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马自然资源及环境部数据,单是在2015年,我国人民所丢弃的电子废物多达92万6986公吨,当中只是个人电脑就达41万8897公吨的重量。
联合国大学于去年4月出炉的“电子废弃物问题解决计划”报告也指出,随著这些电子废弃物数量持续且急遽增加,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6540万公吨。
垃圾与废料处理专家汤礼聪博士指出,相比如《欧盟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等电子废料分类标准,大马现阶段仍未有针对电子垃圾进行严格分类,国内电子垃圾一般只分为工业电子废料以及家用电子废料两大类型。
他表示,在家用电子垃圾分为大型及小型两种,即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无法随意运到其他地点的产品,归为大型电子垃圾,小型的则是相对方便携带或搬运的产品,如手机、随身听、电脑、打印机以及随身碟等。
“工业电子垃圾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料,如一些电子化学物品及电子零组件;至于家用电子垃圾则是消费者在居家环境或办公室等使用特定电子产品,如手提电脑、手机及电视等物品后,将有关产品弃置所产生的垃圾。”
“在国内,电子垃圾回收管道可分成两种,即消费者把不要的电子产品,交由已注册及持有营运执照回收厂商,进行妥善处置的正规管道;以及非正规管道,把这些废弃产品卖给一些没注册的回收厂商或回收废铜烂铁业者。”
汤礼聪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坦言,许多大马人仍对如何处置电子垃圾存在一些错误观念,认为只要把不要的电子产品卖给收集废铜烂铁的回收业者或商家,就意味著电子垃圾的问题就不存在,惟对有关物品余的有毒废料如何被处置却毫不知情。
“我想强调,这些业者卖掉那些可以卖的塑料和铁物品后的后续行动。若他们并没好好处理那些有毒废料,这些在事后所制造的废料才是问题所在。”
严重环境污染
他解释,因为电子废料排放出来的有毒化学物质和气体是肉眼看不见的,若没妥善处理,如回收业者从中取出有利可图材料后,直接把剩余物品送到垃圾土埋场丢,有毒物质将渗透到泥土及地下水源等,导致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他举例,在中国广东,人们称为“电子垃圾城镇”的贵屿,就是其中最佳例子,当地居民健康因严重环境污染而受到极大危害。
据报导,自80年代起,几乎每年都有上百万吨被废弃的电脑、电视及电子产品从世界各地走私进入贵屿镇,该镇居住者20万人,其中一个距离当地垃圾焚烧厂临近的华美村,就有高达80%居民是因患癌病逝。
鉴于此,他劝民众,在我国电子垃圾事态发展更为严重前,人们若打算丢弃电器产品前必须慎重考量此事,同时需将其交由正规的回收商家处置,并非随意将其丢弃或转卖给不符合规格的商家,未免为时已晚。
发达国家把穷国当垃圾场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Zion Research于今年6月中出版的“电子垃圾管理分类市场:全球工业观点、分析及预测”报告,从2015年至2021年,全球电子垃圾管理市场预计将从原有的170亿美元增至580亿美元,即期间每年平均复合成长率(CAGR)高达22.7%。
尽管这些以报废电子产品为主的二手市场将成为其中新兴市场,惟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电子废料研究专员汤礼聪认为,电子垃圾轻易从发达流入贫穷国家,因这些国家对这些电子垃圾的严重危害认知偏低,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议题。
消费心态成主因
他说,随著现代电子消费市场迅速发展,人们换电子产品速度加快,制造大量电子垃圾,这问题源头最终与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相关。
他举例,东南亚以越南情况较为严重,即当地从国外引进废弃电子产品的二手市场非常活跃,当地人不认为这些电子垃圾,日后将对其构成环境污染及人体健康威胁,这无疑让该国成为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场”。
“我过去曾参与一项由日本政府展开的调查计划,到越南当地进行考察。我们到河内南下300公里的一个港口小镇,当地售卖的所有产品都是二手的,包括许多从国外引进的洗衣机、冷气、吹风筒、搅拌机以及脚踏车等。”
“发达国家根本不旨在赚钱,而是把这些电子垃圾丢弃到他国。”
他指出,相比之下,大马与泰国对从国外引进报废电产的二手电子产品并不热衷,反之大马人的消费习惯,即认为“只要经济能力可及,随时可换新电子产品,将旧产品丢弃”
的心态,必须加以教育及纠正。他举例,许多大马人在电器产品陈旧了或出现问题便会选择直接购买新产品取代,除非是非常贵重产品才会选择去修理;因此本地以那些经过修理电子产品为主的二手市场并不盛行,因此引进类似已报废电子产品。
“若以一台新电脑的价格约2000令吉,二手电脑则数百令吉,一般大马人都干脆买新的了。”
询及研究显示,通讯科技产品将在未来数年内取代家电用品在全球电子垃圾回收市场的榜首位置,大马会否根据此趋势发展,他认为,若这已成为全球趋势,大马不排除也会陷入这现象。
早前报导也指,以移动电话为例,我国过去8年来的移动电话废物增加了4倍之多,即从2008年的468公吨,增至2015年的1892公吨。
回收公司多只注重盈利
环保及垃圾管理专家汤礼聪坦言,国内目前大小规模的回收设备公司一般都是以盈利考量为主,却是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工作不够完善的问题所在。
他说,一般电子产品含有多氯联苯(PCB)等化学物品、水银或白金、黄金、银等昂贵金属,这些物品大部分都有毒及具危害性,惟在回收相关产品,关键在有关物品可以回收的成分比例。
他说,如今推出新产品时都讲求创新,包括减少如贵重金属物品用量,利用更低廉材料作为取代,以达到降低成本同时改良产品功效,也导致如今许多如今废弃电子产品在进行回收的利润大不如前。
“比如说,如今的智能手机都被以成本更低的材料进行改良,如人们可通过网技记忆体云端来让用户存储资料、手机比以前更薄、镜面比以前更大等无需花费更高成本的设计。但是这些用来制造镜面的玻璃对回收业者来说,其价值不高。以前那种大架的手提电话,其产品所使用的金属等值钱物品成分更高,这对回收业者回酬更高。因此,基于大马的环保企业依然是以利益为主,如今就没有人去对这些不赚钱的事项进行回收。”
焚化方式比较好
他称,国内现有的回收厂商设备一般只注重在处理工业电子垃圾或废料,因其系统是为处置工业废料而设,反之对于家用电子废料则是不管用。“对一般中小型回收公司,相关公司只负责回收并进行简单的分解后,再把所剩余无法进行回收的有毒物品交由其他方进一步处置。”
他说,回收中心进行逐一电子废料分类后,对最终有毒或无法回收废料,通过焚化或土埋两种方式处理,惟鉴于国内焚化炉设施贫乏,我国一般以土埋方式。“相对之下,若我有拥有完善的焚化炉系统,通过焚化的处理方式会比土埋方式来得好,在废料被焚化后,其所排出的废气将会再次被过滤。”
他坦言,尽管我国拥有高达约170个土埋场,但90%的土埋场建设都是公开式或不符合国际标准的。“这些土埋场任由民众丢弃垃圾,隔一段日子就盖上一层泥土,这是不正确的。真正符合国际规格的土埋场,在地底设有一层塑料,确保那些有毒物质和液体不会渗透到地底或地下水源,然后把这些物体收集到污水系统进行过滤。”
拟新法令管制或征报废费用
固体废料研究专家汤礼聪博士透露,为有效管制国内废弃电子垃圾及降低其对环境威胁,我国环境部目前已在著手拟定一套家庭废电子产品法令来管制此事,目前已将有关草案提呈总检察署。
他说,该项法令将会“6+3”的模式把有关管制产品焦点放到6大类家用电子产品上,包括电视、冰箱、洗衣机、冷气、电脑以及手机,和另外3大类附属电子产品,即灯管、可充电电池、小型电子物品(如吹风筒及微波炉等)。
他表示,在这法令下,政府或规定消费者和厂家在买卖电器及电子科技产品时,需阐明产品回收协议,包括双方在处理废弃产品的责任。
他举例,商家可在销售协议协议上规定,消费者在购买有关产品时,需额外支付约10至50令吉的收费,以作为日后处理该产品报废时的管理费用。
“该法令也将清楚阐明在回收电子垃圾的条规及准则,包括为厂家、发售商以及消费者等既得利益关系者提供一套参考指南,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电子产品。”
预计2018年落实
“如相关指南将阐明,厂家及业者需如何在符合特定规格的情况进行电子垃圾回收,并在进行零件成分分类后,将最终剩余的有毒物质在进行焚化。”
汤礼聪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相比起许多国家如欧美国家、日本及台湾等先进国,一般都是先通过拟法,再延伸至落实更多环保政策,来处理电子垃圾问题,值得我国仿效。
他说,若在日本,该国有法令规定,消费者在丢废弃电子产品需向厂商缴付一笔费用进行回收工作,但大马,若要求国人回收时付费是不可能的,反之在购买时就预先征收额外回收费用才是可行方案。
“在日本,若想丢弃一台用过的电视,就需付费3000至4000日元,即逾100令吉的费用来进行妥善回收。”
他表示,据环境部消息,一旦该草案通过,预计有关法令预计将会在2018年生效并落实;在落实该法令初期,预计或将掀起民众反弹,惟这也是一项为了维护我国环境的长远方案。
引进德国回收设备新进展
大马电脑及多媒体工业协会署理主席陈棋雄表示,为有效处理国内电子垃圾问题,近期本地一家私人企业与德国公司合作,引进专为电子垃圾设立的回收设备,这是一项正面进展。
他表示,我国目前共31家由私人企业所成立和符合国际标准及规格的全面复原设备大型回收公司,以及逾120家中小型回收公司。
他说,虽我国不缺乏回收设备公司,但引进上述专为处理电子垃圾的设备,这做法与大马政府履行放眼2020年降低40%碳排放量的宗旨是一致的。
陈棋雄受访时针对ShanPoornamMetals有限公司早前与德国ANDRITZMeWaGmBH签署购买电子和电器再循环机器一事,这么回应。
陈棋雄表示,人们除了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提电脑、传真器、打印机还是洗衣机等,如今通过网络科技,市场上推出各种不计其数的电子产品,也是导致电子垃圾剧增的主因。
他举例,截至2015年杪,大马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就已高达140%,因此我国确实需要拟定必要策略处理因这所制造的电子垃圾问题。
他坦言,在处理电子垃圾的问题上,如何提升及教育消费者的环保醒觉意识,而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单位在此事扮演著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