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越来越多人了解到,蜜蜂在维持生态平衡上扮演重要角色,但当它们举家迁徙,要和人类分享空间时,大部分人会选择将它们一举歼灭。33岁的江彩燕是“拯救马来西亚蜜蜂”(MY Bee Savior)的志愿者,她说:“我们的任务,基本上就是解救害怕蜜蜂的人,同时拯救蜜蜂,让它们免于被消灭。”
“拯救马来西亚蜜蜂”是大马农业与发展研究院(MARDI)旗下的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创立于2015年,主要工作是接到民众投诉蜂窝问题时,协助蜜蜂“搬家”。拥有会计背景的江彩燕2年多前加入其中,成为志愿者之一。长得娇小秀气的她站在其他男性志愿者旁,显得非常违和,“我虽然是做帐的,但性格很外向,也很愿意和人沟通,对我来说,爬高钻低不是只有男人才可以做的事。”她笑说:“有时投诉者见我只身前往,会惊呼:‘你一个人来啊!一个女孩子要怎样爬上屋顶?’”
该项目虽有超过200名志愿者,但江彩燕说:“其实仍不足够。因为是义务性质,大家有自己的工作,无法随时候命。而且这两百多人来来去去,只有约100人是比较固定的。”加入已有2年多的她透露,每年的2月至7月是蜂群繁殖的旺季,接到的投诉数以百计,年尾雨季时期则会减少。
江彩燕坦言:“在此之前,我没碰过蜂窝的问题,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一般上能想到的就是拨电给消防局。”之所以会对蜜蜂感兴趣,源于热爱种花,“我喜欢种花,明白蜜蜂授粉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有著重要作用,有一次在朋友的介绍下,了解到银蜂(Stingless Bee)适合居家养殖,就买了一窝回来养。”为了深入了解这种能够产出纯蜜的蜜蜂,江彩燕做了许多功课,也因此接触到“拯救马来西亚蜜蜂”,她强调:“蜜蜂其实没有想像中可怕,恐惧源于不了解,所以我们也致力于教育,尝试让人们理解,我们可以与它共处、共存。”
向往生态家园 理当接纳多元物种
“我们生活的城市本是树林,成为钢骨水泥丛林后,蜜蜂可以筑巢的地方越来越少,于是就住进人们的家里,造成问题。”江彩燕指,树林越来越少,志愿者从民宅取出蜂巢后,在重新安置一事上面对挑战。“以前是放在MARDI,但数量增加后,开始在找新的地方,一般是放到临近的树林或农场,也有的放在社区的花园或迷你动物园,作为教育用途。接下来计划制定一套标准作业程序,或许转移到郊外的椰子农场,作为固定的养殖地点。”
江彩燕分别在雪州万达镇(Bandar Utama)和森州瓜拉庇劳(Kuala Pilah)拥有小型农场,同时也在砂拉越投资养殖场,她直言:“城市人希望住在生态家园,却不能接受蛇虫、猴子等生物,这很矛盾,我们本该学著与它们共存。”以蜜蜂为例,她说:“我们没看见它时,它也存在,只是一旦看见了就产生恐惧。要与它们共存,就得了解它们的行为模式,知道如何与它们相处,这和与人相处是一样的,你总不能一上前就给人一巴掌,这样还说什么共处、共存?”
她接著说:“人们对蜜蜂的恐惧,主要来自害怕被蛰,但事实上,没多少人真的被蜜蜂蛰过。我们的父母告诉我们要远离蜜蜂,但其实他们自己没有被蛰的经验,也没真正地去了解过这种昆虫和它蜇人的原因。”江彩燕笑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可怕,“我刚加入拯救队时,没经验,当然也没被蜜蜂蛰过,结果就这样鼻梁遭殃,肿了起来,像Alien(异形)一样。不过,痒和肿都是正常的反应。”她还打趣道:“而且我一直有鼻塞的问题,这样被蜇一下,反而通了,整整半年都不塞。”近期“拯救马来西亚蜜蜂”积极在面子书等平台上进行宣导,并且接受各媒介语的媒体采访,希望的就是传达正确讯息,让更多人明白,无谓对蜂巢过度恐惧,“不然我们的长辈告诉我们蜜蜂很可怕,我们又这样传达给下一代,这种既定概念就无法被纠正过来。”
安抚投诉者 给自己信心和勇气
江彩燕坦言,她了解投诉者的害怕,“我的做法是,接到他们的电话时,会先安慰他们,让他们冷静,然后会用之前拍下的照片和影片跟他们解释。基本上你不犯它,它也不会犯你,只要蜂巢不在你平日的动线上,或是在15尺、20尺的高度,那不去移除也无所谓。而且,我们去移除蜂巢的过程,面对的是几千到上万的蜂群,也没被蛰到,他们了解到这一点,就会觉得比较安心。”一般上,投诉者会被说服,然而,她也不讳言:“这份工作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得慢慢地说服投诉者,在我所接触的案例中,90%会被你讲的那些知识说服,但还有是10%无法接受。”
“拯救马来西亚蜜蜂”欢迎各阶层人士加入,全无经验也无所谓,“初期会跟著比较资深的‘师傅’出任务,掌握了才自己动手。也会看很多视频,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出任务时,如果是大型的蜂巢或是情况比较复杂的,我们会几个人联手,简单的,独自前往也行。”江彩燕指,志愿者需做好心理建设,“最重要是给自己信心和勇气,不要不敢做。当然,出任务时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偶尔需要爬很高,但不会到危及性命的那种程度。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将志愿者、投诉者,和对蜜蜂的风险减到最低,没有任何生物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