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翔在《大马华校本土化转折》一文中谈到,“要马来亚化,不要马来化”(东方日报3月20日),笔者读了也想接下去谈。
虽说,华人到东南亚各地出现的历史可说渊远流长!只是,大量人口涌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19世纪;之所以,一方面是中国本土的人口在19世纪达到了4亿人的规模,加之天灾人祸颇繁,便成了推动中国人出外谋生的推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经贸的扩张,也使开拓原料供应地与市场出路变成必要,而在新马一带,英国的殖民活动,则为华人提供了南下的拉因。
这个推因与拉因的相互作用,可说是致成华人大量南迁的两大主因。大体上言,19世纪时的新马华社,可说是个移民社会,除了本土化的土生华人如峇峇外,这个南迁的移民社会,在性质上可说是个传统的乡民社会,是中国乡土社会在南洋的越境移植。这些乡民的情感所寄与认同对象是原乡中国的乡土社会。他们远渡重洋,出外谋生的目的,不外是盼望能有朝一日落叶归根,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当然,真能实现白手成家者,毕竟是相对少数,多数人是不得不落地生根的。
进入20世纪初期,这个越境南迁的乡民社会,逐渐出现了质变,也就是从一个基本上只认同家族,原乡的初级认同,演化出一种具有现代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的中国取向的国族。
在出现这个质变,主因在于19世纪后期,中国经历了多重的危机,激发了现代意义的国族意识,而新派的知识份子如康有为、孙中山等保皇党或革命党的南下文人,又把这些新思潮经由报章、演说、办新式学校等,传播给新马华人,使他们从传统乡民转化为现代国族。
大体上,从1890年代到1950年代初期,新马华人的主流,便是中国取向的跨国国族主义。此点,也可从这时期的许多用语中一窥究竟,如国语、国军、国府、国运、国父、国人、国货、国事或侨民、侨汇、侨团、侨教、侨校、侨领、侨胞、侨务等。这里的国,指的是中国,侨则是侨居南洋的华侨,而孙中山还称“华侨是革命之母”,他们还参与了不少中国本部的革命活动。
据知,直到1950年代初,国父(孙中山)诞辰与忌辰,还是本地报章的常规社论主题!也难怪在1946年初,英殖民政府提出让非马来人享有便利的公民权与平等公民权的《马来亚联邦协议》时,华人的反应不够热烈,以至在马来人强烈反对下,被迫收回,改而出台严格限制公民权与马来人享有优先地位的《马来亚联合邦协议》。
建独大如铁树开花
尽管如此,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1950年后华人出现了认同转向的变化,在政治上与国家认同上认同中国,转向认同本土;只是,在政治与国家认同上虽转向本土,可在文化、语文上则坚持认同中华文化与华语华文,认为两者是可以区别对待的。
可惜,当时的英人与马来精英则主张一个国家、一种民族、一种语文、一种文化的四合一国族国家,外加上当时掌权集团认为华文华校是左翼思潮的温床与1950-60年代盛行两极(美苏)对抗的冷战格局,华人的这种政治认同与文化(语文)认同分开的主张并不被认可,这个分歧,便成了马来(西)亚旷日持久的争议,也是族际失和的主因。
如五一三事件的导因虽说是当年的联盟险些失掉雪州政权所引发,可华人当时会大反联盟,主因之一便是因为1965-66年华人发动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运动被拒,而当时马华公会总会长陈修信说华人要建华文大学(独大Merdeka University)是铁树开花──在做白日梦。这当然引发华社公愤,也是使马华公会威信大失的主因。
冀文化身份被认同
对华人来说,如同马来人一样,“语文是民族的灵魂”,是身为某一民族的文化符号、族魂,也就是华人或马来人是一种文化身份,而不仅仅是生物性的体征,华人要争取的,就是被承认的文化身份。
有趣的是,马来掌权精英包括左翼知识份子,特别是激进的语文民族主义者如国语行动阵线的马来文化人,也认同语文代表民族的文化身份;只是,他们要求的是化多为一,要非马来人马来化,而非马来人则坚持多元一体,也就是文化认同,语文认同的多元性,并无碍共同的政治认同与国民一体感。这个争议到了今天,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此点,也可从教育政策上强调“接触论”中一窥究竟。
到了21世纪的今天,大马的教育政策依赖受制于1950年代初的那种一种学校、一种课程、一种语文、同一课室的落伍观念。对华人而言,国民团结的基础是平等身份,只要不实现平权,什么同一学校、同一语文、同一课本,均是无助于国民团结的。
历史地看,早在1950年代,陈祯禄、林连玉等便已表达这种想法,而1985年的《华团联合宣言》也重审这一观点。其实,人民是否普遍具有基本人权观才是重点。
从当代多元文化公民权(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的角度看,不仅平等身份才是国民团结的基础,搞什么“化多为一”的举措,反而才是反团结的不智动作。政府本来就不该持有积极促进融合的动机,而应该让人民享有保有本身特色的选择权;不然,什么叫做多元文化主义?
伸言之,华人从移民转为定居居民,从定居居民转为公民的认同转型,是个本土化的转向,唯本土化不等于化入主体民族或文化中。也就是,在马来(西)亚本土化是马来(西)亚化,而不必然是马来化,当然更不等于伊斯兰化。
实则,在今天的大马,马来化已相当于伊斯兰化,而信奉伊斯兰教又是易进难出,更不宜鼓励,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今天,大马华人不但在政治认同上认同本土,还进一步要求大马变成一个高效廉洁、司法公正,各民族可和而不同平等共处的公平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