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本届国会任期届满,还有20多个月,大选的号角也还没响起,但许多政党已在枕戈待旦,在野的希联及土著团结党,更因若在野党阵营胜出后,由谁出任首相,有所分歧。
准备与希联联手在来届大选挑战巫统∕国阵的土著团结党,其领导人之一的前首相敦马哈迪,日前在英国演说时指,反对党若执政,该党主席慕尤丁是出任首相人选,不过希联方面的反应,其人选依然是人在监狱的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显然在野党对未来的首相人选,依然没有一个共识。
在野党或联盟的首相人选,固然重要,尤其对于“谁当首相”都无法达成共识的话,他们又如何在大选时,齐心协力说服选民投其一票?
但这不只是希联、土著团结党须跨越的唯一障碍,这些政党如何处理与伊党的关系、议席的分配,都是在野党来届大选的考验。
其中一个更核心的问题,就是希联、土著团结党,或两者组成的在野党联盟,如何在下一届大选中,面对著巫统领导下的国阵时,提出一套有别于,土著至上、排他性的政治论述,并能获得大部分选民的认同?
尤其希联∕在野党执政的槟州及雪州,能否做为一个典范,成为国阵∕巫统种族政治及伊党神权政治的另一项替代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又如何唤起选民在308及505大选时的热情及动力,改朝换代?
不管在野在朝,政治人物都有本身的盘算,但如果一个政党或政治联盟,无法打造一个前瞻性的论述,在政策及施政上,无法展示或提出有别于其所抨击的对手,那即使在大选中击败了对手后,最终也只是一种新瓶换旧酒的政权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