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阵线不论怎样改名字,到头来总是在一波三折下,面临瓦解或分裂的危机,例如独立后(1957年)的“社会主义阵线”(社阵)在1966年就因对语文的立场和理念的不同而让劳工党及人民党结束了“社阵”的生命。又如1965年成立的团总(由新加坡李光耀号召非社阵成员的反对党组成),又因新加坡在同年8月9日退出马来西亚而昙花一现。还有是1969年民主行动党与民政党的君子协议也在民政加入国阵后翻脸成仇。
来到1990年的大选,退出巫统的东姑拉沙里成立46精神党,左边与行动党合作,组成“人民阵线”;右边是与伊斯兰党(回教党)合作,组成“回教团结力量”。这种松弛的“阵线”结果是使到行动党和伊斯兰党各有收获(伊党拿回吉兰丹州政权,行动党差3席即起而执政槟州),而46精神党只赢得8个国席。即便在选举过程中沙巴执政的人民团结党也加盟反对党阵线,仍然无法震撼国阵在东马的势力。
由于无法取得突破,东姑拉沙里在1995年大选时将其党易名为“46马来人党”,但已意兴阑珊,反对党阵线形同虚设。他只好在1996年带队回巢(巫统)。正好被马哈迪派上用场,拿46党将住安华派系。反对党阵线不复存在。唯有到了1998年后才又看到一个崭新的联合阵线出现,主要人物是安华依布拉欣。他因与马哈迪关系闹僵而被开除党职。
在不甘心失去一切下,安华激起了马来群众的热情,纷纷上街示威,以示支持安华的“烈火莫熄”(改革)的斗争。
在安华鼓动下,从1998年9月13日到9月20日成千上万的青年分别在槟城和吉隆坡提出了“峇东埔宣言”和“吉隆坡宣言”,似乎蛮有信心将夺下政权。
虽然安华在9月20日就被捕而未曾释放(直到2004年9月才出狱),但他早已部署反对党一定要组成联合阵线。这一回他建议三党乃至四党联盟,组成反对党统一阵线,不必再分成两个组合。林吉祥接受了这个新建议,于是在1999年大选前夕,4个反对党(国民公正党、行动党、回教党及人民党)组成“替代阵线”(简称替阵)。
替阵让人震惊
即使缺乏统帅(安华坐牢),反对党组成的替阵也在1999年的大选让人感到震惊,一方面是伊斯兰党从中崛起,夺取了吉兰丹和登嘉楼的州政权,又第一次拥有27名国会议员;另一方面是行动党也震惊于本身的失败,它不明白为什么林吉祥及卡巴星会输掉国席,甚至连公正党的表现也不好,只夺得6个国席。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是因为安华效应才使到伊斯兰党坐大,可是伊党领导人不认为全然是对的,其中很大一部分理由是伊党选择走“宗教政治”的路线被人民接纳了。所以在大选后,伊党就亦步亦趋地走向以宗教治国的道路,并与国阵斗谁比较纯回教化,最后导致行动党在2001年退出替阵。
在2004年的大选,反对党在一盘散沙下各做各的,不但无法动摇国阵的根基;而且也让国阵取得了空前的辉煌胜利,最危险的莫过于人民公正党(它在2003年与人民党合并,也就从“国民公正党”易名为“人民公正党”了)只剩下峇东埔一个国席,几乎都让反对党人感到心寒。
虽然形势对反对党不利,但在2004年大选后出狱后的安华显然是不甘于失败的,他想方设法把反对党调动起来,行动党对此是姑且信之,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伊党则同意安华的部署。由于形势不容有新的反对党阵线出现,也就三党在各自的旗帜下参加2008年的大选。因为社会主义党不被接受成为同道人,安华破例允许社会主义党派出一国二州候选人,以公正党的名义参选。
由于执政党过于大意,轻视反对党的力量,也就不期然地在3月8日发生了有选举以来的最大变化,称之为“308政治海啸”。反对党一口气拿下5州政权。且第一次拥有82个国席(总数222席),安华在兴奋与激动下马上召集3党领袖共商大计,很快地大家都对一片大好形势充满憧憬,也就同意组成“人民联盟”(简称民联),推举安华为共主。这就是说,民联不是刻意组成的,而是时势催生了“民联”。即使是先天不足也只有靠“后天调养”把这个组织带大和带强。
最初的5年,民联的合作还算不错,也让行动党和伊党改变了对彼此的隔阂,慢慢地把歧见收小。可是使人无法明白的是民联申请的共同标志参加大选始终未见落实,一方说是注册局未准,另一边说是3党尚无共识。就这样在2013年的大选,民联还是沿用过去的方式参选,不像国阵以“天秤”的标志面对选民。
不过在当年的大选前,伊党与行动党的互动倒是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影响不同民族把票投给了“民联”。所谓的互动事件是指行动党可能不被允许派候选人参选(社团注册局正审查其党选的合法性),结果获得伊党同意,可用月亮标志参选,而在东马则用公正党的标志。
回到原来局面
当一切就绪后,注册局又宣布允许行动党自我参选,也就又回到原来的局面。正因为三党关系没有破裂,而且伊党也未刻意提出“伊斯兰刑法”,使到2013年的大选又是另一场海啸,纳吉首相形容为“505华人海啸”。
不论此说是否获得大多数人的同意,至少它反映了国阵的华基政党再一次沦陷。
就在这个时候,当国阵内部面临更多问题和经济挑战之际,伊党从2014年开始又回到从前,不断地鼓吹“伊斯兰刑法”。这不但触动了行动党的神经线,而且也使到华社“坐立不安”。
不知道伊党以什么当靠山,它毫不讳言地向行动党挑战,除了与行动党绝交(断交)(今年6月)外,也在党选中将开明派的伊党候选人全扫出中委会,变成清一色的宗教派。
这一下子,伊党的“开明派”动了起来,成立了国家诚信党,而行动党也急著组成“新民联”,并宣布“民联”已死亡。民联的死亡也就意味著反对党阵线不能持久,而且是周期性地轮转,从“替阵”到“民联”印证了这一点。
但现在是从“民联”再到“希望联盟”(希盟)只是成立不过两周(9月22日)就发生公正党内出现派系斗争,有25名中委要求开会检讨“希望联盟”之事,因为它们不同意把伊党排斥在外。换言之,在此时此刻,公正党很需要伊党的支持,它在雪州议会有13名州议员(两名已过档到诚信党)对公正党是举足轻重的,失掉伊党将危及公正党的政权,这就是为什么阿兹敏(大臣)派已动了起来。
这样看来,不论结局如何,希望联盟不是一下子给了新希望,而是让人感觉刚起步又面临失落,能否化险为夷?能否给选民一个“新希望”?就看新希望带来“希望”还是“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