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政局不稳定、经济萧条,许多人的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叫苦连天。但即便我们的生活再苦,仍有屋瓦遮风挡雨,你可否想过在外流浪的露宿者?许忠仁多年来派送饭盒给露宿者,发现疫情间露宿者三餐不继的问题加剧,便号召公众加入套餐赞助的行列,以爱心温暖各个角落有需要的人。
现年40岁的许忠仁原为学生巴士司机,从父亲手中接手学巴生意后已做了17个年头。疫情突然来袭,学校停课,一份安稳的工作瞬间就没了。作为一家之主,失去收入来源让许忠仁倍感压力,不得不另谋出路。他说,衣食住行中,学巴属于“行”,但这个行业已经做不下去了;经济不好,大家都勒紧裤带过日子,没有多余钱买服饰,“唯有吃是每日必需,我就学习烹饪,创立‘鸡公公套餐’。”
许忠仁一向热爱公益,几年前开始,每个月都会拨出时间,亲自烹煮食物派送给槟城一带露宿者。行善的方式有很多种,捐钱是方法之一,但他认为亲自做更有意义。在他派饭的过程中,他也感触极深。“有时候看他们会感到心疼,尤其是雨天,其他送饭的人很少出动。我记得我每次在雨天派饭时,他们都会说以为那天就要饿著肚子过一天了。”
今年初创业后,他上了自我提升的课程,意识到自己可以将生意和公益结合,号召更多人一同行善。从2月开始,他便在社交媒体呼吁大众赞助饭盒,而他负责烹煮食物,派送给露宿者以及非营利慈善机构。
拿捏好餐盒数量 避免浪费
一个饭盒虽然价格不高,但对需要这饭盒的人而言价值却不菲。“疫情之下我看到有很多人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前做游客生意的三轮车夫失去了生计,老人家没有体力,找不到工作。原本自食其力,现在沦落到要等人送饭的地步。”李忠仁感慨地说道。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人撑伞;许忠仁帮助人的初心也吸引了志同道合的人行善。至今,这项活动已派发了3621份餐食。
值得一提的是,许忠仁派发的餐食并不是做生意剩下的饭菜,而是精心安排的膳食。考量到露宿者的种族和宗教禁忌,他只准备鸡肉饭盒,并且注重饮食均衡。另外,他也会拿捏好餐盒的数量,即便赞助者捐赠逾百份套餐,他会分3至5天派送。“我一天只派40至60份,宁愿多花点汽油钱、多煮几天,也不想浪费一份爱心,希望能把这项食物都分给真正有需要的人。”他亦试过开著车兜遍小巷,只为了把余下的3盒送出去。
拍摄影片、自制嘉许状
原本一人行的慈善之路如今有大众随行,许忠仁初时也担心这项爱心饭盒的活动会遭到他人质疑,但秉持助人初心,他大胆地尝试。每次有人赞助餐食时,他都会请妻子协助拍摄和剪辑备餐和派送饭盒的影片,也会准备自制的嘉许状。
由于妻子有自己的烘焙生意,近期许忠仁则学习拍摄和剪辑。他笑言身边的人都让他随便拍片就好,但他愿意剪片到深夜。“虽然拍摄和剪辑技术不好,但有影片证明的话会更有公信力,赞助者可以信任我,也会吸引更多人一起做善事。”他感慨,这个社会有心助人的人很多,只是可能缺乏管道,而他愿意成为施予及受惠的桥梁,让穷苦人家知道社会依然有爱。
问及在疫情下和过往派饭的不同之处,许忠仁提起了近期发起的白旗活动。“露宿者一下子收到许多资源,我那段时期就减少派饭,毕竟派的是熟食,不吃的话就容易坏掉,造成浪费。不过白旗活动维持不久,很快地那些露宿者又回到了三餐不继的状态。”他认为白旗活动的宗旨是好的,但也希望善心人士的这份关怀可以持续。
他补充:“我打从心底希望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不再有人需要被赞助或援助。只是在实现这个愿望之前,我会尽力将爱心送到各个角落,不让露宿者感到孤单。”近期,他正在跟妻子学习做面包,之后就会在派发饭盒时加上面包。“我一天只派一次饭,有的露宿者会拿两份餐食,留著一份迟些再吃。熟食不能久留,我担心他们会吃坏肚子,至少面包保存期限更长一些,他们夜里饿了还可以充饥。”
在派送爱心饭盒活动中,许忠仁是真心投入,将自己的大爱分享给留宿街头的人们。他说:“如果没有疫情,我或许就当个学巴司机安逸地过一生。我了解现在每个人都经历低潮,但无论事情多糟糕都不要放弃,或许这是人生的转捩点。我希望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社会还是有爱和关怀的。”他亦呼吁大众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助人,让社会有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