场计划补助,有了正式人员编制,朝著专业剧团迈进,并在1997年正式改名为“台南人剧团”。

李维睦笑著表示,团名命名的缘由说起来有些乌龙。当年这群爱玩的年轻人票选最高票的团名,原是恶搞教堂名称的“圣包你发”,但神父纪寒竹认为这名字太不正经,因此采用次高票数的“人剧团”为名。

成立之初,剧团的名气并不响亮,外界来电时常以“台南人剧团”称呼,几次下来,剧团将错就错,将团名从“人剧团”,改成“台南人剧团”。

名称的改变,宣示华灯剧团脱离教堂戏剧社团,正式走向专业剧团的重要一步。

台南人剧团以风格迥异的戏剧,展现新一代剧场人才的充沛能量,图为台南人剧团剧作《Re/turn》。
台南人剧团以风格迥异的戏剧,展现新一代剧场人才的充沛能量,图为台南人剧团剧作《Re/turn》。

台语剧新形象

继《台语相声:世俗人生》树立起台语剧团风格后,台南人剧团陆续以台南本土故事为题材,创作讲述人际、亲情故事的《凤凰花开》等多部台语戏剧,也在主流以华语表演的剧场圈创立崭新形式。

“以台语表演的台南人剧团,在剧场圈内给人高度的辨识度。”李维睦表示,台南人剧团的台语演出不仅令人耳目一新,也洗刷了当时台语给人粗鲁、低俗的刻板印象。

2000年与擅长演绎西方经典剧作的剧场导演吕柏伸合作,则将台南人剧团的表演推向另一个层次。

当年,因为台湾剧作教授汪其楣的引荐,吕柏伸与台南人剧团合作改编的希腊经典剧作《安蒂冈妮》,演员读剧、排戏就全以台语进行。

李维睦表示,台语的8音声韵与希腊剧作的音韵、声调意外契合,展现绝佳的舞台效果。对比起同期应邀到台湾演出同一部剧码的日本剧团,台南人剧团原汁原味的台语演绎更胜一筹,引发剧场界的高度热评。

改编并翻译剧作

全台巡回结束后,与台南人剧团培养起极佳默契的吕柏伸也接下艺术总监一职,并展开“西方经典台语翻译演出计划”,改编英国文豪莎士比亚《马克白》、剧作家贝克特《终局》等剧作,成为剧团的热门创作系列。以台南为基地的台南人剧团,也在吕柏伸加入后,展开“北伐之路”。

吕柏伸认为,台南人剧团不能只留在台南,每出剧码皆在台南、台北两地演出。自此,台南人剧团从地方剧团变身全国性剧团,并以独树一格的表演获得国家戏剧院青睐,委托制作日据时期经典剧作《阉鸡》。

“登上国家(台湾)戏剧院,让台南人剧团又再向前一步。”李维睦表示,以当时台南人剧团的规模,想要在众多剧团中胜出,登上国家戏剧院并不容易;而国家戏剧院竟主动上门委托台南人剧团制作戏剧,无疑是对剧团最大的肯定。

环境就是舞台

2014年,考虑台南人剧团成员往返南北交通成本过于昂贵,排演重心逐渐移至台北后,李维睦依然选择留在台南,在台南人剧团当时甫进驻的321巷艺术聚落,打造表演空间。李维睦表示,台南人剧团所在之处,是日据时代步兵工厂留下的8栋宿舍群之一。日前,宿舍产权由国防部转移至台南市文化局后,苦无经费整修,荒废许久。适逢去年剧团办公室租约到期,在文化局邀请下,决定进驻。

台南人剧团新办公室,依然保有日式宿舍的主结构,前宅后院的空间,处处都能是舞台。因为没有既定座位、舞台区别,也无固定灯架的开放空间,是李维睦眼中打破框架、激发创作灵感的最佳环境剧场。

观众边走边看戏

去年,剧团导演之一的黄丞渝创作的《你所不知道的台南小吃》打破单一舞台设计,于宿舍内外5个角落同时演出。观众不必拘泥在固定座位上,而可以随心所欲地走看;随著剧情安排,最后渐渐将观众聚拢至中心。起初,听闻黄丞渝构想而感到不可思议的李维睦,看到演出后倍感惊艳,因而萌生许多空间利用的想法。

2014年7月,台南人剧团串连“那个剧团”、“影响·新剧团”,展开为期7天的“321小艺节”推出3部20分钟的舞台剧作,并只限定99位观众进场观看。特别的巷弄空间,让观众换场观赏之馀,也能游览深具历史与生活感的宿舍聚落风貌。今年5月,台南人剧团将再次举办“321小艺节《走X戏·交换记忆》”,不仅参与剧团增多至4组,还打算扩大办理,纳入“剧场夜市”概念,“观众来到夜市不是买吃的,而是来买戏。”李维睦说。

“华灯剧团就像是台南的兰陵剧坊,培养大量戏剧人才。”李维睦表示,当年参与创办华灯剧团的第一代成员开枝散叶,包括“洗把脸”儿童剧团、实验性的“那个剧团”及限定50岁以上才能参加、全国第一个的老人剧团“魅登峰”,都是由剧团成员创办。

如今,台南观众已由三十多年前二三十个,成长至每年约1200多人的规模。仅管总量难与台北的1万2000多名匹敌,但在人口仅有180万、艺文资源相对匮乏的台南,已成功发打造出属于在地的“剧场生态系”。

“从好玩到来真的”,前台北艺术大学校长朱宗庆为台南人剧团下了如此注解。转眼28年,台南人剧团还依然好玩、继续来真的!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上海女子赴瑞士安乐死 父亲:不接受也要接受 年轻人定要爱惜生命

阅读全文
张玲遭禁锢在村屋内。

5旬汉囚禁施暴女大生5年 妻女助兽夫“追生儿子”

阅读全文

大马最大种植公司“操刀”  柔新经济特区添新亮点

阅读全文

网传交怡泰国餐厅“砍菜头” 业者澄清3165令吉消费非11人而是41人

阅读全文

庆生烟花惹祸

阅读全文

罚单大折扣首日 数百民众排队还

阅读全文

用家的文字解乡愁

教育

在语言不通的国家里体会过语言不通的生活,让张正深深地感受到外籍人士身在异乡的痛楚。如此的经历让他在往后做《四方报》的时候...

阅读全文

志工艺术家

教育

用色彩诉说心情,把周遭艺术化…在他人眼里,艺术家是个酷炫的行业。然而,有人反其道而行,他们与特殊学生连结,与教育紧紧相依...

阅读全文

创意机器人课程 让幼儿快乐学习

教育

迈乐博(My-robot)机器人课程培训中心推崇快乐轻松学习宗旨,让4岁幼儿也能接触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习基本的生活原理,...

阅读全文

击响鼓魂

教育

在民俗庙会中,热烈的鼓声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轰隆作响的鼓阵,震撼人心,也摄住了制鼓人的心。“刚开始的时候很苦,连最简单的...

阅读全文

情绪缺陷成因

教育

孩子太爱哭闹、发脾气、过度闹别扭等行为常让父母担心他们是否有情绪障碍。然而,在断定孩子有情绪障碍之前,要先查看3个会影响...

阅读全文

社区图腾

教育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艺术,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宝岛台湾处处散发著文化与艺术的气息,然而,艺术与文物光鲜的背后,其实是...

阅读全文

校园品牌闯国际

教育

台湾实践大学服装设计所师生,于前年自组服装品牌,没有雄厚资金、没有明星光环加持、这群来自校园的学生经理人,凭著创意与行动...

阅读全文

小鱼妈妈故事屋 孩子用耳朵读绘本

教育

在欧美社会,绘本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玩伴,孩子从一岁起就开始培养阅读能力,虽然亚洲社会阅读绘本风气较短,但近年来也逐渐受到...

阅读全文

旧建筑艺光闪烁

教育

艺术其实不分国界,也不分场合,只要志同道合,即便在老旧的建筑里也可以绽放光芒。穿过喧闹的市场,老旧建筑的巷弄中,屹立著遗...

阅读全文

谈性让教育完整

教育

大马的民风与思想普遍保守,让父母无法与孩子大谈“性”,导致孩子受伤后苦诉无门,为了避免有苦不敢言的事情发生,家长们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