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纳吉最近接见华总代表团,透露了承认统考的两个条件:统考的史地需更符合“国情”,国文科需获得SPM优等。这和早前予独中生进入师训学院应具备条件相似;不过,首相仿佛准备接见董总代表进行协商,倒有积极意义。
协商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适当方式,但协商不宜设置硬性条件为前提,因这些条件既脱离“世情”,也与“国情”不符,更与“族情”格格不入。
先说世情,如所周知,统考文凭早已被世界200强中的几十所著名大学所承认,独中的课程与水平已走向世界,在多极世界中通行无阻,而且成为马来西亚教育受世人瞩目的特色之一。另方面,也与本国多元性完全契合,构成我国国家教育的宝贵财富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尤有进者,教育部草拟以提升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与世界接轨的《2013-2025教育大蓝图》,事实上独中走在前头好多年。对此,政府应顺应世界潮流,肯定和吸纳独中的优点,而拒人于千里之外是削足适履的做法。
独中史地无偏废
说到国情方面,我国国情的核心为承认多元与平衡多元,决非相反,即简化为“一”。独中以华语文媒介和发扬中华文化为特色,理所当然的在课程中较多著墨华族语文文化与史地,但并未失衡。事实是,独中史地的编撰以“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宗旨,1970年代由专家学者参考国内外的经验而进行;随后数度修订,既有“国之共性”,又有“族之个性”,绝无偏废。因而独中文凭“放之四海皆准”,独中生无往而不利,并非偶然。
反观马来中学(国中)的马来族与伊斯兰历史及地理片面膨胀,最近再增额外第三份历史考题。我们不反对马来学校以马来语文文化宗教为特色,但于己于人过与不及,都是错误的;历史课程引发了无休止的争议,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虚耗国力与浪费人力的事实。
至于“族情”──“族情”是什么?简言之,它是各民族的特征(由各族母语母文与固有文化、风俗习惯构成的民族个性)。民族无论大小与背景,一律平等;应互相承认,互相接受与尊重。这不仅是多元国情之所需,也是人权与民主之所需。相反,若以特定民族的特征(个性)为准,统一(主宰)其他所有民族,把“多”变成“一”,这当然是单元主义,悖乎国情。拿到各源流学校的拨款、师资等领域加以检视,则其落差直如云泥。至为明显。
无论如何,连接各源流学校(民族)的共同纽带绝不可少,这个纽带是以爱国主义为主轴的马来西亚意识、共同课程、学制、国语与本地色彩。没有这一条,所谓“多”就是沙文主义。当务之急,应竭尽所能弥合族情中有云泥之别的落差,使之回归平衡,而不是渲染不存在的所谓“沙文主义”。
逐步整合融主流
关于独中的国语、英语水平问题,首先它们均属必修必考,与母语华语同等(三语并重)。不过它们为第二语文,水平与母语有差别,情况与母语马来语的马来中学(国中)属第二语文的英文相似,水平亦不及母语马来语,十分自然,不足为怪。即使如此,国家语文出版局每年派出的专家与官员却对独中国语水平之高赞赏不已(独中每年举办国语论坛比赛,该局均派人担任评判)。
笔者认为,独中文凭可采“中庸”之道解决之,即试行“等级文凭”。独中生选读大专院校马来文学、马来史或伊斯兰史等科系的,应具SPM国语优等文凭;其他知识科目则二、三等文凭(及格)即可。因为世界的通例是知识科重视相关的知识,而非语文。若需提高,则应在统考范围内协助提高之,与以马来语为母语的马来学校(国中,即SPM)混为一谈,不符教育原理。
承认统考文凭说到底是一个内涵的问题,即单元与多元的本质区别与“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平衡多元,不能偏废;若认为是“技术”问题,则无可避免的滑入单元主义的泥潭。
简言之,以“国家(国情)的共性与民族(族情)的个性”加以科学结合的结合的大原为指导基础,摘取国中与独中体制现实可行的、合理的优点,逐步调整与整合、提升,这是解决独中融入国家教育主流(含独中统考、文凭)的正确途径。只要对这个(途径)大方向有共识,具体步骤则可审时度势,灵活处置。
笔者以为,应由董总的专家与教育部的专家坐下来(圆桌会议),心平气和地、诚恳地进行协商,拟定出一个“共赢”(母语教育与国家进步繁荣互补不悖)的方案。独中文凭承认问题如此,《教育大蓝图》问题如此,其他悬而未决的教育问题,亦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