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曾经向那些汽车被刮花的人开过这样的玩笑:“不刮花,怎么会有新的?”
或许你没想过的是这样的玩笑会有认真版。去年香港反修例事件中,很多公物、道路、店铺等遭摧毁,当时就有人说,那样才能促进经济成长。或许你更没想过的是,教育中也有先破坏后修复的现象,你我肯定不会明鼓吹,却会暗参与,例子太多了,先举其一如下:
孩子怎么不发问了?
例一、在前一篇文章“教育之失在于有心”中,说如果你希望孩子喜欢唱歌、继续唱歌,那么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在他们唱歌的时候,你静静地听,不必非得赞赏或一起唱不可。
一旦父母去赞赏、参与,很可能孩子全情投入歌唱的心境就开始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考量,比如再无法不去管是不是有人在注意听等等。这就是一种破坏。如果孩子接下来真开始扭捏、少唱,甚至不唱,如果你又在意,或许就会开始去找好而贵的歌唱班,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唱歌兴趣,这就是修复。
对小孩多观察,尤其是入学前的孩子,你就能轻易把以上例子引申开去。比如,例二、孩子不会天生爱浪费食物,如果你给他适当的份量,并且能耐心地和孩子一起留在饭桌,那么孩子都会慢慢地把食物吃完。问题是如果父母不懂得拿捏,希望他们长得壮而给的份量太多,且又一直有成人才感受得到的时间急迫感,孩子可能就会慢慢习以为常地不把食物吃完。
有的父母平时在孩子面前随意丢弃一条香蕉、一块油腻的肉片等等,就会从小让孩子养成对食物的轻率态度。这是破坏。等到有一天情况严重了,再去用“你知不知道非洲每天有多少人饿死?”等去劝导,那是修复。但大家都知道,修复不容易,不像公物坏了花钱重建就行。
若要再从生活小事举例的话,清单可以很长,其实只要大家愿观察、肯思考,以上两例已足够。但有没有更大课题的例子?有,思考本身就是一个例子(例三)。孩子在达入学年龄前思维就能很活跃,因为世界对他们是新奇的。他们的活跃思维通过一长串的提问表现出来。如果我们不嫌烦,他们不会从我们的表情中尝到扫兴的滋味,如果我们不敷衍,他们会感受到一道问题引出另一道问题的求知乐趣。
但可惜的是,我们忙、我们烦躁、我们纠结于正确答案,我们无法驻足而不赶下一课,结果我们希望孩子的千里之行志在像爱因斯坦那样思考,却不能让他始于足下地好好尽情于眼前的思考。这是破坏。等到孩子越长越大,发现孩子已经不太爱提问、谈意见、说感受,就花钱去上课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如何演讲、如何发挥创意等等,那是修复。
移除心急专注建设
仔细一项一项地扫描眼前我们社会上的各种教育活动,不难发现许多其实都是在修复,甚至是继续破坏,很少有在孩子原有的良好基础之下建设的。比如写作,孩子还小,但作文却要求写人生体悟,内心缺乏内容,但却要写五个要点、三百个字,做不到怎么办?只能取巧,长此以往,日后写的文章虽不至于造假,却常常论点方面只能人云亦云,句子方面只要谈到母爱,就是“母亲照顾我无微不至”,词汇方面则用得麻木。
大作家包括莫言都同意创作背后需要厚实的生活经验基础,累积生活经验和体验本身就是孩子学习作文的重要一环。眼前没东西写却真想日后能写的话,那么首先理应先学生活,但大家却让孩子去先挤字、挤要点,上各种各样的写作课,那是以教育之名“促进经济”,也搞破坏。
教育理应是在保护孩子原有的良好素质之下进行的建设工作,准备结婚的情侣有婚前课程可上,准备生育的新人理应上个建构如此观点的课程。之前不是从这个视角看教育而读了此文后能扭转过来的,是个教育观念上的飞跃。
凡心急孩子学得不够多、凡心系孩子学校的学习、课业、评估的,必然会轻易走上先破坏后修复的教育路。有这点心急和心系本身就是很奇怪的。通过对教育的认知、思考把这点心急和心系移除,才能腾出教育心用在建设之上。
文章结束之际需要厘清,“不刮花,怎么会有新车?”是玩笑;“摧毁公物,才能促进经济成长”是鼓动,“教育中的先破坏后修复”不是鼓吹,是陈述现象。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期望的是没有破坏、不必修复,而是始终持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