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定要有教育意义吗?陈龙金认为,好听的故事,即使没有教育意义,也能达到放松娱乐,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效果。反观,不好听的故事,即使有大量教育意义在其中,也只会是无聊的说教,孩子自然就会当耳边风。他补充:“当然,没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也一定不能是不良故事,譬如色情、暴力或有不良价值观等。为孩子把关优良读物,是大人的责任。”

这个年代的孩子还听故事吗?人称“Kim Sir”的陈龙金走遍全马,给孩子们讲故事,并与家长们分享说故事的心得。来自槟城的他是全职说故事达人,行动管制令期间,孩子们“困”在家中,他把平台搬到线上,透过电脑荧幕丰富了许多小朋友的生活。

2013年起以说故事为正职,陈龙金坦言,线上说故事是行管令下的产物,在戏剧和相声表演领域有二十馀年经验的他说:“身为剧场表演者,我们重视临场感。以往讲故事时,我会感受现场氛围,有时候会拿观众抛出的回馈,做即兴演出。但这一切在线上是很难办到的。面对冷冰冰的电脑,我在表演上付出的能量,必须是加倍的。”

他续指,线上说故事有它的挑战,“观众有时会因线路问题,断线再加入,表演上的传达也可能会迟缓或卡卡的,这些都是会面对的技术问题。但往好的方面想,行管令下第一次尝试线上讲故事,成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朋友来参与。”

他透露,马来西亚除了东马,西马所有州属都有人报名参加线上故事会,新加坡、中港台、甚至澳洲也都有人报名,在同一个时间留守在荧幕前听Kimsir讲故事。“这些都是以往办不到的。我也不断摸索及改良新的表演模式,打破彼此的隔阂。虽然人与人之间实际的距离远了,但心与心的联系却更近了。”

对陈龙金而言,道具、妆容、故事题材都是其次。“我试过零道具,不穿华服,甚至是拿著很普通的故事就上场。但每一场表演,都有KIM SIR的专属风格,这是花时间去设计的成果。”他认为,讲故事的人是主,其余的都是辅助,“我喜欢看武侠小说。小说里拿著神兵利器的普通人,终究是普通人。一顶一的高手,哪怕拿著一根树枝,也可以用成很厉害的武器。我喜欢这种感觉。”
对陈龙金而言,道具、妆容、故事题材都是其次。“我试过零道具,不穿华服,甚至是拿著很普通的故事就上场。但每一场表演,都有KIM SIR的专属风格,这是花时间去设计的成果。”他认为,讲故事的人是主,其余的都是辅助,“我喜欢看武侠小说。小说里拿著神兵利器的普通人,终究是普通人。一顶一的高手,哪怕拿著一根树枝,也可以用成很厉害的武器。我喜欢这种感觉。”

表演无法重来 务求不负观众

一个好的说故事人必须具备哪些特质?陈龙金答得干脆却诚恳非常:“有心人。”他说:“只要你心中有小孩,愿意为他们付出时间、精力去讲一个故事,那你就是一个好的故事人了。我常说爸爸妈妈本来就是孩子心目中最佳的故事人,如果你愿意为他们讲故事,和他们多聊天,那世界上最佳的专业故事人,也取代不了这把孩子还没来到世界前,隔著肚皮就已经听到的绝世好声音(父母的声音)。”

不过,他也强调,若要从专业表演的角度来看,训练是必要的,“但一流的表演者空有技巧却无心,也不会是一个好的说故事人。”中学时期开始当补习老师,后来也投入体制,成为教员,他分享:“如果我只是一个表演者,我会表演而已。如果我是一个老师,我只会从教学角度去讲故事。而我同时拥有这两个专业背景,所以演出时会更要求完美。”

创作路上,他抱持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这几年到不同的地方巡回演出,也在国际舞台上与各国高手交流,视野和能力都不断提升,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曾在上千人的场合说故事,也为区区5个人说过故事,纵使同一时候只有一位观众,他也告诉自己,必须做到最好。“表演如人生,我们讲究的是没有重来。一个人,愿意花钱甚至花人生不会再重来的一小时在你身上,那是一种信任。我们需要对观众的信任负责任。”

说故事以外,陈龙金也致力推动亲子故事会,鼓吹亲子共读,2015年时也曾组织爸爸妈妈故事团,培训家长走入课堂说故事。
说故事以外,陈龙金也致力推动亲子故事会,鼓吹亲子共读,2015年时也曾组织爸爸妈妈故事团,培训家长走入课堂说故事。

最大收获:给人们带来幸福感

陈龙金与太太育有一对儿女,说故事是否能让生活温饱不免让人好奇。他分享:“主要的营收来自演出和教课,不管是自办的收费演出或受邀的商演,其实都不缺机会。”那这份工作有赚到想要的生活吗?“一开始确实比较浮沉,但目前算是稳定了。我常认为生存很难,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想要的生活呢?早餐偶尔可以吃到一碗云吞面配一杯咖啡,外加半生熟鸡蛋和烤面包,我觉得生活就很圆满了。”

说故事至今,陈龙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许许多多无比珍贵的笑容和满满的幸福感:“大人和小孩,他们在我的故事世界里经历过喜怒哀乐,也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情绪释放。如果一份工作能给别人带来幸福,那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讲故事的人’,应该会是我人生最后一份职业。”

35岁的陈龙金是一对儿女的父亲,儿子陈泽、女儿陈曦,从来不需要央求爸爸讲故事,因为无论孩子作何反应,他坚持每天做这件事,那是他们最珍贵的亲子共读时光。
35岁的陈龙金是一对儿女的父亲,儿子陈泽、女儿陈曦,从来不需要央求爸爸讲故事,因为无论孩子作何反应,他坚持每天做这件事,那是他们最珍贵的亲子共读时光。

“我喜欢《小飞侠彼得潘》这本小说,小说的蝴蝶页写著这么一句话:‘每个小孩都会长大,除了一个。’如果上天赐给了我与小孩沟通的能力,那就让我继续保持初心,去维护每个小孩的梦吧!”——说故事达人陈龙金

Q.小朋友一定就喜欢听故事吗?据知,你女儿一开始也不喜欢听故事,你多常遇见不喜欢听故事的小朋友?

答:不会有人不喜欢听故事的,无论大人小孩。表现得不喜欢听有几个原因,第一:故事题材不适合。有些小孩喜欢听神话传说,有些喜欢听科学性的故事,每个人口味不一样。不需要强迫,也不需要断定这孩子不喜欢听故事。毕竟下次遇到适合的故事,这孩子就会不一样了。

第二个原因是专注力不够。在速食时代,很多小孩是科技控。当周围资讯和娱乐效果纷飞时,要他们进行一些比较静态的活动,确实有难度。但听故事这项活动恰恰可以作为辅助,训练他们这方面的不足。

我女儿不喜欢听我讲故事是1岁的时候,我每次讲故事,她都到处乱跑。但这很正常啊!我也不会断定她就是不爱听故事的小孩。我依然坚持每天亲子共读,那时候我3岁的儿子会听,1岁的女儿乱跑。现在我儿子5岁了,依然很爱听。女儿3岁了,她要求我讲故事的频密度和喜爱度,比哥哥来得更强烈。

面子书专页:KIM SIR讲故事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Cherly Kam面子书

孩子穿错校服被鞭得红肿瘀青 母亲心痛报警

阅读全文

【拿汀斯里被掳案】隆警长证实林芫丈夫被捕

阅读全文
警员在案发现场进行搜证工作。(阳光日报)

凌晨枪击案 一嫌犯遭警方当场击毙

阅读全文

为提款治病亲往银行 老妇倒在门口逝世

阅读全文

甩发舞 迎接特朗普

阅读全文

隆市甘榜峇鲁店屋失火

阅读全文
叶美莺回想过去丈夫和家人朋友的支持,她满心感动,也很感恩。

为母亲也为女儿 母爱支撑,击退乳癌

人物访

有句话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强”,叶美莺在怀孕后期确诊患上乳癌,为了不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也希望能陪伴女儿长大,心系母...

阅读全文

本地漫画作者黄代琛 紧贴时事崛起疫时

人物访

面子书专页“Bro, don't like that la, bro”(老兄,别那样啦)拥有逾25万追踪者,34岁本地漫...

阅读全文

头皮冷却法降低毛囊损坏 减缓化疗脱发症

人物访

脱发是许多患者深感恐惧的化疗副作用,除了影响外观,也会引致忧郁情绪及心理压力,造成各种生活及身心负担。目前,全球每年有多...

阅读全文
刘施渊分享,Barnything未来将设立不同类别的社群,包括妈妈团、大学团、创业团,不仅方便用户进行物物交换,同时也能让广告商投放针对性广告。

【极客】旧物新生命 Barnything

人物访

“我有酱油,你有鸡吗?”Barnything是本地物物交换平台,提倡用户透过家中闲置物品来换取有需要的东西,让资源不浪费...

阅读全文

线上量身 宅配义乳 Can-Care行管期关怀乳癌患者

人物访

乳癌患者术后需要穿戴特殊内衣及义乳,而这些贴身衣物是需要精准测量尺寸的。千爱癌症关怀中心(Can-Care)在行动管制期...

阅读全文

【极客】My Pets Library杜绝黑心繁殖场 聚集良心宠物卖家

人物访

想养宠物却不知从何下手?全马首个宠物网络平台My Pets Library聚集本地超过80家信誉繁殖卖家,不仅提供线上购...

阅读全文
待组织样本送到实验室后,实验人员会将样本大批地进行化验,可有效且快速地得到结果。

自行采样 检测病毒 ROSE子宫颈癌筛检

人物访

提起妇科检查,大多数女性都会感到抗拒。要像生孩子般敞开双腿,让医生将仪器伸进私密处,只是想想就觉得十分恐惧。玫瑰基金会(...

阅读全文

【极客】Care Concierge 按需护理平台 为长者设多元服务

人物访

为了遏止新冠疫情蔓延,政府实行了行动管制令,国人被限制外出,就连要送年迈父母到医院做物理治疗也变得困难。本地按需护理平台...

阅读全文
直播是曾韦綦在行动管制期间的日常,只要能帮助癌友解答疑问或鼓励他人,他就感到很满足。

鼻咽癌康复者分享经历 开直播鼓励癌友

人物访

“哈咯大家好,我是Daniel,是一名鼻咽癌康复者。”曾韦綦对著镜头微笑地打招呼,线上直播是他近两个星期来的日常活动之一...

阅读全文
杨京华今年33岁,初出社会时试过身兼三职,但依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收入。8年前,他听取朋友建议,前往中国发展。目前他在中国拥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对于选择回国开拓事业,他坦言,有感国内人才一直往外流,然后也希望自己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带回国内,让国家更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于科技发展,本地还是个空白的市场,拥有无限潜力。

【极客】Morefun冇烦 一个平台 包罗万有

人物访

“Morefun冇烦”目前汇集了6大生活服务,包括外卖配送、跑腿、团购、新零售、共享充电宝以及资讯,未来甚至会加入购买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