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也叫黄老刑名之术,前期代表人物有李悝、慎到、申不害等。后两者也是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可见这两个学派的相似之处。两者相似之处还有都以黄老称呼,而且都是道术并重,在弘扬利民道德价值观的同时,特别注重方法论和能容纳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这与孔子和老子重道而轻术的学术内容,存在层次上的差异。由于传统文化把术视为权术或权谋术数,都带贬义,有定义的必要。其实术就是不学无术中的术,就是方法论。
黄老学派和前期法家思想是八分相似二分相异。差异的是黄老学派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以百姓的生计为思想中心,而法家则传承儒家以明君仁政为依归的政治思想。在手段方面,黄老学派强调,因俗简礼,休养生息,宽刑简政,刑德并用,无为而治的消极法治,而法家则普遍偏向利用人性趋利畏罪的心态,喜好赏罚手段的积极法治,和积极变法。
前后期法家的差异
前后期法家的差异比前者与黄老学派的差异大得多,这些思想差异的原因在于儒家渊源的深浅和宏观认识宽度。比如儒家渊源较深的李悝虽然比申不害更重视执法手段。不过,由于施政力度把捏精准,所以他在魏国的变法比较顺畅。他的弟子,应该归纳为后期法家的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就卷起惊涛骇浪了。
商鞅、李斯等宏观思想不足的后期法家,则呈现有术而无道的行为。他们过于强调人性趋利畏罪,在重刑厚赏下,必然能产生动力和自律。最后虽然强制变法和严刑峻法成就了秦国的大一统,却也促成了它的快速灭亡。
最遗憾的事,应该是法家从此贴上了严刑峻法酷吏的标签。这么一来,体现在李悝、慎到和申不害身上的,与黄老学派十分相近的前期法家优良传统,全都被李斯严刑峻法的标签所覆盖。要理解前后期法家在宏观思维和体恤人民思想上的明显差异,我们尝试回顾一些前期法家代表人物的言行。
魏文侯问李克:“您曾说: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挑选宰相非魏成则翟璜,该如何选择?”李克说::“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从此五点就可做判断。”
李克出,见翟璜。翟璜问:“听说君王召见您决定宰相的事,结果选谁?”
李克说:“魏成。”
翟璜面露怒色说:“吴起、西门豹、乐羊都是我所推荐的。占领中山后,我又推荐你守城。王子找不到老师,我还推荐屈侯鲋。以你的观察,我哪里不如魏成呢?”
李克说:“我所以知道君主必选魏成为宰相,是因为魏成的千锺俸禄,90%用在外,只有10%用于内,所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这三人都是君主的老师。你所推荐的五人,却都是君主的臣子而已。你如何跟魏成比呢!”
翟璜惭愧地拜说:“我翟璜是卑鄙小人,失态了!愿作为先生的弟子!”
即使是另一位有儒家和兵家背景,而备受后世儒家抨击为残酷不仁的法家代表人物吴起,也不像商鞅、李斯严刑峻法的作风。爱民和爱兵是吴起的标签。他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喜欢与权贵和权威过不去,这应该是权威评价偏低的一个因素。
吴起的智慧
魏武侯乘船沿西河而下,到达中流,他对吴起说:“我们山河多么牢固啊!这是魏国之瑰宝!”
吴起说:“国家的瑰宝在德行不在天险。昔日三苗氏,左依洞庭,右靠彭蠡,德义不修,夏禹灭之。夏桀的居所,左依河济,右靠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商汤逐放之。商纣之国,左依孟门,右靠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周武王杀之。由此可见,国家的巩固在德行不在天险。如果君王不修德政,这船上的人便是敌人。”
武侯曰:“说得好。”
魏国选择田文为宰相。吴起心里不平衡,问田文说:“请与你论功劳,可以吗?”
田文曰:“可以。”
吴起问:“带领三军,使士卒愿意同生共死,敌国不敢有所图谋,你比吴起如何?”
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问:“管理百官,亲近万民,充实府库,你比吴起如何?”
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问:“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进,韩国和赵国都要附和,你比吴起如何?”
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说:“既然你在这三个方面都不如我,而官位却在我之上,这是什么道理呢?”
田文说:“君主年少,国内上上下下各怀鬼胎,大臣未能亲附,百姓不能信任,在这种状况下,宰相的位子到底应该是由你来当?还是由我来当更为恰当呢?”
吴起沉默了很久,说:“应该由你来当。”
可见吴起的气度。
吴起的仁政
吴起作为将军,行军的几个月之前就住在兵营,他与最下等的士兵同吃住,卧不设席,行不骑马坐车,与士卒同甘共苦。有一位士兵箭伤灌脓,吴起亲自为他吮脓水。士兵的母亲听到此事后,便失声大哭。
有人问她:“你儿子只是一个小兵,大将军亲自给他吮脓水,你还哭啥呢?”
士兵的母亲说:“不是这样的,以前就是因为吴将军给他父亲吮脓水,所以他父亲上战就从不退缩,而最终战死沙场。吴将军现在又吮他儿子的脓水,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也将死沙场,所以我哭了。”
孙子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以与之俱死”。老子说:“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之不厌”。作为一名领导,吴起应该是做到了这些要求。
这些前期法家代表人物的作风明显十分接近黄老学派,与商鞅、李斯的作风迥异。倒是汉武帝独尊儒家以后所用的酷吏义纵、张汤等与商鞅、李斯的作风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