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12月15日的国会预算案三读以111票支持对108反对与1票缺席通过,国盟政府也有惊无险逃过倒台危机。
整个过程经过二读政策阶段与27部门委员会,总共29次以记名投票或者声浪表决通过。11月26日先是政策部分二读声浪通过,然后陆陆续续18部门声浪及9个记名投票通过委员会阶段的预算案。我们可以看到9个需要记名投票的通常是比较有争议或者特殊关系的部门,例如首相署和财政部、和安华反目的前公正党议员的部门例如阿兹敏的国际贸工部、祖莱达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及赛夫丁的通讯与多媒体部,行动党“头号”敌人马华总会长的交通部、违反回国后隔离措施被罚款的伊党部长掌管的原产业部等。
无可否认,在委员会阶段逐一否决是一种策略,也避免整个预算案不通过导致国家财政危机,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沟通好,导致希盟议员内部出现不同说辞。更尴尬的是,在政策二读阶段,出现只有13人站起来无法凑足15人的记名投票门槛。
其实这不是新鲜事,在2017年11月20日,希盟也“突袭”国阵预算案。在2018年财案贸消部委员会阶段投票,也因为出现15人要求记名。当时国阵以一票之差,52对51票过关。
2009年12月15日国阵提呈2010年财案,在内政部财案委员会阶段,也出现在野党要求以记名表决下,国阵仅以1票之差,即64比63票下惊险闯关。之后,财政预算案在三读阶段时,议会再次记名投票表决。在三读时国阵以66张赞成票对63张反对票通过预算案。
声浪投票是程序之一
当然,议员的立场往往是以其位置来决定。2019年11月26日,当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为2020年财案委员会阶段总结时,国阵议员要求起记名投票,第一次投票,32支持票对28票反对票;第二次投票,45票支持对28票反对,最终才顺利通过。当时希盟也用回当年国阵的招数,响铃2分钟,人数依旧不足,就尽量吵架拖延投票,以争取时间让执政党议员陆陆续续进入议会厅投票。
当时的希盟副部长也在脸书上贴文,抨击在野党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不惜试图扼杀给孩童、伤健人士和长者的拨款。今天,国盟也引用回希盟年代的说辞来谴责反对党其否决财政预算案的举动。
虽然声浪投票看起来有点奇怪,但的确明文规定的程序之一。在国会下议院议会常规46条文有列明声浪投票,同意说ya,反对就说dak; 记名投票则是在46(4) 条文下,出现15人或以上的议员站起来要求下进行。同时,联邦宪法也有明文规定国会立法权事务。
这一切都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但往往缺乏公民教育,人民也得不到完整的政策与行政资讯,导致不容易理解国会的各项程序。只是比较讽刺的是,与几年来的票数对比,反而在疫情的时候,国会出席率是以前的数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