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真的好像纽约街头!”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不少国外YouTuber站在武吉免登的路口时,都会冒出这句话。

在他们镜头里,金三角区的街头灯火通明、LED广告闪烁、行人穿梭,霓虹光与音乐交织成一种亚洲式的都会节奏。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在许多外国人眼中,吉隆坡早已拥有“国际城市”的雏形。

这样的认知,不需要靠口号去证明,而是在地化生活的积累,是建筑、交通、消费与城市氛围自然发酵的结果。

在这股观光信心逐渐成形之际,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宣布,要把武吉免登打造成“大马版的东京银座或新加坡乌节路”,并推行“I Lite U”的灯饰亮化计划,目标是让吉隆坡“比以往更缤纷、更有活力”,还将在2026大马旅游年前夕,举办封街巡游与灯饰比赛。

表面看来,这是一项正面的城市美化工程,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折射出大马人对“城市形象”的焦虑——当面朝银座或乌节路时,其实也曝露著尚未找到属于吉隆坡的独特样貌。

对我来说,真正的城市魅力,从来不是靠照明瓦数堆出来的。

东京的银座吸引人,不仅因为它亮,而是因为那里的“亮”得有层次,包括百年老店与精品橱窗并存,街道干净、秩序分明;而新加坡的乌节路,更是建立在完整的公共交通、步行体验与品牌生态之上。

吉隆坡若只想以“灯光工程”取代城市规划,那这份亮度恐怕只是短暂的闪烁,而非长久的光。

吉隆坡的城市发展长期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包括核心区过度集中、住宅与商业混杂、行人道设计不连贯、公共交通系统虽不断扩建,却仍难以实现完美的无缝衔接。这种“零碎式”的城市规划,使得吉隆坡既现代又带著在地的混乱。

如今政府投入资金希望能点亮武吉免登,短期应该能提高观光吸引力,但若没有整体的空间治理与文化规划,灯光终究只能照亮外表,照不到内里的问题。

一座真正宜游的城市,不在于它多亮,而在于它多“好走”。

在巴黎,游客能在街角咖啡馆坐上一下午;在京都,游客能在清水坂边的商铺细细品味工艺;在首尔,巷弄之间藏著文创、书店与夜食文化。

吉隆坡若要在2026年旅游年中脱颖而出,必须找到自己的文化节奏,拥有舒服无障碍的行走步道,而不是透过太多装饰,意图成为任何城市的“影印版”。

大马真正的吸引力

根据政府的目标,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要吸引4700万名外国游客,创造3290亿令吉的收入。这数字听来雄心勃勃,但也引人深思,大马究竟要卖的是什么?

若只是靠短期活动、封街巡游、打卡灯饰来吸引人潮,那么这份热度将与节庆一样短暂。

一个永续的旅游品牌,必须从在地文化出发。大马真正的吸引力,其实是“多元共存”的生活纹理——街边小贩与五星餐厅并立、清真寺与华人庙宇比邻、不同语言交织成城市的日常声音。这些细节,才是旅人记得的故事。

政府若能将“I Lite U”的精神延伸成“I Live Here”——让居民真正参与城市的美化、文化的保存与公共空间的共享,那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旅游推广。

这么说好了,要让武吉免登“像星光一样闪闪发亮”很简单,但或许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不在金三角的地方,是否也能同样被照亮?

如果亮化工程能延伸到公共安全、步行体验、街区艺术与垃圾管理,并同时提升在地人的生活品质,那这座城市才真的不只是为了旅客而亮,而是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一起发光。

当每个在地人都能成为这座城市的光,那吉隆坡不需要模仿银座,也不必追赶乌节路。它会成为属于自己的样子,一种真正属于“Malaysia Boleh”有底气的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林德宜:特朗普和美国之战

名家

当特朗普总统穿越吉隆坡与亚洲,推动他“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使命之际,他似乎颇为享受这段暂时摆脱国内政治纷争的出访...

阅读全文

孙和声:华族四大民间信仰

名家

不知是否受到柔州古庙神明出游引起热潮的影响,不少传统庙宇也搞起各种庆典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也促进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的活跃...

阅读全文

萧宏达:伊党入主布城的难关

名家

伊党在上个月的党代表大会上展现了执政中央的强烈企图。党主席哈迪阿旺直言伊党已准备好领导国家,青年团长阿夫南哈米米更建议由...

阅读全文

谢癸铨:在呼唤体罚前,请先面对教育的溃败

名家

近来社会对连串青少年暴力案件的震惊,迅速引发一波要求“恢复体罚”的声浪。许多人怀念那个“老师手握教鞭、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

阅读全文

陈锦松:校园霸凌频传,法迪娜应否下台?

名家

10月22日,约三十多名学生、社运人士与公众在国会大厦外集会,高喊“下台,下台!”,并递交备忘录,要求教育部长法迪娜辞职...

阅读全文

张孝仪:水桶不是政绩是羞耻

名家

上周,沙巴的网络社群上流传多张政治人物向居民派发蓝色水桶的照片,笔者看后五味杂陈,脑海中浮现几十年前的大选场景:当年,也...

阅读全文

林卓锋:美国两党制造的5个爆破点

名家

美国联邦政府的"关门大戏"已进入第四周。在金融市场上,这种政治"狼来了"的故事似乎已经让人麻木。然而,如果你认为这仍是华...

阅读全文

曾志涛:数字孪生开启精准医疗新纪元

名家

想象有一天,你走进诊所,医生调出的不只是你的病历或检验报告,而是一个与你一模一样,实时更新的数字分身。它记录著你的心率、...

阅读全文

颜玉君:科技让世界前行,人文让社会愈合

名家

近几个月来,马来西亚校园悲歌不断——从霸凌、坠楼、性暴力到持刀杀人,令人震惊的惨剧一宗接一宗地发生。那些我们以为只会出现...

阅读全文

黄大志:叶亚来的黑社会身份可耻吗?

名家

吉隆坡的开拓者叶亚来的黑社会身份是否可耻,见仁见智。马来民族主义者以叶亚来的黑社会身份为由,将它归纳为社会底层领袖,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