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将直攻马华总会长的当下,马华署理总会长廖中莱在7月26日的记者会上这样说,他所领导的马华革新委员会将在不久后有三场重要的活动,即一是在8月6日举行的“马华改革和华社方向交流会”;二是在8月18日举行的“国民党改革经验分享会”及三是9月初的华人大会研讨会。
我好奇也有些意外的是为何马华要与台湾国民党分享改革的经验?除了是不同的政治环境与不同的政情外,马华也应该记取历史上的一段记录。这不是说马华与国民党交流有什么错,而是马华何以忘记历史的教训和在此时挑起“历史的伤口”?
我不知道廖中莱是否了解在马华草创初期它是怎么被标签为国民党的同路人?以致马华不得不在独立后想方设法“切断”它与国民党“藕断丝连”的关系。
孙中山在1911年10月促成辛亥革命,从此埋葬了清王朝。在这之后的1912年元旦日,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后,就在8月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新也成为国共斗争的一个舞台。左翼的亲共工团在劳工界成为一股新势力;而右翼的国民党则在中上层成为华社的政治主流。
就在1948年马共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后,达50万华人被英军事政府驱入“新村”生活,以切断对马共的援助。在这种情形下,马华公会于1949年在英国的支持下成立了,这是一个右翼的政党,由一批精英及上层社会领袖组成,其目的是协助处于水深火热的新村华人改善生活。
三股势力的政党
这个政党基本上由三股势力组成。其一是国民党(如李孝式及梁宇皋被视为前国民党高官),其二是中华总商会的领袖(如邱德懿及伍瑞琴等);及其三是土生土长(峇峇)的精英(如陈祯禄、陈修信及李长景医生等)。
虽然是三股势力,但初期马华是侧重在福利工作,因而在1950年被允许主持福利彩票,所得用在救济新村华人身上,直到1953年被终止。表面理由是政党不得售卖福利彩票,实则也有政治因素的。
这个过程是相当曲折的,在1951年当拿督翁离开巫统另立马来亚独立党后,他所得到的支持是相当广泛的,除了英军事政府继续委任他出任“内政部长”(本土人担任最高级的官职)外,连马华公会的陈祯禄及急进党的林苍祐也全力支持拿督翁,还有国大党及雪州的劳工党也倾向拿督翁,甚至陈祯禄被邀请主持新党之成立大会,且选出马华的总秘书杨旭龄及财政邱德懿为中委,显现了马华与马来亚独立党的“一家亲”(这个党的副主席是橡胶大王连裕祥)。
讵料拿督翁“得罪”了马华另一老大李孝式,没有请他参加独立党的成立大会,而是他不请自来只被安排坐在后面。这种被冷落的滋味导致他在1952年的吉隆坡市议会选举前与巫统吉隆坡负责人接头。当时身为马华雪州主席,李孝式自有权力自行决定与巫统合作,无须取得中央的同意。
这场选举证明在12个市议员选举中,马华赢得6席,巫统3席,拿督翁的独立党只赢得可怜的2席及一席归独立人士。这样一来,它产生两个结果是:(一)马华与巫统进一步合作。在1954年拉拢国大党组成联盟;(二)拿督翁的独立党出师不利后,于1954年易名为国家党,无法挽回败象。
此时的拿督翁对马华的“背叛”感到异常愤怒,他采取了两大动作对付马华公会和抹黑马华公会。第一个动作是在1953年通过立法议会要求终止种族性政党(专门针对巫统和马华),因它的独立党是多元性的,但不获支持。不过他的另一个禁止政党主持福利彩票则被通过了。这意味著马华不能用福利之名来集资,而是必须转型成为真正的政党。
两大动作对付马华
第二个大动作就是马华公会被拿督翁指责与国民党有联系,企图将马来亚纳为中国的第廿个省,他也指责巫统为了政治利益出卖国家给华人。
就在拿督翁对马华大加鞭鞑的同时,马华公会又迎来了一位大将,他就是原先支持拿督翁但较后又转身支持陈祯禄的林苍祐。
巧合的是,林苍祐也是出身自国民党军官,他在中国重庆时(1944年-1947年)是国民政府陈诚参谋长的军医兼秘书(陈诚后来是台湾的副总统,他曾劝林苍祐随他迁移台湾,但未获同意)。
因此当林苍祐返马从政后(1950年),他就尽力地淡化他的国民党的形象。在这方面,他不但突显了土生华人(峇峇)的角色,而且也参与了中华总商会成为董事(1956年-1959年),以显示他是三重身份的人。
抑有进者,林苍祐也注意到1956年以霹州刘伯群为首的代表团在获得千余个华团支持下,产生的15人工作委员会中有林连玉的名字,及后的4位代表是刘伯群、陈期岳(被形容为国民党死硬派)、林连玉及叶茂达以便赴伦敦请愿和东姑率领的代表团打对台。
林苍祐对此作出了批评:“这些人中的某些人宣誓效忠于台湾,而使独立问题变成争议课题;林连玉附和林苍祐的看法,指有人企图通过台湾来解决本地的问题。
在此关键时刻,东姑阿都拉曼一口咬定刘伯群等人是国民党党员,拒绝接见他们。
林苍祐对林连玉的深明大义表示激赏,他说马来亚的问题应在国内自己决定,不借助外来力量。
经过折腾与教训后,当林苍祐于1958年角逐马华总会长时,他就力图彻底地摆脱加在他身上的“国民党形象”,而是以一位爱国的峇峇参与政治。结果如愿以偿地当选总会长,一年之后即使林苍祐在马华党内被压迫,他也没有借助外来的力量来“平反”。相反地,他用自身的力量和本地人的政治(另起炉灶)来反击,而在1969年的大选中脱颖而出,向陈修信报了一箭之仇。
号称有百万党员
虽然在林苍祐之后,马华的内政和内斗不断,但已少有人提起国民党与马华的暧昧关系(在1974年马中建交后,国民党的敏感性降低;迨至1989年马共与政府和解后,中共及国民党已不是敏感课题,但彼此也心照不宣,不再重提过去的纠缠关系)。
再者,国民党在1949年后已迁移台湾,其政情与马华完全不一样,唯一一样的是彼此号称有百万党员。除此之外,国民党在台湾是执政党,马华在马来西亚则只是参与联合政府,不曾主导大权,性质上的差别也不因是华人政党就有共性和可以互通有无?也不知马华有什么地方可以向国民党取经的?
虽然搞政治与外国政党交流是可行的,但也应私下交流,而不是高调和公开的建构双向平台,这毕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
廖中莱应为此三思而后行,不要再重蹈覆辙引起党内外的不必要的误解,以致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