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她们)的工作、样貌和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他们(她们)过著世俗人眼中另类的生活。
他们一般称自己为gay(男同性恋);她们通常称自己为les(女同性恋)。
那是一种性倾向,指相同性别之间的个体产生爱慕、情感及性吸引的现象,有它独特游离于主流社会的特征。
在现在社会的大趋势下,同性恋只能躲躲藏藏,压力只能自己承受。我身边也有不少同性恋的朋友,总觉得她们特别的勇敢、特别的不容易。那种不能公开的恋情,除了面对来自社会和传统道德的压力之外,还要考虑家人的感受。
友人A与一般蜜运中的男女没两样,但却从来不敢在家人面前提起自己的伴侣,更没有勇气把另一半带回家,介绍给父母认识。
有一年,她和母亲说要带伴侣回家过年,刚开始时父母非常高兴,后来听说是个女的,态度马上转变,口气也变得非常强硬。
一直到今天,她和女友还是在一起,然而每逢新年,她还是一个人回去。父母也没说什么,仿佛只要看不见、听不到,就可当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就好比美军1994年至2010年间,由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的政策——不问,不说(Don't ask, don't tell)。
此政策的核心为,美国政府虽不支持同性恋者参加军队,但军队中的长官不得询问军队成员的性倾向(不问);同时,同性恋者只要不主动表示他们的性倾向(不说),长官就不会试图揭露、驱逐同性恋者。
后来由于政策涉嫌性别歧视,有违美国宪法,于是在奥巴马在位期间便废除了。
同性恋毕竟是少数群体,因为特殊的取向游走在社会边缘,在爱情与传统之间,他们(她们)承受著压力、痛并爱著。
而回到现实中,我看见的女性朋友是幸福的,她与女友相互扶持著、彼此爱护著,我以为这便已足够,可她却说:“如果能够得到家人的祝福,我这一条路会更好走些,但我知道,他们一直不提,是希望我会改变……”
我想,我可以想像她的心情,同时也可以理解身为人父母的感受,他们也只不过是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生。也许,他们想的甚至更多,包括要是孩子失恋了,而那样一种异于一般的恋情,作为父母的该如何陪伴孩子去面对?
我想,那是需要一定的包容才能释怀的事情。
作家倪匡曾说:“同性恋其实并不是什么畸型的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恋情,和异性恋并没有分别的,爱情的悲苦乐甜,全然是一样的,这种爱情,外人不必投以异样的眼光,至于列为‘非法’,更是人类文明之耻,是莫名其妙和毫无道理的歧视。
当然,倪匡是比较开通的,作为一个作家,他必须时刻走在人群的最前端,而我也不是在说服这是对的事,这事确实也不需要别人的认同。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被告知,“蝶恋花”才是正常的,所以异性恋才是被世俗所认同的,这世界本来就这样子,所以我们才会说:“那就这样吧!”
我并非鼓吹同性恋,只是希望别让罪名埋没爱,真心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够真的生活在阳光下。希望真有那么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