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听不见,就用身体聆听。天生重度听障的林靖岚,听不见旋律,却热爱舞蹈,成立了台湾唯一的听障舞团。
29岁,先天重度听障的舞者林靖岚,以曼妙动感的舞姿,舞出不同的生命节拍。听不见的她,在2009年站上台北听障奥运表演,更在2015年世界欧亚听障选美比赛夺下亚洲区冠军。外界眼中阳光正向的励志故事,在林靖岚的心中,初衷很简单——撕下听障者身上的标签,证明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做得到。
位于三重一处不起眼的公寓,是林靖岚向外婆借来改建的练舞间。她扎起马尾,换上舞装,与六七位听障团员,准备开始每周二的例行排练。按下音响,她眼神专注,不是聆听音乐,而是仔细感受音波震动下脚底地板的细微节拍。一个节拍、一个动作,她的舞蹈精准落在节拍点,隔著透明的隔音门望向里头,旁人不说,任谁也猜不出,林靖岚是从小就听不见的听障舞者。
利用地板掌握节拍起舞的特殊技巧,是林靖岚大三那年参加舞蹈大赛的意外发现。当时比赛将近,她加紧练习,却怎么样也跟不上节拍。妈妈安慰她,跳舞不是为了竞赛,而是兴趣。转换念头后,心情轻松许多好的林靖岚到了比赛现场准备排演。架起的音响播送强力节拍,地面微微震动,她随之起舞,竟精准掌握节拍完美呈现舞作,这是过去十多年,从未有过的体验。
听不见,就用眼睛记算拍子
林靖岚跳舞的起点并非兴趣使然,而是身体不好,在幼稚园老师的建议下开始跳舞健身。儿时学舞的历程,让她很受伤,“几乎完全没有老师愿意收我,还有人告诉妈妈不要浪费钱了,因为都听不到声音,怎么可能学得会?但妈妈不放弃,也希望我坚持下去。”
直到上了大学,受到学长姐赏识邀请编舞,林靖岚才对舞蹈有了热情。虽然只是编出4个8拍的一段曲目,却深深鼓舞了她。“好在上了大学,自己的个性也变得乐观”,从大一到大四,林靖岚为系上啦啦队编了4年舞,燃起对舞蹈的热情,舞蹈类型也跳脱熟悉的民俗、芭蕾,试图挑战难度更高的现代舞。
评断听障的听觉程度,林靖岚属严重。小时候,她跟著学国标舞的妈妈,练习节奏较慢的民族舞、芭蕾舞,还能摸索慢慢跟上,换上节奏较快、规律不一的快舞,难度也跟著提高多,“别人听音乐练舞,我却是用‘眼睛’算节拍、学舞蹈。”一般人只要一个星期就能学好一支舞,听障者却得花上三四倍的时间反复练习。
靠模仿打下基础
除了练舞的辛苦,还有儿时学舞留下的不愉快记忆。林靖岚透露,有些老师及同学的态度让她感到困扰,“有时问完老师没得到解答,我再问了同学,同学也很不耐烦地叫我自己看,那时是我最讨厌舞蹈的时候,幸好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遇到恩师欧阳慧珍,我开始靠模仿的方式,慢慢学会芭蕾舞、民族舞蹈,打下基础。”
林靖岚就这样靠著模仿老师的动作,一步步学会跳舞,但仍无法真正抵达舞蹈的核心,“因为我听不见音乐,所有拍子都在心里,我最讨厌别人要我从中间段落跳一支舞,因为对我来说,我只能从头跳到尾,无法从中间切。”
事过境迁,当时受到种种不友善而显得悲观的林靖岚解释,或许是对方不理解听障朋友,也不懂得如何彼此互动,才有如此反应,但过程的辛苦,让她始终想为听障朋友献上一份心力。
大学选读特殊教育系,她希望以听障过来人身份投入教职。在2011年创办的舞团,也怀著同样的心意,希望为台湾的听障朋友打造一个快乐、开心的练舞环境。
月芽计划 打造听障者习舞环境
舞团初成立时,所有人都不看好,许多的冷眼旁观甚至来自听障朋友。林靖岚不多作解释,“反正也听不懂,就用行动证明吧!”。于是舞团成员从最初她一人成长到六七位,舞台更从台湾走向国际,中国、新加坡、印度等地。最新的一场演出则是她率领著团员前往法国,担纲“眨眼艺术节”的开场嘉宾。
跟著林靖岚一起演出的团员,有许多也与她一样同是听障,随著演出机会增多,团员们脸上的神情、舞台上的动作也变得益发亮丽。团员之一的黄小布本来只是在一旁帮忙拍照记录舞团的演出,后来害羞的她在旁人和母亲的鼓励下,也加入舞团成为一员,和伙伴站上舞台。
“过去那种到处碰壁的心情我最了解,我想把我的经验传承下去,为听障人士创造优质学舞环境。”心疼许多听障儿童没有机会学舞,于是林靖岚和伙伴讨论后,决定启动“月芽计划”。月亮仿彿是听障朋友的象征,而造福听障小朋友的念头,就像撒下种子播芽。第一步,林靖岚与伙伴打算透过巡回表演寻求赞助,而后将资源用以补助听障小朋友学舞、添购助听器材使用。
选美舞台 再度证明自己
林靖岚先天听障,却能与常人沟通无碍,背后最大的功臣就是妈妈。“妈妈对我很严格,花了很多力气让我学会读唇语,不准我比手语,以免失去说话能力,她要我有跟正常人一样的应对能力,跟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过她自小好强,“别人愈觉得我做不到,我愈是要表现给别人看,证明我可以。”
由于妈妈对她的高标准要求,某次母女在意见不合之下,让林靖岚崩溃大哭,“那一次我告诉妈妈,我不喜欢和别人做比较,我只想做最好的自己,让妈妈吓一大跳。”2015年,她瞒著妈妈到捷克参加第5届世界欧亚听障选美比赛,得到亚洲组冠军,“得了奖我才敢让妈妈知道,回到机场时,妈妈来接我,到了那一刻,我们相拥哭了。”
只要有勇气、靠自己就能做到
听林靖岚说话,一字一句说得清楚明了。听障者能学好发音就已不简单,而林靖岚却花了许多工夫,一字一句学唇语,苦练咬字发音。排练中,一个简单挥舞旗帜的动作,林靖岚也要团员精准做出动作,这番要求连学舞多年的妈妈也说,“有回试过一次,跟著同样的方式学著挥舞,手腕直发疼。”
林靖岚如此严格要求自己,是为了撕去听障者身上的标签,要证明站上舞台凭的是专业,而非同情。学习一技之长,不光为了站上舞台,也能为藉著自己的故事鼓舞听障朋友。舞团因为听障身份、加上没有名气,一路忍受许多不公平的对待。有时获邀表演的演出价码不仅低得令人咋舌,甚至还有人提出免费表演的夸张要求。“专业、走出国际”才是舞团应该追寻的方向,过去几年来,她们也做到了。
“只要有勇气、靠自己就能做到”,这是林靖岚对想太多、迟迟不敢行动的听障朋友送上的一句话。贾曙隆曾问她,若人生能重来一次,要当听不见的人,还是听得见的正常人。林靖岚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如果像一般人一样拥有正常听力,自己就不会如此努力了!”她坚毅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