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大卫.图朵(David Tudor)正要演奏一首由著名的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所创作的最新曲子。
那是1952年夏天,一场位于纽约伍德斯托克附近的玛维力克音乐厅(Maverick Concert Hall)举行的小型音乐会,根据《纽约时报》撰稿人Allan Kozinn后来在《每个人都体会过“约翰凯奇时刻”》一文中的说明,这座音乐厅原本座落于树林里开放式的大仓库,其魅力来自于环境四周的声音:鸟语虫鸣、风吹拂树叶,或者雨水低落的声音,都能够与乐手们奏出的美妙音符融合在一起。
大卫.图朵鞠躬后,观众们屏息等待悠扬的乐曲,然而,一分钟过去,两分钟过去,观众们只看见大卫开合琴盖的动作,却没有听到任何一个琴键发出声响。直到第4分33秒后,大卫起身鞠躬,宣布他完成演出。
这首震撼世界的名曲《4分33秒》总共有3个乐章(分别为第一乐章33秒、第二乐章2分30秒和第三乐章1分20秒),然而乐谱上只标明三个乐章的分割,以及满满的休止符。
没有任何一个有声音符的曲子算“音乐”吗?《4分33秒》引来音乐界持续不休的争议。有者说,约翰.凯奇要表达出“无声胜有声”的极致;也有人说,约翰在向音乐界呛声和讽刺;另一个较为人接受的说法,即认为约翰要表达的即是“聆听”,在4分33秒的三个乐章中,演奏环境所偶然发出的各种声响,即是音乐——只要观众细心“聆听”。
我个人的确倾向于用第三个说法解读此作品,在话语持续喧嚣的当今社会,这样的解读更具意义:许多人,不是只想发言,希望大家只听到自己的声音;就是只听自己想听到、和自己同样频率的一种声音。对于在此之外的,大家都选择闭上耳朵、闭上心灵,仿佛不去看不去听,声音就不会存在。
然而所有的声音都是组成社会生活的有机元素,在此消彼长中成就了文明社会的前进。无论是谩骂诅咒或轻声细语、谎言或实话,无论声音来自网络或现实,愚蠢或明智,这些声音都切切实实存在,在以自由和民主为核心的社会,没有任何人有权利,抹杀任何一种声音的存在。
你个人的立场选择,需建立在倾听声音之后的判断,正如聆听《4分33秒》的审美过程,在演艺厅的气流流动、观众微微地叹息、乐手翻动乐谱或合上琴盖等组合的环境音响中,你以自己的主观作出审美判断,在心中构造出最为合适的声音组合。
在大马公民意识开始抬头的这个年代,领导人和人民需从《4分33秒》中学习的,并不是去重复解析各种话语喧嚣的表象,而是将一切回归“聆听”,体会聆听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