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明大马有六大核心价值,其中两项:一、“通过知识、文化与多元观点,实现经济、社会福祉与可持续性环境。”,二是“以知识与本土智慧为基础,塑造具马来西亚特色的均衡生活品质。”
​学校近来是多事之秋,有霸凌、有坠楼、有性侵、有谋杀,学校“福祉”和学生的“均衡生活品质”糟糕,打脸昌明大马概念。

​育人如若成功,一个耳光也扇不下去,何况捅一刀?但竟然是200刀!死者生命最后一刻的痛苦难以想象,做父母的是馀生每当想起,就要心如刀割的。

​对教育领域方方面面的不认同、不满和批评,不如政治课题的吵闹容易引人关注,且常有掩饰。课程不对,照教;大量老师提早退休,不怕,有生力军;学生数学能力低落,但每年的SPM成绩都靓丽。可以列出和粉刷、硬掰的,还有许多。

​200刀下来,的确来到了最后一根稻草吗?政治人物纷纷到丧府吊唁,前副部长感性说话,首相罕见地马上提出解决方案。

​大家马上想到的:一、禁止16岁以下孩子使用智能手机。二、归还老师鞭打学生的权利。首相受访时还提醒老师要拿捏有度。三、推行品格教育。教育部长真是幸运,新学校课程2027(Kurikulum Baharu Persekolahan 2027)正好派上用场。

​这像极了中学生的作文。老师你要多少个要点,我必有办法列出来给你,然后凑成一篇文章。
​加大力度推行品格教育,结果可能是一如既往,各方必然重新忙一轮,课纲拟定、课本赶印急上架、老师有培训、学生有新目标、步骤要记,补习中心相助力挺,几年后是全国数据漂亮登场。

​要解决教育难题,塑造学校这个小型社会的福祉,让学生有均衡的生活品质,就不能只对学生下手。实验室里的小动物,针头只是对准它们,一针不够的话再补上一针。学生不是实验室里的小动物。教育的对象是人,围绕学生的是父母、老师和社会人士,因此针头和剂量要由他们分担。父母、老师和社会人士的教育观念不对,学生只能是舒服的受害者 --- 犹如热水煮青蛙,最终不是死,是 --- 自以为是。学生立志当网红、一心想离校工作、赚钱、不是早熟,其实是早衰,难道这些都是他们的天性使然?

​问问那些想禁止孩子用手机的父母就知道,那会有多么难办到。13至15岁的学生没有手机就没有群,没有群老师发布功课学生就不知道(老师一觉醒来有校长的新指示;学生也会一觉醒来就有二十道题目要做的)。父母会怪老师怎么需要用手机发通告,老师则怪父母怎么除了沟通用,还让孩子上社交媒体。

​现在是即便学龄前小孩也在安静地看手机了,在咖啡店常看见这一幕。连处在最听话阶段的孩子,父母也早已放弃和孩子互动的美好时机,到了小学,还要怪是手机让孩子不喜欢看书、做功课、上学,看不到“元凶”就是自己。

​我要说的是,该不该让学生使用手机、多少岁是个合适的年龄等,这些都是关心孩子教育的父母、老师会想的问题。但更重要的其实是,父母和老师会如何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而不是我有什么办法(他们常这样向育儿专家讨教这种秘笈)做到自己可以使用手机,而你却不可以。

​品格教育也是如此。缺乏能力肯定音乐教育的父母,孩子能及早收获音乐熏陶的好处吗?言谈间不经意蔑视清洁工的父母,孩子能自发地展露对人的基本尊重吗?父母对左邻右舍不打招呼,孩子很难体会与人互动的乐趣。老师如果不能“从从容容”地教课,学生应对功课不能“游刃有馀”,学校怎会是孩子的“憧憬“之地、追求学问还真不如聊聊废话、吵闹、捣蛋、霸凌同学有趣得多!

​当教育出现问题,我们应该想的不是加强力度“校正”孩子,我们需要父母、老师和社会人士一起自我提升。不是对某个点精准打击,而是全体总动员营造一个安宁、愉快的学习大环境给孩子。

​很难,是不是?但何不全国的规模由首相、教育部长和整体国家领导人去做好,学校里由校长和老师去做好,家庭的范围,就由父母做好?

​的确很难,不是因为牵涉的人太多、规模太大,身不由己,而是即便个人的部分也很难办好,因为一般父母、老师、社会人士都不善思考。有爱心而不懂得思考,在教育上常常变成“好心做坏事”。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如何影响孩子,他们不去留意自己选择看的戏、听的歌、见的人、以什么语气说话、以什么脸色见人、到哪用餐、如何用钱、用多长时间决定家里要安装空调等等都在如何影响著身边的小朋友。如果父母、老师和社会人士持以这些意识和警觉心去关心、思考和实践教育,许多解决教育问题的“大力度”、“精准”方案,如让警员巡逻校园、教师厕所外站岗等,甚至包括品格教育,其实都是可以省下的。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林艾萱:AI时代技职人才崛起

东方文荟

身边很多中年朋友最近都在叹气,我们是夹在旧世界与新科技之间的一代,过去可以靠学历经验与努力打拼,如今却被AI的洪流推得喘...

阅读全文

陈劲晖:社交媒体设年龄限制,不能沦为纸上谈兵

东方文荟

按照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规范,注册户口的年龄为13岁,这也是为了遵守《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等法规。对于社交媒...

阅读全文

姚文杰:面食

东方文荟

爱吃面可能是亚洲人的习惯。常常在社交媒体上面看到Bob林盛斌吃面的片段,午夜时分差不多睡前的时段随便看一下,也就看到了。...

阅读全文

林艾萱:有借有还才能永续借贷

东方文荟

在刚过去的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将重新对特定贷款拖欠者实施禁止...

阅读全文

黄春鑵:土团党内斗,慕派已经掌控全局?

东方文荟

近日,土团党纪律委员会发布公告,将会开除最高理事兼打昔牛汝莪国会议员旺赛夫的党籍,而马樟国会议员袁怀绍则是遭到冻结党籍。...

阅读全文
吉隆坡仙四师爷宫,神庙助理Ranjit解说花粉夫人的参拜方式与参拜信众。

雷子健:花粉神护风月女

东方文荟

在中文语境里,"花粉"这个词有些暧昧与多义性。花粉本义是花中所生之粉,然而自古以来"花"常指女性、美貌或风月之事,如花丛...

阅读全文

谭政宗:冷漠不是力量,嘲讽不是幽默

东方文荟

近日接连发生的校园事件,震撼了全国。这一连串的悲剧,并非偶然的不幸,而是反映出我们在教育与社会层面长期忽视的问题。这不只...

阅读全文

丘淑霖:掌握语言,就先勇敢开口!

东方文荟

我是三语口才导师,华语、马来语、英语都是我擅长的。这些年来,总有家长对我说:“孩子的马来文不好,还是不要参加国语演讲了,...

阅读全文

陈仁杰:校园流血,部长别再沉默

东方文荟

近日,大马校园接连上演的惨剧——13岁女学生扎拉坠楼、15岁女生遭轮奸、16岁学姐被学弟刺死——无不令人心碎。这些事件不...

阅读全文

陈奕强:马来西亚驶向AI新时代——从“数码化”到“智能化”的国家跃迁

东方文荟

当人工智能(AI)成为全球经济的“新石油”,掌握科技的国家,便掌握未来。2026年财政预算案清楚地显示,马来西亚正踏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