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与好友喝茶,聊起她刚大学毕业的儿子目前在找著工作,现在好的工作岗位也不易寻,我说,现在国外很流行“Gap Year”,就是在学生在完成高中或大学学业后,暂时不立刻升学或就业,而是选择花一段时间(通常半年至一年)去旅行、工作、做志愿服务或进行其他自我探索的活动。
很多人都以为,Gap year听起来就好象是无所事事,就类似“休息”或“放空”,但真正的Gap Year,其实是一种深度的“人生充电”方式。透过Gap Year,有人选择到国外打工旅游,一边赚钱一边生活;有人参加国际志工项目,为第三世界国家贡献己力;也有人背起背包,穿越不同文化的国度。
我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经也经历过这一段Gap year,那是在工作媒体三年后,毅然决定暂时放下工作,去申请英国打工旅游签证,去了英国打工一年。对我而言,这是我人生一个勇敢的决定,也让我对世界开拓了眼界。
曾经也有一名朋友也告诉过我,她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不是大学毕业,也不是找到第一份正职工作,而是她在25岁那年,背起背包,踏上了前往澳洲的打工旅游之路。那一年,她不再是家人呵护的女儿,也不是大学同侪里的某个代号,而是一个在农场挥汗、在咖啡厅端盘子、在陌生城镇迷路却咬牙坚持的“自己”。
我记得在英国旅游的时候,我需要在凌晨五点摸黑去农场采草莓、用蹩脚的英文和老板谈时薪、在华人餐厅端盘子,但也正是这些看似辛苦的小事,让我们更加学会了如何在陌生国度去面对生活的不稳定,学会了没钱也可以笑著生活的本领。
而在那一年的旅途中,我也遇见各式各样的人,有来自西班牙的老师的也在马铃薯工厂工作,只为存钱去冰岛看极光;有在英国读书学习英文的日本男孩,梦想是成为作家;也有很多放弃高薪工作只为体验“真正生活”的澳洲女生,而我们都在用年轻的方式,去体验世界有多大,让我们感受活法不止是千篇一律。
因为有了旅英的经验,所以我常会鼓励年轻人真的应该给自己一次机会,去体验出国打工旅游。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现实来临前,先练好生活的本事,出去走走,不是为了挥霍青春,而是为了在青春尚未耗尽前,把它用在值得的体验上。
而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也越来越多马来西亚的年轻人选择透过“打工旅游”签证走出国门,到国外一边工作、一边探索世界。从澳洲的农场、纽西兰的酒庄,到日本的滑雪场、韩国的咖啡馆,甚至到遥远的加拿大与欧洲国家,都是他们实践青春与梦想的舞台。
马来西亚目前已与多个国家签订打工度假协议,包括澳洲、纽西兰、日本、韩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爱尔兰等,年龄介于18至30岁(部分国家至35岁)的青年,只需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与一定的生活费储备,便可申请为期半年至两年的工作假期签证。
年轻的时候出去闯一闯,这不仅是换个地方生活,更是一次彻底脱胎换骨的成长旅程。世界这么大,我们的年轻却只有一次,如果你还没有太多牵挂,如果你还有一颗想冒险的心,那就趁现在,去一趟说走就走的打工旅程吧。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