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老爷卸下官职,从官场引退后,他们做啥?扮演什么角色?
早前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告诉庄严的国会,多位卸任部长和现任国会议员在政府机构和官联公司担任要职,合共16人出任18个职位,其中2人身兼两职,他们合共每月领取17万7482令吉津贴。
3人担任特使,即前国大党主席三美威鲁(印度及南亚基建特使)、前马华总会长黄家定(首相中国事务特使)、以及前大马驻美国大使兼前部长贾马鲁丁(美国特使)。三美威鲁和贾马鲁丁每人每月领取2万7227令吉,相对的黄家定每月津贴则是2万令吉。不解为何有7227令吉的落差?政府基于何种原因制定不同标准?或许马华后座议员可在国会询问此事。
纳兹里说,他们都享有部长级待遇,因为部长地位,方便他们对外工作,否则难以约见重要人物。
去年三美领取37万3017令吉开销,黄家定则4万1295令吉(只占三美的1/10),因为黄家定只聘用1名高级机要秘书和1名机要秘书之外,没有聘用保镖、司机和办公室助理。
黄家定的中文背景和三美多年工程部长经验,有利大马发展对外关系。相信他们的华裔和印裔身份对出使国有加分元素。
若直接由他们担任驻外国大使,不仅能节流,亦可减少重叠工作。大马也有政治人物出使外国例子。前马华副总会长兼前贸工部副部长刘集汉在1983年出任大马驻美国大使,前新闻部长已故莫哈末拉末派驻印尼就任大使。
除了上述3人,前玻璃市州务大臣沙希淡担任首相北马经济特区特别顾问(每月2万4022令吉)和前内政部长赛哈密担任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主席(每月2万令吉)。
前首相阿都拉担任经济特区发展顾问(每月1万令吉)和大马伊斯兰知识研究所主席(每月3000令吉),前首相署部长阿都拉辛则担任首相的宗教顾问(每月2万5106令吉)。
我不敢质疑这些前部长的能力和效率,他们曾攀上政坛和权力高峰。惟,肯定的,他们领取每月津贴时,同时也享有国会议员津贴和部长退休金等和其他福利。
太多的顾问和特使职务,难免让人联想这些安排是否有其他考量,如安抚与奖励。若单纯的善用人脉专长,或能说得过去,否则特使顾问神话可能沦为笑话。
政治工作,特别是当官的并非天长地久,一些只在乎曾经拥有。波涛汹涌的环境下,更贴切的形容词是能撑多久。
关键绩效指标(KPI)口号满天下的政府,评估这些特使和顾问成效的准绳在哪?他们扮演纳吉的替身,协助推动政府议程,扮演首相的左右手角色。
除非这是安慰奖,不然他们都是纳吉的亲信。他们曾在巫统和内阁一起共事,深谙彼此性格和处事方式,特别是繁杂时刻的绕道技巧。
人民真心期待,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口上,特使和顾问的出现有助直接和间接提升人民福祉,提高国民收入。领取公饷,就须为老百姓谋福利。
他们索取的每一分钱,接来自纳税人的口袋,处理公务时应牢记纳吉的“以民为本,绩效为先”指导原则。不然,真的撑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