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党在上个月的党代表大会上展现了执政中央的强烈企图。党主席哈迪阿旺直言伊党已准备好领导国家,青年团长阿夫南哈米米更建议由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出任国盟首相人选,而副主席莫哈末阿玛则大胆预测,伊党有望在下届大选赢得80席。
尽管口号喊得响亮,但伊党是否真的有机会赢下80席并入主布城?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些目标,伊党必须跨越几个难关。
80个议席占国会下议院总席次的36%,在马来西亚历史上,只有2013年以前的巫统能达到这一高度,当时也都由巫统议员出任首相。有鉴于此,若伊党能赢得80席,绝对有资格提出首相人选。然而纵观伊党历届选举成绩,仅有三次突破10%的议席占比。即便在2022年伊党史上最辉煌的选举,也只取得19%的议席。因此单从历史数据来看,赢得80席并非易事。
若要评估其可能性,可以用上届选举结果分析。由于伊党当时主要在西马上阵,加上东马的政治环境有所不同,因此笔者仅分析西马的情况。在西马165个国会议席中,伊党上阵63席,其中61席与国阵和希盟形成三角战。预计来届大选,国阵与希盟将联合竞选,可能引发支持者不满,进而提高伊党的胜算。
在上届大选中,伊党在34个选区得票率不超过50%。若参考2022年大选后数场补选的投票趋势,假设国阵与希盟合作使得伊党得票率提升20%,下届大选伊党或许可再赢得8个席位,总数提升至51席。因此,在对伊党有利的情况下,仍需要多29席才能达成目标。
若要进一步扩张,伊党势必得上阵盟党的选区。最先争夺的可能是土团党以外的国盟成员党上阵的20个选区,但这些选区大多由非马来人占多数,国盟的得票率未超过30%,即使对手选票流失,伊党也难以取胜。另一条路径则是上阵土团党落败的54个选区。假设敌营选票流失,国盟有机会新增19席,若这些议席全由伊党上阵,总席次可望增至70席。
这已经是相当乐观的估算,但是即便如此,距离80席仍有10席差距。若要达成目标,伊党必须争取土团党的胜选选区,但这会引发国盟内的矛盾,甚至导致分裂,伊党的实力也可能因此受挫。换言之,80席更像是政治口号,而非现实预期。
当然,伊党不一定要赢得80席才能推举首相。只要国盟整体议席增加,且伊党继续成为最大党,理论上仍有机会提名首相人选。假设国阵与希盟在来届大选的选票流失,而国盟内部的议席分配不变,则伊党可望赢得51席,土团党47席,加上东马3席,国盟总共会有101席。在这种情境下,国盟可能是议席最多的联盟,而伊党则是国盟最大党。
然而,伊党想要推举首相,还需跨过两道难关。首先,伊党必须说服盟友,尤其是土团党。目前来看,土团党内部有多人觊觎首相宝座,若伊党也坚持争取,国盟内部势必陷入争执。盟友是否愿意让出首相位置,仍存在巨大疑问。
难度极高
其次,即便国盟同意由伊党提名首相,但是能否获得其他政党与选民的支持,也是未知数。就算国盟取得101席,但仍未过半,必须寻求其他政党的支持。然而,伊党在此次党大会以“回归伊斯兰方案”为主题,哈迪阿旺甚至强调要以伊斯兰教义诠释宪法。这类立场虽能巩固马来穆斯林的支持,但非穆斯林与东马选民仍会心存疑虑。即便伊党在大会上展现对他者的包容,但在伊斯兰议程不变的前提下,能否赢得广泛认同,值得观察。
总体而言,伊党在短期内要赢得80个国会议席,难度极高。即便在乐观的估算下,伊党也只能逼近70席。若强行争夺盟友的选区,反而可能动摇国盟内部的团结。至于推派首相人选,即便伊党有机会成为最大党,仍需说服土团党和潜在盟友,同时克服非穆斯林或东马选民的疑虑。
换言之,伊党确实展现了领导国家的企图心,但从理想到现实,仍隔著重重关卡。未来能否入主布城,不仅取决于伊党自身的扩张力道,更在于如何处理盟友关系,以及如何跨越族群与宗教的鸿沟。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