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希望就业女性人数可在2015年,从目前的46.1%增至55%。然而社会普遍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大多女性一旦嫁人生子,就选择留守家中当“全职家庭主妇”,做男人的“后盾”。
另一方面,在职场,女性又面对“性别歧视”,被贴上“不够理性,缺乏领导力”的标签,升迁机会总比男性少,甚至薪水较低。我国要提高女性就业人数,首当其冲的问题可能是,如何打破封建保守观念和改善女性就业的职场环境?
马华妇女组女青年局全国主任郑慧玲表示,现代女性能力强、个性独立,学校毕业后一般都会进入职场就业,但女性就业率低的问题在于,女性在有了孩子以后,普遍上都会为了照顾孩子而选择自我牺牲,向公司辞职退守家中,当起“全职家庭主妇”。
“其实很多女性毕业以后,还没有结婚和孩子之前,她们都会进入职场。但是大多数离开的原因是,结婚后以孩子和家庭为重,结果就选择离开职场。有些则是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通常都是女性选择回家照顾。”
她说,也有部分女性是认为“老公能赚就足够,假如男性能养活一家人,为什么要‘逼’女性出门就业”,而选择在家顾小孩不工作。
男性爱面子怕当奶爸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男人都担心“主内”就会被认为是“小白脸、吃软饭”,怕面子挂不住,结果往往都是女性辞职回家照料孩子。郑慧玲表示,如果女方薪水较高,夫妻应沟通协调,不应该碰到问题就让女性辞职。
“如果两夫妇家庭之间,女的薪资高过男的,男的也愿意在家照顾小孩,就不需要理会别人怎么想。老婆出去工作开心,老公在家里照顾孩子和家庭也开心,那就不是问题。”
郑慧玲指出,现代女性的工作能力不输男性,但女性的职场表现却深受家庭因素影响,也就连带影响女性升迁的机会。
鼓励职场设托儿所
“其实升迁或加薪都是看员工的能力,并不是看性别,但有一些妇女可能因为家庭因素影响,导致工作表现不好!像是孩子生病都是妈妈请假回家照顾孩子,那公司就会认为她常常缺席,感觉到时常有家庭问题,变成表现不好。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升迁都是看能力而不看性别。”
为了鼓励女性跨出家门就业,政府也极力推动改善女性就业职场环境。郑慧玲表示,政府鼓励公共部门或私人企业建设更多职场托儿所,让父母能把孩子交给托儿所照顾,安心工作。而那些为职员设立托儿所,或者提供幼儿园及托儿所津贴的雇主,可获得双重扣税。
她指出,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也在全国各地设立了42家“一个马来西亚托儿所”,若家庭收入低于2000令吉者,还可获得政府津贴180令吉,为就业父母解决上班期间孩子去处的问题。
嘉宾开讲:弹性安排工作两头兼顾
除了推动硬体设施的设立,政府也提供女性就职培训,马华妇女组女青年局全国主任郑慧玲说,政府开办许多培训课程,让失业妇女学到一技之长,再投入职场就业,其中还包括专业的学术培养课程,旨在提高女企业家人数。
她说,民间也有不少非盈利机构协助女性就业,如大马华裔妇女创业转型基金会为妇女提供做生意的机会。对想要兼顾家庭和工作的女士而言,创业不失为一项选择,可以弹性安排工作时间,以配合照顾孩子。
她表示,迈入科技时代,许多工作透过传真、电邮就能在家中完成,因此公司应该允许妇女在家工作,就可降低妇女的辞职率,让妇女即可照顾孩子,也可工作。
“有一些妇女等孩子长大再回去工作,但孩子长大10年后,隔了太长的时间再回去,可能也已经格格不入,很陌生也衔接不上。所以希望公司可以提供灵活性的工作,让女性不一定要辞职,也不必朝九晚五工作,可以在家里工作。”
她建议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充当公司和求职妇女的桥梁,帮助妇女寻找可灵活性安排时间的兼职工作,也为公司提供求职名单。
“有一些妇女想工作,但一个礼拜不想做40个小时,只想做15到20个小时,她们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公司。而有些公司也不需要全职的员工,只需要请一个人整理文件。我认为,当局可以让女性登记,公司就可以来拿资料。”
建议育婴假让父亲帮忙照顾
根据研究显示,我国许多女性一旦结婚生子,为了照顾家庭和孩子就会选择辞职,难道照顾家庭和孩子只是女性的责任吗?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价值观,男性只需负责工作赚钱,而现代女性除了要工作,还得照顾孩子,影响了她们的职场表现。
在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女性才拥有60天的有薪“产假”,身为爸爸的男性是不是应该享有“产假”(育婴假),替女性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让女性也能无后顾之忧地在职场奋斗?
郑慧玲表示,“产假”是让女性在假期中好好调养身体,若要推行双亲育婴假,无论男性或女性都能请假照顾婴儿,可能还需要政府再跟各界研议。她的建议是让男性有至少2周的“陪产假”,因为女性生产以后需要丈夫的陪伴和鼓励。
在许多国家,“产假”更确切的称呼应该是“育婴假”,因为不少国家法律对“产假”的规定不仅涵盖了产妇分娩后的假期,还包括“奶爸”的陪护假。有国家甚至规定父母在孩子8岁以前每年都能享有数周的带薪或无薪“育婴假”。各国的带薪产假一般都超过10周。
而在一些国家,明文规定带薪产假的法律规定松散、未必能够得到完全的贯彻实施,有些雇主可能会为员工提供更优厚的产假待遇,有些雇主则会设法规避这些法律,员工的带薪产假并不能得到保证。
听众来电:男主外女主内非必然
听众梁女士表示,“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配在生活中并非必然,而是夫妻之间必须清楚个人责任为何,互相尊重。她说,自己在国外生活的朋友就不奉行传统观念,反其道“女主外,男主内”,惟这需要夫妻的协调与配合,并非一蹴而就。
她说,要男性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得“慢慢来”,以她的朋友为例,丈夫先以提早下班的方式回家顾小孩,若孩子生病需要人照料也主动请假照料,当邻居都逐渐习惯丈夫主内的角色,才当起全职“家庭主夫”。
她提醒,“主外”担起养家糊口重担的妻子,不能把自己当做“皇后”,必须尊重丈夫的感受,不管谁主内或主外,每个人懂得自己的本分,不能过量使用自己的权力。
她说,政府施政不必为了提高女性就业人数,事事模仿外国,否则弄巧反拙。
各国产假及育婴假一览
中欧:育婴假最长3年
中欧国家也许是立法规定最长“育婴假”的地方。在捷克和斯洛伐克,母亲每生一个孩子都能分别享受3年的“育婴假”,这个假期也可以让给父亲来休。在斯洛伐克,如果孩子身患残疾,“育婴假”还可延长至6年。在休假期间,母亲能从国家政府获得补助,头两年的补助为每月256欧元,此后为每月164.22欧元。奥地利的“育婴假”也与上述两个国家类似,母亲可以自由选择1至3年的“育婴假”。
瑞典:16个月带薪产假
北欧国家瑞典在产假方面可谓是最慷慨的国家。瑞典法律规定,所有有工作的父母每生育一个子女都享有16个月(480天)带薪产假,期间的费用由国家和雇主分摊。其中,前390天的薪水为原工资的77.6%,后90天为固定薪水。
挪威在产假方面的慷慨也不输瑞典。在挪威休产假,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夫妇可休47周“育婴假”,拿全额工资;其二,可休57周,拿原来工资的80%。这些全部费用都由国家承担。
其中,父亲必休的“育婴假”为12周。1993年,挪威首次规定男性必须休“育婴假”,当时为4周。挪威政府此前曾表示,到2013年年底前,会进一步将父亲必休的“育婴假”推进到14周。
英国:产假延长至52周
英国的带薪产假2010年4月从原本的39周延长到52周,其中的头六周可以拿到原工资90%的薪水,以后的33周每周可以领取最多125英镑,最后的13周无薪,父亲的带薪陪产假则为两周。
2010年10月,欧洲议会投票通过议案,将成员国的妇女有薪产假由原来的14周大幅增至20周,并按照员工产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支全薪,新任爸爸也享有两周有薪假。
美国:12周不带薪产假
在美国,1993年实施的《家庭与医疗假法》规定,雇主必须给予新晋父母的不带薪产假各为12周,但这个假期还附设了一些限制,比如之前必须受雇于50人以上的企业12个月,其间至少工作1250个小时等。由于缺少给产妇提供带薪产假的法律保障,美国有超过半数的新妈妈在生育后6周即恢复工作。
不过,美国各州的相关法律可能与联邦层面的略有不同,如加州就明文规定了带薪产假,甚至是同性恋夫妻也亦有“育婴假”。
日本:有带薪假但不敢生
日本带薪产假为期14周。女职工可以在孩子出生前休假6周,出生后休假8周,如果是多胞胎还可以适当延长。产假期间的薪水为原工资的60%,此外,父母亲一方还可以选择休一年的无薪“育婴假”,如果是父母轮流休“育婴假”,还可以延长多2个月。
不过,日本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工作歧视致许多日本妇女选择不生育的原因,生了孩子很可能的结果就是保不住原来的工作。
为了提高人口出生率,日本法律允许男性在孩子出生之后享受长达一年的假期。但问题在于,休“产假”的男性们只能拿到平时薪水的一部分,甚至不带薪,很多父亲们只能“望假兴叹”。
开讲嘉宾:郑慧玲(马华妇女组女青年局全国主任)
电台主持人:徐晓薇、邓佩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