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今日的马华与独立时期的马华可说是天差地别。很多年轻一代的国人甚至应该不知道马华竟也曾出过一位槟州的首席部长!若非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接触到马华及与林苍佑相关的档案资料,我或许就不会认识他,更不会了解他在我国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他不仅担任槟州首长长达12年之久,他也在1969年,513事件爆发前夕,迅速完成槟州政权的和平转移,为我国民主进程作出了贡献。他是槟州首任首席部长:王保尼。
王保尼于1911年出生于英属槟城大山脚第二代客家移民的家庭。遗憾的是,他的父亲及母亲分别在他10岁及15岁就离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曾在日新学校及英华小学接受小学教育,随后在圣方济中学接受英式教育。他热爱音乐,喜欢玩萨克管及单簧管等乐器,亦参加过槟城著名的槟城丽泽社的管乐团。他在1932 年考获剑桥中学高级文凭。毕业后,他曾在数个组织负责书记工作,也在槟城数个学校担任过英语教师。
契机从政 立足槟州
二战结束后不久,反殖民浪潮席卷全球。重返马来亚的英殖民政府也意识到他们必须为去殖民化做好准备,而举办市镇议会选举是推动去殖民化重要的一部分。
王保尼刚好赶上了时代的契机,而正式将他引入政坛的伯乐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林苍佑。1951年,林苍佑在槟城创办急进党,并参与了1953年的大山脚市议会选举。当时,林苍佑邀请了数位槟州华裔领袖代表急进党参选,王保尼便是其中之一。王保尼在该选举中也顺利当选,成为了大山脚市议员。
王保尼的政途起步可谓一帆风顺。王保尼当选不久后便追随林苍佑加入马华公会,并受委为槟州的立法议员。独立前夕,东姑阿都拉曼曾提议林苍佑出任槟州独立后的首任首席部长。但由于林苍佑有更远大的政治抱负,放眼全国政治,因此向东姑推荐了王保尼。王保尼也因这历史契机,成为了我国独立后的首任槟州首长。
不仅如此,王保尼在马来西亚联邦的成立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国中学历史课本中提及葛波委员会 (Suruhanjaya Cobbold) 中,王保尼就是五位成员之一。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要了解东马人加入大马的意愿。他在该委员会的报告书里也提出了他的意见, 这些意见中有数个被采纳,为大马的成立做出了他的贡献。
他在担任槟州首长的政绩则可圈可点。一方面,有人指责他未能在任内捍卫槟城自由港的地位及解决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但另一方面,也有人称赞他所推出的1964槟城大计划,为推动州内工业化、居者有其屋及旅游发展打下了基础。
成也苍佑 败也苍佑
1969年是大马政坛风起云涌的一年。不满联盟政府的林苍佑带领他新成立的民政党在大选中直接挑战王保尼领导的槟城马华。由于缺乏政治手腕,王保尼终究不是林苍佑的对手。不仅没能保住他的议席,槟州的马华也败得一塌糊涂。然而,王保尼展现了君子风范,在递交辞呈后亲自确保州政权的和平转移,为槟城乃至全马州政权和平交接树立了良好的典范。退下政坛后的他,曾短暂被大马政府委任为我国驻意大利大使长达5年之久。之后,他全身而退,返乡荣休。2002年,王保尼辞世,享年91岁,槟州政府为他举行了州葬。
王保尼曾说过,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是他在槟城宣读我国独立建国的宣言。他在1963年也在槟城代表中央政府宣读了马来西亚联邦成立的宣言。虽然他没有像他的伯乐林苍佑那样叱吒大马政坛,但在我国建国的历史上,他也扮演过了重要角色。今天槟城的保尼路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以纪念他曾经为国家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