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近期逛超市,应该很难不注意到很多含糖饮料正做折价促销。那不是意外,也不纯粹是开斋节要来临。商家和厂方为了要应付即将要在7月1日落实的含糖饮料税(以下简称为“糖税”),现在就抛售倾销旧货。这个新征的税务项目针对含糖饮料制成品,是在去年的财政预算案正式提出。凡是每100毫升的饮品拥有超过5克附加糖将被征税每公升40仙;至于果汁或蔬菜汁有更高的征税糖份顶限(超过12克),奶制品则是超过7克。这个政策点子其实早在两年前就率先由卫生部倡议。落实新征税的日期原本是4月1日,后来关税局给予3个月的通融期,让饮料制造公司能及时调整生产作业和登记征税户口。笔者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不少饮料制造商似乎已准备好,早已跟随政策把糖份含量调整降至5克以下。如此一来,新税务都还没正式起跑,看来政府已有初步成功的迹象。
相信不少人对这糖税政策的成效有所保留或存疑,特别是当政府以减少痴肥和糖尿病病例为宗旨和出发点。也有人认为这又是个美其名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政策。针对直接的经济效益,笔者找不到有关糖税的今年官方收入估计数目。但根据2019年度财政预算案有关其他类别(非酒精非香烟)的特殊货物税(excise tax)收入预算,若糖税纳入其中同时其他类别税务收入保持不变,那么糖税在今年预料最高可征收大约5000万令吉。而笔者根据2014年大马成年人营养调查(Malaysian Adult NutritionSurvey, MANS)报告的饮用量结果计算税收,全年最高应可达1.12亿令吉。因此这笔糖税收入数目相当可观。
国人摄糖量过高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建议每人每日不宜食用超过50克糖。MANS报告里也指出国人摄取糖分相当高。仅仅是砂糖本身,食客每日就平均“吃掉”了20克(见图表)。饮料当中最严重的是麦芽饮料,大约60%受访者每日平均就饮用160毫升,而一般人印象中的祸首——汽水仅获45.7%人青睐,每日平均饮用81.1毫升。如果根据美禄所建议的冲饮方式及可口可乐食品成分标签计算,以上的饮用量分别已含10克与9克糖。国人若不减糖,岂有不肥的道理?
MANS报告也展示了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饮食品,这些都可能是某些人摄取糖份的来源,工厂制成的含糖饮料或仅是一部分而已。如今特别潮流风行的奶茶文化,那些现做的甜滋滋饮料,其实并不包含在被征税的物品种类。
笔者较关注的是,到底哪个群体最有可能因为这个新税务而改变他们的日常饮食习惯?如果饮品即刻贵了大约40仙,是否还是一般饮客可负担、无痛痒的代价?糖税到底有没有阻遏作用,促使他们改变习惯、改喝低糖免附加税的饮品?反之,笔者担心大部分人宁愿给多一点钱喝他们喜欢的“甜度”,然后继续导向痴肥和糖尿病。
就拿汽水为例,虽说汽水广受欢迎,几乎不分年龄和收入阶层,但MANS报告结果也显示较多年轻人有喝汽水的习惯,同时较富裕的人士比较少饮用。另一份2017年的调查报告则发现大约37%的中学生承认至少每天都饮用一罐/瓶汽水,23.6%的中学生不分城乡在学校内购买含糖饮料(包括汽水)。这意味著这些饮料相对廉宜又成功让幼小心灵上瘾。如果糖税能起正面的作用,那么首先就必须对准来自较低收入的家庭,特别是那些拥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原因是后者还没有经济基础,若能减少他们购买高糖饮品同时转购低糖替代品,相信就能有效地减少这些孩童每日的糖份摄取量,抑制和改换他们对高糖的口味。
改变民众甜舌口味
笔者本身的研究也发现,由于最低家庭收入的40%阶层(B40)每月明显花费更多在饮食(25.5%的月入),糖税或可让他们重新调整每月家庭支出预算,减少购买高糖饮料。
糖税政策对国家好吗?在一些国家例如墨西哥,糖税的确对国民健康起著正面作用。一般良性的政策结果包括征税饮品销售量下跌、成人与孩童减少摄取高热量食品及体重递减、以及国库收入增加。笔者也预料饮品制造商会推出和销售更多低糖免糖税的替代品。这肯定不是坏事,因为糖税本来并非要民众放弃某些饮品,而是自行调整他们的口味和思维,让他们普遍认为太甜的饮品不止是更昂贵,同时也不健康。糖税政策能达到这点就难能可贵,可说取得了一半的胜利。如果民众的甜舌口味逐渐改变,大家已著重健康,届时饮食业业者也会随著调整他们准备食物使用的糖、盐和食用油份量。
要改变社会习性,不可能仅靠税收制度里的财务奖励和惩罚为手段就可达到目的。若真属实可以那么简单,当一些国家对酒精和香烟征收更高的“罪恶税”的时候,这些产品的销售量在这些市场理应下降,但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因此,一些国家实施了糖税后能取得成就,其实胥视其他伴随著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与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