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槟州马华副主席陈诠峰率领槟州的马华基层领袖,惊喜现身团结政府的双溪峇甲补选候选人,来自公正党的佐哈里阿里芬的候选人公布大会。同时,马华总会长魏家祥也宣布将会派员为阿里芬助选。这和先前马华拒绝在新古毛州议席补选,为同样来自团结政府的行动党候选人彭小桃助选,态度大相径庭。由此就可以看出,马华并非不愿意协助团结政府的候选人进行竞选活动,也非新古毛补选时传出的谣言那般,已经有意过档国盟。他们不愿意在新古毛助选,只不过是因为己方阵营派出的,是自己从马来西亚建国初期,就已经博弈至今的死敌,民主行动党。这两个政党的恩怨,已经由来已久,可谓难解。
民主行动党在 1965 年新加坡宣布脱离马来西亚以后,选择从人民行动党脱离,重组成为现今的行动党。他们在 1969 年第一次参与马来西亚的选举,并成功取得大捷,打下 13 个国会议席和 31 个州议席,从而奠定了他们成为马来西亚主流政党之一的基础。但在随后由于“513”事件等波折,使其在以后的大多时刻,都处于在野阵营。而他们在野的时期,由于和在朝的国阵联盟中的马华所争取的支持者,同样以华裔为主,因此慢慢建立起了长达数十年的恩怨关系。
行动党在上个世纪,可谓是马华争取华裔选票的最大对手,在另一个从马华手上夺过槟城的民政党宣布加入国阵以后,华裔选民支持的两大阵营,就是国阵和行动党了。因此,马华在上世纪的选举中,在华裔为主的选区,或是混合选区,经常对上行动党。双方的恩怨,也在长久的博弈之下,慢慢累积加深。而与巫裔政党如巫统和伊斯兰党的博弈不同,马华和行动党的博弈是完全没有馀地,更加激烈的竞争。双方党员之间的争锋相对,在当年的选举可谓是日常。
当年双方在平日和选举期间的叫嚣,可说是不绝于耳。双方领袖上阵博弈死斗,在选举中经常发生。前有 1982年选举森美兰芙蓉国会议席,行动党主席曾敏兴硬撼马华总会长李三春惜败,后有 2008年行动党新世代领袖潘检伟于雪州八打灵再也北区国会议席,爆冷战胜马华副总会长周美芬。在种种不留情面的博弈之下,恩怨的累积也迅速攀升,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而在2008年以后,情势开始转变,行动党开始成功拉拢马华的支持者,在华社的支持度超越马华,成为华裔选民的首选。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抨击马华,当中包括抨击马华议员带“宋谷”是走狗行为,在纳吉执政时期,提倡 “投马华等于投纳吉”的口号等等,无疑是为双方的恩怨火上加油。因此,双方党员都是视对方如猛兽,水火不容的存在。在各种沟道,如社交媒体上,可以看见双方的党员和支持者,不断挑对方政党的争议事件和新闻来进行嘲讽。在这种基层积怨已久的情况下,双方领袖若同台,也不过是保持最低限度的尊重,并无太深入的交流。因为他们也会担心引起基层的不满。
在2022年的全国大选以后,行动党和马华,这两个已经缠斗超过半个世纪的死敌,却因为各自所在的希盟和国阵结盟,成立团结政府的情况下,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临时的盟友。但在这种情况下,行动党和马华并没有留及自身联盟已经结盟的情面,和马华依旧是各种明争暗斗。
今年年初,行动党总秘书陆兆福甚至还不留情地说自己讨厌马华。而马华署理总会长马汉顺也不甘示弱,抓住最近行动党领袖杨巧双丈夫公司获得巴生谷电召客货车合同的争议,强力要求她劝自己的丈夫退出。因此,出现了马来西亚政府中,历来不曾出现的奇景,那就是政府内部两个政党,一点也不留情面地针锋相对,成为团结政府中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这也给了在野国盟一个机会,以拉拢团结政府内的部分马华支持者。而团结政府对于行动党和马华的争端也没有做出太多反应,安华领导希盟其他政党和阿末扎希领导的国阵阵营,都似乎选择无视了这些争端。因为行动党的势力在其主要支持阵营,华裔选民中强过马华许多。而马华虽然已经衰败,但其多年以来耕耘所留下的根基和支持者依旧不少。在不少传统选区,特别是那些国阵掌权多年的传统强区,还是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希盟和国阵可能为了不过于偏袒任何一方,导致另一方的支持者不满,选择不支持团结政府。因此才会出现政府内其他领袖选择忽视争端的情况。
总的来说,行动党和马华的争端已经成型多年,已经是难解的恩怨,双方党员基层之间的积怨已久,想要化解基本不可能。就算上层中央领袖有意破冰,基层草根的领袖也很难遵从他们的指示。因此,行动党和马华这个临时且脆弱的结盟,不会维持太久。在马华总会长魏家祥于新古毛补选竞选期间所说的,马华不排除在未来与其他政党合作,但会考虑双方理念的情况来看,马华为了不让自身的势力持续衰退,和被行动党蚕食,选择离开拥有行动党的阵营,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