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一年多,大家都不得不适应居家上班与上课,但对家长来说,24小时与孩子共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乐得可以陪伴孩子,但24小时无间隙的陪伴,家长们偶尔也需要放放假、充充电。作为幼儿园老师,李馨蕾深知绘本故事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及影响力,因此在FMCO期间推出线上讲故事环节,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课外活动之余,家长们也能趁机喘口气,好好休息一番。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馨蕾老师。”打开李馨蕾面子书专页的直播影片,就能听见她用欢快的声调开启每一次的线上讲故事环节。她说,该环节原本只是在自己开设的“喂养故事长大的孩子”群组里,让家长们报名、透过Google Meet参与;后来由于反应太热烈,才另外开启全新专页,改用直播方式进行。“家长们反映,Google Meet有人数限制,位子很难抢,建议我做直播,让更多人参与。”于是她从能够与孩子面对面讲故事的软体,改为单向的直播方式。
滑过她的专页,就能发现她在故事环节中,总会穿插唱歌、绘画、做实验、动手指等活动,带动气氛,让孩子们更容易投入其中。对她来说,每一次准备故事环节就像在策划一堂课,需要做教案,设立教学目标,然后思考要用什么活动来带动气氛。“这样的故事环节除了能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意及想像力。”访问当天,她透露接下来的故事来自英文绘本《Where is the green sheep》,届时会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画羊,并告诉他们,羊也可以是其他颜色与样子,不一定只能是黑色和白色。“不要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和创意,他们可以有无限的可能。”
一边聆听,一边思考
一次,李馨蕾在讲述某个泡泡的故事时,孩子们为故事深深著迷,因此她故意停下询问孩子们,如何拯救被泡泡带走升空的孩子?“他们给我各种答案,有的说会拿梯子、有的说会穿妈妈的高跟鞋…各种各样的答案很让我惊喜。这表示他们在听著歌故事时其实也在思考。”于是她选择放弃原本已经计划好的活动,让小朋友把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案画出来,结果大家的答案都各不相同,且都是好办法。自此,她习惯在讲故事时观察孩子们的反应,随之做出调整 ,并且加入一些活动作为引导。
“一般来说,每次讲故事都会加入唱歌环节,再按照故事内容进行相应的活动。”她笑说,面对面讲故事能看到孩子们的情绪,可按情况做出调整;而直播更像是一个人的“演出”,无法知道孩子们当下的反应。虽然如此,她仍认为直播是目前来说最佳的讲故事方式,因为唯有这样才能无限制地触及到更多学生,让更多人也能参与其中。
实验环节,意外发现家长同步参与
由于无法看到学生与家长的反应,早期李馨蕾也曾自我怀疑,认为没有人会跟著做实验,便加速自己的实验环节,希望可以尽快结束,继续讲故事。殊不知,有许多家长留言请她做慢一点。“我一直以为没有人会跟,所以就想快点完成,没想到家长们都叫我等一下、做慢一点,我才知道,原来真的有家长参与,愿意配合。现在知道家长愿意一起做实验,我也会开始策划一些实验,提早家长去准备材料。”她笑说不曾想过反应会这么热烈。“偶尔还会有家长跟我说,隔天孩子睡醒后,还在继续做昨晚的实验。”家长们的留言与讯息给了她莫大的动力,继续向前走。
选择在FMCO时期开始做讲故事直播,其实是李馨蕾突如其来的想法。“FMCO来得很突然,我有点焦虑,一直不断问自己,如果再来一次的MCO,还有什么事情是我想做却还没做的吗?”她想起自己之前做线上讲故事的反应并不理想,因此希望再尝试一次,便在“喂养故事长大的孩子”的群组中询问家长们的意见,获得大家热烈的回应,便按照自己上课的方式来做这个故事环节。
抽取碎片时间做策划
“在学校专页里讲故事,学生不多,加上多数学生来自英文背景,因此中文故事环节的反应没有那么理想。”李馨蕾指出,去年MCO期间,幼儿园的伙伴便已经邀请她上网讲故事,但仅限校内学生参与,触及到的人并不多。因此她才考虑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做,让更多人受惠。在个人专页里开设故事环节后,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做的事更多,能讲的故事内容也更丰富一些。“在开播之后,我才真正接触到来自中文家庭背景的学生,大家对中文的掌握能力比较高,也能理解更多的中文词汇,所以能讲的故事更多,也多了时间去做其他活动,无需将时间花费在解释绘本中的词汇上。”
她笑言,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新尝试。每逢星期六晚上8点开播,需要一定的准备工作,只能从照顾孩子及上班之馀抽空去做这些事。“我会利用课堂之间15分钟的休息时间、煮饭的时间、陪伴孩子的时间等来进行策划。”询及如何挑选故事及活动,她则笑说并非每次都是从绘本去著手,偶尔在网上先发现某个有趣的活动,再寻找合适的绘本。“比如之前做过的‘手指谣’,因为觉得手指运动很有趣,才找了合适的绘本去做配合。”她分享,故事环节中的所有活动都有目的,并非随便做,譬如手指谣能训练孩子的大小肌肉、绘画能培养想像力等。
“我的孩子也是我的灵感泉源。”李馨蕾有两名孩子,年龄分别设计4岁及6岁。每当她看到一些自己很喜欢的活动时,就会拉著孩子一起玩,以早前的手指谣为例,女儿会与她一起练习,甚至纠正她做错的地方。“孩子们的专注力很强,没有那么多烦恼,学得比大人还要快。”她亦分享,动手做绿色羊的念头来自儿子,因为孩子曾经在听过一首改版的“baa baa black sheep”,里头有一头羊跌入粉色染缸,变成了一头粉红羊,因此启发了她说《Where is the green sheep》这个故事。
不断练习,越讲越流利
李馨蕾认为,或许是本地做免费直播讲绘本的人并不多,这个故事环节不仅吸引了孩子和家长,也吸引了一些幼教同行参与。“有些家长会跟我说,一直想跟孩子讲故事,但不知道该怎么讲,现在看了我的直播,才知道该怎么去讲故事。偶尔也会有一些幼教老师也会来听。”曾有家长询问,为何她能流利地把整个故事讲出来,她分享只要反复地读同一本绘本,就能将流畅度给训练好。“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没有机会训练,经常也会‘吃螺丝’,后来有了孩子,可以不断练习,所以就很流利了。我都是选一些比较常跟孩子讲的故事来说。”她希望这个环节能给家长及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及引导作用,让家长们能学会如何讲故事之余,也能启发其他老师去做出不同的新尝试。
“不要害怕犯错,我们都是从试错中不断去学习。”十多年前,绘本在本地并不流行,也没有那么多工作坊教大家怎么用绘本,老师只能在课堂上不断试错,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们的方式。在接触绘本的初期,她也曾经做过错误的判断,认为一些内容适合小班的孩子,后来却发现当中的字太多或太深奥,当故事环节进行到一半,孩子们就已经没有耐心继续听下去了;也曾试过将简单的故事讲给年纪较大的孩子,结果发现孩子们都觉得太无聊。她耗费了一些时间才拿捏到哪些绘本适合哪个年龄层的孩子。
目前直播讲故事仍处于起步阶段,她笑说现在只是第6次而已,未能确定往后的计划。不过她表示,只要时间能允许,她会将这个免费的直播讲故事环节继续做下去。“之后可能也会应家长们的要求,开设一些假期班或是推出其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