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皆知,中国是个至少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在这56个民族中,有约10个信仰伊斯兰(Islam,意为敬畏真主),总人数3000多万人,其中,回族人数最多,占900多万人,其次才是占800多万的维吾尔族,其他包括哈萨克族、东乡族等。
虽然,早在1956年,中国国务院便发出通告,要把回教改称为伊斯兰,可回族却依然是个正规名称。不少人在谈到中国的穆斯林(Muslim,意为信仰真主者)时,通常会联想到维吾尔族,可实际上,在中国,回族是个具有其特定历史、文化与认同的中国穆斯林,他们与维吾尔族是有区别的。
从分布上言,他们相对集中于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河南、云南、北京等地。其特点之一在于,他们并非中国本土的先住民或世居民族,而是来自中亚、阿拉伯、波斯与汉族等的中外混血族群。这也是何以,他们分布较其他土著为广之主因。从居住形态看,他们多与汉族等杂居,惟也常回清真寺而居,故有大分散、小聚居的补缀物(Patchwork)形态。
历史地看,早在初唐(7世纪后期),便有穆斯林使节与商人到中国。除了陆地丝绸之路外,经由南洋(海)征来中国与中东之间的穆斯林也不少。他们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一些港市聚居,一般被称为蕃客,其聚居地称为蕃坊,而其与本地汉族女人生育之子女则是土生蕃客,情况有点类似在马六甲的峇峇或印尼的Peranakan。由于他们很多是船主、商人、水手,故对传播伊斯兰居功不小。比方说,从东海岸出土的石碑(Batu Bersurat)来判断,他们也是把伊斯兰带到马来半岛的最早的传播者。有人甚至认为,较后期的马六甲王朝(1402-1511)的创始人拜里米苏拉改信伊斯兰,也可能与郑和有关。因拜里米苏拉曾随郑和的船队到中国,且被中国皇帝接待两次(迎送各一次)。
在元朝时,蒙古人曾把其统治下的民族分为4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回族为重要成分)、北人(北汉人)与南人(南方汉人)。由于受到重用,他们中有不少是文人学者,而不仅仅是军人与商人。这也是他们分布广的主因之一。
到了明朝,尤其是后期,这些回族的汉人成分日增,不但用汉名汉姓(如姓马,据称台湾现总统马英九便可能是回族出身,而马姓可能源自Muhammad的Mu),汉语也成了他们的共同语,是已汉化的回民。然而,他们之中也有不少坚信伊斯兰,且有用儒诠经(古兰经)的倾向。在明朝,也出现了不少知名的回族学者。
这些学者不但汉译经训(古兰经与圣训),也统一或创造了一些新用语,如除了天方教、正教、回教之外,也创造清真教、清真寺等名词。此清真意指清净真实与克己复礼之意。迄今,清真还是他们喜用的名词,如清真馆、清真食品。这些回族能在汉人的汪洋大海中,依然保有本身的个别认同,宗教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故这个民族也可说,是个“宗教信仰共同体”。
传统上,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与心理素质为建构民族自他认同的基本要素,可就回族言,宗教却是决定性的。可见,建构民族认同的方法是多样的,其中,受到不平等待遇,也是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