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在外国人的眼中,马来西亚在国际地位为何?
最近出席第37届亚太圆桌会议,参与者不仅来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官员与学者,还有东西方强国的各方代表。
会议最令人关注的是首相安华的演说。从去年至今,安华在全球积极官访,至今已超过30国,他除了分享官访与执政经验,坚持以巴冲突的立场,同情缅甸内战的遭遇外,也强调会与美国及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延续冷战以来的不结盟立场。
“你怎么看待安华的这番说辞?”我询问出席的外国学者。
“我觉得他描绘了一个可实现的愿景。”这名来自纽西兰大学的博士教授说,“毕竟现在全球迈入一个不可预知的混乱,我们正经历一个没人走过的历史,各国领导人都谨慎以待,安华至少不会固步自封,勇敢积极往外招商与寻找机会。”
对他来说,至少大马在面对中美关系时,延续二战后的不结盟立场,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中立,恰好在全球纷争不断时是个最好的战略位子。
这点我认同。
自从10年前大马和美国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后,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大马贡献显著提高,尤其在高科技领域的价值,展现了经济与技术上的良性交流,这是大马一直无法与美国完全切割的全面伙伴关系。
就算在以巴战争中,美国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与大马不同,明显两国的政治与宗教意识形态有分歧,但就算地缘政治造成的这些观点对立,安华口头上不认同美国的立场,但在实际外交手段还是积极求同存异,并不因为这些极端而影响双边关系。
中立国获益
对于中国方面,正好大马与中国在今年庆祝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有多么紧密?从去年12月宣布互相免签的政策来看,加上过去一年,中国是大马最大贸易伙伴,大马与中国许多政府官员互访,企业与民间交流密切,就是最好的证明。
由于中美贸易战仍胶著,两国之间的抵制货物潮仍不见和缓,原本许多国家正苦恼如何靠边站,没想到竟因而生出“中国+1”政策,让中立国如大马趁机获益,能吸引中美两国无法直接贸易的货物来大马当中间站交易,许多高科技公司也纷纷看准势头,来马设厂以确保货品输出安全。
这些不仅让沉寂已久的大马经济出现曙光,大马交易所的科技股与消费股也纷纷获激励而上扬,算是疫情后令人心安的消息。
政治逐渐稳定,经济运作也展现大马人的商业天赋,外资逐渐重拾对大马的信心,一切仿佛渐渐走回正轨。前提是——别再轻易引爆宗教或种族的意识形态。
大马最可怜的是,历经许多政府后,仍无法摆脱新经济模式的窘迫,每次都被奇怪荒谬的斗争拖后腿。这次难得在新建立的国际秩序中找到适合的定位,只要政府维持亲商立场,继续以打造活力的经济中心为执政目的,进而让人民能感受到经济环境改善,那么就算全球依旧笼罩在不确定性,相信大马终究可明哲保身,迎向繁荣公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