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柜中顺手拿了一张“一触即通”卡就出门。卡片还有一两年才过期,拿出门用一用免得忘记,馀额留在卡内就浪费掉了。国人当中,不知道有多少馀额卡关而浪费掉?为什么其他地方的储值卡可以转移馀额,这里却好像困难重重?也懒得问了,我在这里常常学会把问号吞下去。好了,不计较这些,去到某个车站的售票机加值,机器说卡片无法阅读(卡片无效之类的说辞,你懂的)。到售票柜台要加值,工作人员说系统下线了。这些状况,你懂的。幸好旁边的便利商店可以加值,虽然征收一些费用。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你懂的”状况依旧。若有哪些影视人才故意穿那时候的英超球衣、在今时今日的车站拍一部短片申诉2000年代搭地铁遇到的问题,一定有人相信那是以前留下来的纪录。2000年代,实在是蛮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开张没几年的吉隆坡国际机场大概还是世界前十名,雪州的莎亚南体育场到2018年依然是马来西亚杯大决赛的地标之一。今天这两个地方,知道的人自己知道就好,不知道的人可能可以继续沉醉在昔日美好,但是体育场屋顶瓦片残破拖了好长时间最近捣毁重建、机场接驳列车能不能运作,大家可以亲眼见证。
眼前若是不满意,难免会回首过去。大学毕业十多年了,每每重游台湾,台北捷运悠游卡总是让我惊喜。除了卡片没有过期,随手给售票机阅读卡片,它竟然告诉你上一次加值的年月日,学生时代用了好久好久的悠游卡,清楚显示上次加值是2008年6月。台湾不需要敲锣打鼓大肆宣传,就这般轻轻松松让我们享用科技的便利。最记得师大的校本部宿舍,我和室友可以从台北市师大路的宿舍房间电话直接联系到住在汀洲路校区宿舍的朋友。也常常从在校内打工的办公室直接打电话到两个校区宿舍任何一个房间。这个类似大饭店电话系统的网内电话,在2000年代台湾的国立大学校区就已经有了。到今天跟马来西亚朋友提起,无不啧啧称奇。
更不要说在台北和新加坡没有见过一台不能操作的售票机,也没有听说过加值系统在班车依然提供服务的时段竟然可以下线。在新加坡换卡也很方便,有一次拿到“比较有历史感”的地铁储值卡,估计是地铁管理公司回收卡片重新设置之后又继续发放给搭客,又环保又省钱。
新旧交替的软实力,我们在过去与今天也还学得不好,不知道何年何日才学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