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追究是先有老师还是先有学生,豪言依旧。多年前在一家学院任教,开会时学院创办人对全体老师说:“我从不担心有一天这学院会关闭,只要有你们,我仍能再开创另一所。”
二十多年前,我在北马独中任职时,月薪大约一千二百令吉。有一回开董教会议,上头向大家吐露辛劳:“昨天我们开会至凌晨,一直在想如何招生。”我问:“你们想如何招生,有没有想如何留住老师?”一我提醒要照顾好老师,老师能安心教书,才能把学校办好,学校好自然学生会慕名而来,就如“花香蜜蜂自然会来”。对方回应说:“花香如果不去广传,蜜蜂怎么会知道?”。印象深刻。
上一篇文章开头我引用了马斯克的谈话,他说今天学习未必要到学校去,网上免费或便宜的知识随时轻易可得。
老师的角色,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眼中,因认识不足或立场不对而常摆不到准确的位置上。隔行如隔山,观念稍微偏差的话,效果也一样。嗜酒人士劝品茶者用大杯子喝,很多人谈教育时情况类似。善品茗者知道小杯子的意义,唯有做学问的人能捉准老师的角色。用传输知识、技术或追寻职业保障的角度看老师,毕竟是旁枝末节,老师最深刻的角色遭受轻视是难免的事。我国的理论科学家被轻视,应用科学家被吹捧,也是同一个的道理。
哪个读博的胆敢说自己不需要导师?幼儿园、小学阶段所学似乎听听就会,中学阶段毕竟也不太难,学问的价值在这一端被稀释,“市面上”老师到处都是,难有一个被珍惜、重视。
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是另一个原因。潮流无法挡,唯有采纳和改变,但收获好处却不是必然。起先上课要靠自己动手做笔记,有了影印机后,笔记都是老师在课室整套分派。后来有了网络,上载替代影印,学生不到课室也可下载在家自行赶进度。再后来有了录影,不来上课也并不就只能靠自己,在家一样能见老师的讲课风采。
这一切的演化,背后依据的观念是:方便学生,学生该有的资料都得给,老师不可再有收藏秘笈为难学生的不良心态;该有的便利都得提供,一些独中要求学生手写请假信,只要有一个错字就必须重写,不可用涂改液,那是校园硬体设施完备下的落伍做法,用教育之名折磨人;该有的权利都得维护,即便发现学生考试作弊,也不可当场终止考试,老师经常须提防自己一旦自认是对的,就马上侵犯学生的权利。
这些观念其实都很好,进步的观念和先进的科技结合,扫除掉学习路上不必要的障碍。意思很容易理解,就如不必故意折腾学生,让学生疲惫之下解50题数学题,睡眠充足、精神饱满之下才可以专注,不至于错用毅力。
但是,观念和习性的进步往往赶不上科技的进展。一人一台电脑后,一个人阅读的内容品质不会因此提升,虽然网络之前人人机会均等。当学生都能下载老师的讲课录影,多少位真的会为搞懂老师的一个重点讲解而去重听?有的只肯做老师派下来的习题,懒得花心思上网自行搜集更多的题目。
倒退倒是明显得多,学生不再老远从宿舍跑到老师的办公室见面讨论就是一个例子。首先,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不只给了习题,还上载了题解,题解看了感觉都懂,还需要见老师吗?有几许不懂的,问一问同学后就似乎懂了,见老师还不如见同学自在。次之,如果有必要,比如在考试前夕,在Microsoft Teams上传讯息提问就好了,多方便啊,何必见面!总之,见老师的须要和迫切都被自行排除掉了。
有的学生一点就通,的确远距讨论也行。但百点不通的还是占大多数,许多也无法掌握通过文字交流所需的基本技巧,当面讨论会好很多。如果能见个面,在言谈、互动中,老师不只能看清楚学生的疑问,还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其他观点。一问一答间、一支一吾中的信息量,多过几十段的来回文字。你建议视讯讨论嘛,勉强答应下来后却又不肯打开摄像头,但终究比文字往来生动一些。
其实学生见老师不必局限于谈课业,其他眼前的、未来的、外在的、内心的各方面都能谈,但老师采取主动是一回事,学生如果没认识到这是他们在学校需要亲近老师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一样难成事。听君一席言,在学校也变得越来越难。
如果说的是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老师的治学经验和智慧是学校的一大宝贵资源,却是最被视而不见的资源。学费越来越贵,不要只用了校园的泳池、健身房和空调,却不愿意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