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林冠英对垒蔡细历的《王对王辩论》掀起了政治辩论的热潮,许多在野党领袖也公开要求,与执政党领袖针对各种课题展开辩论。而政治辩论在国际上已蔚然成风,像是英国就在2010年举办了首场首相候选人电视辩论,透过辩论的形式,让民众检视候选人所提出的政治理念和国家未来发展政策。
马来西亚即将举行第13届全国大选,是不是可能举办更多场政治辩论?而政治辩论中的辩论者、听众又该具备什么素质呢?政治辩论会是未来的趋势吗?
亚洲策略与领导机构(ASLI)副主席黄颖欣说,从去年举办的《王对王辩论》到近期国阵与民联的政治论坛,可以看到民众的热烈参与与反应,包括政党对于公开辩论的接受能力逐渐成熟,因此可将政治辩论视之为一种趋势。
她说,美国较聚焦在各党的政策上进行辩论,但马来西亚308大选前,有关政策的辩论较不受到关注。“国民在竞选时看的东西,很多时候并非以政策的角度,去决定哪个政党对国家比较有利,对人民比较好。”
她指出,直到308大选后情况出现变化,选民关心的课题不再围绕种族、宗教,而开始注重政党所提出的国家未来的发展政策,这是人民和政党在政治理念上的成长。
黄颖欣认为,政党应多多栽培政治领袖,作为上阵辩论的候选人必须具备好口才和语文能力,并理解和掌握政党的政策,能够有自己的观点,再以自己的方式向选民宣传和表达。
听众勿持偏颇心态
马青教育局主任张盛闻认为,民众可透过政治辩论了解候选人的政治理念,但是大马的政治辩论却容易“离题”,候选人不管主办方的辩论主题和问题,按照已准备的腹稿照本宣科,导致辩论变质,候选人缺乏政见交锋。
“有些候选人只是读稿,把想要说的说出就了事,而不是回答回应对方的问题,更多的是不针对问题回答,反而进行人身攻击,去挖疮疤、去调侃,若大部分都是这些内容,素质就很差!”
他指出,候选人参加辩论时,通常会带来大批支持者,使得辩论会看起来更像是造势大会,因此政治辩论的素质有待改进。
“候选人都带来一大票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摇旗呐喊,穿著他们的T-Shirt,总之你说什么就是呼喊,对方说什么就是喝倒彩!这种辩论风气基本上不算是辩论,只算是一种造势大会,看谁来的人多。”
在公开政治辩论中,到场民众该如何扮演好听众的“角色”?张盛闻表示,作为听众不应过分坚持特定立场,应抱持开放的态度聆听辩论,否则只是沦为盲目支持候选人。
黄颖欣也表示,听众必须以中立和清净的心境聆听候选人辩论,否则抱著偏颇立场只会造成“选择性收听”,是不健康的心态。
“若你在听辩论或论坛时,立场已经偏向一方,那另一方说什么是都听不进去的。很多人往往就是保持这种心态,‘我就是看他不顺眼,他怎么说都不对’,辩论还没开始,他就断定候选人死定了,这是很不健康的。”
黄颖欣认为,辩论会的听众必须摒除个人主观立场,但她同时也指出难题所在,政治就像宗教,带有感情色彩,“不像我吃不到炸鸡,可以选择吃面,政治理念就有点像宗教理念,你信了就很难改观。”
多元角度看候选人
政党候选人在公开辩论发表的言论是否可作为选民投票的参考指标?黄颖欣表示,有些候选人在辩论会上会“为了说而说”变成谩骂,甚至在公开平台上借题发挥,因此若要作为选民投票的参考,前提是候选人说的必须是事实。
她认为,候选人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辩才、涵养,更重要的是领导能力,选民应从更多元角度观察候选人,不啻是辩论上的表现,还得考虑候选人成功执政后的具体行动。
“虽然说言辞表达能力、涵养都很重要,但是我们大众选候选人应该看更多角度,并不是只看谁比较能辩,谁比较能讲。因为在月台上讲的,跟选上执政后能做到的,还是个问号!”
除了辩论的候选人和台下听众,主持人在政治辩论中也起著重要作用,黄颖欣表示,两周前一场国阵民联的政治论坛上,作为主持人就要求台下听众,在政治人物发言时不喝彩,也不喝倒彩,甚至不允许鼓掌,为该场论坛营造良好的辩论环境和氛围。她说,现场的纪律和台上台下辩论者、听众的情绪都得靠主持人控制。
可加分可丢分 电视辩论左右游离票
电视选举辩论是候选人为了选举,在电视上进行的公开辩论。历史上首次电视辩论,于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时举行。
当时,肯尼迪是以微弱的票数落后尼克逊,经过这场辩论以后,大家都知道尼克逊表现得很差。于是,肯尼迪就一路直追,尼克逊到最后都难以扳回局面。这种直接在电视上被打败,导致选举形势逆转的情况非常经典,也让电视辩论成为左右民情的一个指标性动作。
而且,在辩论会上,候选人要直接面对选民所提出的尖锐提问,还要当场应付对手的挑战,稍有不慎,将在千百万电视观众面前丢分,并直接影响游离选民的投票意向。
奥巴马靠辩论逆转
2012年,寻求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进行了首场电视辩论。在这场辩论中,奥巴马的表现不佳,被评为“大败”,让罗姆尼形势看涨。接著的第二场辩论,分析家普遍认为这是奥巴马的“背水一战”,以重新夺回其支援率优势,否则选情将会告急。
次轮辩论后,奥巴马形势果然逆转,虽然选情仍陷入胶著,但普遍认为奥巴马在电视辩论上胜出了。
根据记录,首场辩论吸引美国本土的观众达6720万人,次轮超过7000万人。而且,从线上或卫星转播观看到辩论的全世界观众数以亿计,创造了历史纪录。
双王辩变政治宣传
最近几年,马来西亚的政治辩论风气有了转变,执政党在以往甚少在公开场合与反对党进行辩论。
在90年代初期,前马华总会长翁诗杰,就曾是展现新政治风气的代表人物。他当时与林冠英曾就“马华与行动党,究竟谁是寄生虫”的议题,展开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公开辩论,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只是,这股辩论风气在那时以后却再也吹不起来,在超过20年后,来到全民资讯时代才真正发酵。
2012年2月,马华总会长蔡细历与行动党秘书长兼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曾进行了一场全国瞩目的“王对王辩论:“马来西亚两线制,会否成为两种族制?”的辩论会。
这场通过电视直播的辩论会,最后被评论为像套招式的电视政令宣导,双方无法就辩题提出有力的见解,表现都教人失望。而且,出席的党员不断叫喊的聆听素质,也在过后引起讨论。
其实,在选举前就常听到开放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以供候选人竞选或辩论的呼声。虽然这种呼声似乎有一次比一次来得高,但最后也没办法落实,容许不同的政治团体使用电视竞选。
如果开放辩论能够成事,本地政治圈或能逐渐摆脱原始的街头政治,来到较为文明的电视政治。不过,很多人对辩论抱持著不同看法,认为辩论会只是提高知名度的一种方式,听众愈多愈好,而不在于辩论内容。而且,这种强调个人政纲的主调,在选后是否能够兑现,都是未知数。
听众来电:让选民更了解候选人
来自沙登的听众俊伟表示,他已经登记为选民,本届大选是第二次参与投票。他认为,政治辩论是未来趋势,以发达国家为例,无论是在电视、收音机或网路上的媒体都有政治辩论,这种方式提供民众机会对政治议题发表看法,并以更宏观的角度探讨问题。
他说,马来西亚国民已具备成熟的条件接受政治辩论的文化,而选民透过公开政治辩论,也能够更深入了解候选人。
另一名女听众表示,国民已经做好准备接受进政治辩论,透过媒体也可以看到美国、台湾的政治辩论,候选人提出理性的政见,也提供选民有另一个机会了解候选人的政策。
她认为,政治辩论的听众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包括不可喧闹吵杂、鼓掌影响台上辩论的候选人的表现和台下其他听众的情绪。她指出,听众出席辩论会时,必须保持头脑清晰和冷静。
嘉宾开讲:填充式教育制度 学生失批判能力
政治辩论需要有素质的辩论员之外,也必须拥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听众,但问题在于,我国教育体制能否培养具有批判和思考能力的公民?
马青教育局主任张盛闻指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强调“你不要问”,这种填充式的教育制度让学生失去批评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敢挑战既有体制,因此社会要形成辩论文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亚洲策略与领导机构(ASLI)副主席黄颖欣则认为,填充式的教育制度是亚洲文化的产物,家长和教师通常都以“家长式的语气”对待孩子,因此当孩子长大成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认为凡事“以听为主”,尽量不要发问。
相对而言,西方文化鼓励孩子以对的方式提问,可见孩子的批判能力是可以从小培养。
谈及公民教育可以提高青年的政治参与,张盛闻表示,中六就有专门课程教导学生认识政党、政治制度,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灌输学生公民常识,那是不恰当的做法,等于是过早对学生“政治洗脑”,学生只要等到17、18岁,自然就有环境可以接触政治。
结论
张盛闻:候选人须做功课
马来西亚的政治圈已经有了辩论风气,许多华团和组织都多次举办政治论坛和辩论,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提升辩论者的素质,真的做好功课,真的了解政策,真的有看法才来辩论。
而不是为了抢时间,就“我准备好要说的话,不理你的辩题是什么,我只要把心中的话说出来”,不能有这样的态度。
观众也应学习如何聆听,不要有一股的怒气和不屑,只要对方所说的,虽然说得很好,我们也觉得他讲骗话,这边说得多烂,我们都觉得很精彩。
如果放下成见和立场,就能带动良善的辩论风气,对整个国民和政治透明的提升就有助益。
黄颖欣:播映辩论管道多
马来西亚很难将政治辩论带上电视,但我们有很多管道,若不以电视直播,也可透过优管(Youtube)。不管政治辩论在哪举办,哪怕是在山洞,只要有网络就有人收看,而且民众都会用手机录影,透过网上分享。就像上一场政治论坛,现场只有400人,但网路上却有几万人收看。
不管政治辩论是否透过电视直播或转播,现场人数多寡都不是重点,只要控制好现场场面,会后再把影片发放出去,那边是大马政治大环境的一种提升。
开讲嘉宾:
黄颖欣(亚洲策略与领导机构﹝ASLI﹞副主席)
张盛闻(马青教育局主任)
电台主持人:徐晓薇、邓佩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