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隆区,我们似乎开始看到黑暗隧道尽头的一丝曙光,虽然微弱,但充满希望。”随著雪隆接种率达到预期,疫情陆续出现正面迹象,然而这背后得归功于一群默默付出的志工才能让接种疫苗过程进行得如此顺利,而林振富(FuFu)便是其中一员。
“整个接种疫苗过程很顺畅、快速。”“现场的工作人员很亲切…”“接种中心的指示很清晰。”我国疫苗接种计划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根据数据网站COVIDNOW,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已有56%的成年人口完成两剂接种,而大部分人对于接种中心的流程体验皆是赞不绝口。
从交通指挥、扫瞄排队入内、填同意书、安排座位到带领前往接种室,这系列工作皆由志工们协助完成。“我被分派到负责‘Station 2’登记处。”林振富(FuFu)分享说道,登记处主要是把大家的身份证、护照或任何证件号码输入,确定身份,以及健康状况等等。
林振富曾于2017年出版了《搭上巴士去旅行——北马篇》,2019年把此书译成英文出版以及在2020年推出《搭上巴士去旅行——东海岸篇》。“疫情打乱了我的计划。”如果不是疫情,他目前正在举办个人展览活动以及继续踏上巴士探索马来西亚之魅力。“与其在家无聊呆著,不如干脆跑出来当志工。”
政府在5月左右宣布要加速接种计划,当他得知接种中心需要大量志工后,便第一时间上网申请。“申请程序中,相关单位必须评核我们的个人信誉,因为疫苗中心有很多资料是属于高度机密,其中包括大家的个人资料。”申请成功后,他被派往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MyVac志工团的组群里,展开了为期10个星期左右的志工生涯。
早出晚归 偶感体力不胜负荷
对林振富而言,当志工是一份具有挑战的任务。“首先我是乘搭公共交通,每天早上7点出门,晚上回到家已差不多接近10点。因为在疫情期间,巴士班次比较少,等待时间就会比较长。”减去梳洗、准备早餐、有时也需要处理订单、还有减压看日剧等时间,休息及睡眠的时间剩下6个小时左右。“由于我已经40岁,体力有时候真的无法负荷。”他更笑说,在志工团队里以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居多,虽然他还不是当中年纪最大的,但也不年轻了。“最后决定每星期只工作4天(每天13小时),可是有时总会出现人手不足,需要大家帮忙轮流代替生病或突然有事办的志工。”
他续说,吉隆坡国际会议是大型疫苗接种中心,每天可以接纳上万人前来,每个志工每天都有可能接触到几千人。“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有时还是会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人事物。”不过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对母子。“在某个傍晚时分刚好不忙碌时刻,我代一位志工帮忙一头白发的母亲把中年的智障男推送到观察处。”
在观察处,林振富需要坐陪30分钟,滑了一轮手机后,母亲终于好奇开口问有关志工的工作,而他也尝试了解母亲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在短暂的会话中,我深感受到原来‘白头人送黑头人’不一定是惋惜。”因为对该母亲而言,“白头人送黑头人”反而可以让她松一口气及安心的事,因为她非常担心自己离开后儿子无人照顾。“这也让我领悟到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
另外,他也有机会接触到聋哑人士。除了递上白纸给他们以书写的方式表达,他也会当场上网迅速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如:哈啰、你好吗、今天开心吗、谢谢、再见等等。“可是,有些手语对方好像看不懂,才发现原来手语也像语言那样分国籍的。”手语也分地方性,毕竟各自的生活、文化及宗教等背景都不同。还有,随著时代的进步及潮语的诞生,手语也有变得多样化。他指:“天天都能遇见精彩的人事物,其实还蛮有趣的,仿佛像是一堂丰富且受益无比的人生课,比环游世界更刺激!”这为期10星期的志工服务对他而言,犹如为他的人生这张白纸的某个角落填上了许多新的色彩,精彩又难忘!
做好防疫措施 不担心染疫
长时间待在属于高危场所的疫苗接种中心,问他,难道不担心会染疫吗?“老实说,我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会因为从事志工工作而染疫,但我会把防疫工作做好做满。”不过因为他不和父母同住,所以也少了一份担忧。
这次并非是他第一次从事志工工作,早年他曾在日本留学,也会经常到访当地的孤儿院和当地孩子分享世界观。虽然他口说,这次到接种中心做志工是因为闲空无聊,但对更多人而言,闲空会直接留在家中看戏、睡觉。“也许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比别人幸运,所以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回馈社会。”
他自中六毕业后,就获得奖学金先后到日本广岛大学及德国Fachhochschule Frankfurt大学留学,专攻交通工程及城市规划。10年来,他走过56个国家,到过差不多500多个城市,体验过不同的异域风情,看过形形色色的人。最后他却发现对自己成长的国家——马来西亚一无所知,便决定回国以搭乘巴士的形式在马来西亚进行深度旅行。“所以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宣传马来西亚,让大家知道我国的景色其实不比任何一个国家逊色。”
志工服务的意外收获
虽说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一定不会有收获,林振富在志工服务期间收获前所未有的经验,包括:上网学手语、找话题、想办法娱乐及舒缓接种者的紧张,还有聆听、陪伴、给予帮助,甚至到最后的温馨提醒及忠告。最意外的收获是,他成功卖出15本《搭上巴士去旅行》系列书籍。
他分享,志工团队们每天都好像一个大家庭在节日时相聚的模样,各自更新自己的状况、共享知识,有讲有笑。“得知我是工程师(土木工程及城市规划)兼旅游作家,大家都对这巨大的转变感兴趣,有些立即上网查询。”发现大家对《搭上巴士去旅行》系列书籍感兴趣。于是隔天,他便把已出版的书给了大家看。“没想到有些人只是翻了一翻就说要一本,跟我比较相熟的几位志工全要购买,就这样轻松地把10本英文版给卖出去了。”然后因志工们在各自的社交平台分享后,又增加了5本的销售。
以原价80令吉售出,在疫情这段无法办活动,书店不能开而导致销售下滑,没有收入的生活中,这1200令吉仿佛一场及时雨。“难道这个就是做志工的福报吗?”他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