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分析和预测指出,这次6州州选,团结政府在吉丹登三州固然无望,连雪森二州的政权,也有可能落入国盟手中。
去年全国大选掀起的“绿色海啸”,慕尤丁和哈迪阿旺差点就入主布城,许多人至今心有馀悸;倘若当时6州同时开打,搞不好今天雪森也是一片绿色汪洋。
州选投票日最终订在8月12日,虽说给安华争取了近9个月的时间,来化解绿潮的馀波,但以国盟近日的猛烈攻势来看,这股馀波仍然强劲,团结政府一点也不容乐观。
国家贫困、民智未开,往往是保守宗教的温床。中东、巴基斯坦等国无不如此,丹登二州亦是最佳明证;那里是全马来半岛最穷困、民生问题最多的州属,然而伊斯兰党却可以长期据守,屹立不倒。
表面上似乎东海岸人民对生活素质要求不高,对州内硬体与经济发展无感,事实却可能是,人们长期在宗教熏陶下,变得凡事皆以神的旨意排在首位。当老百姓感觉自己无力改变贫困现状,对未来不抱美好期望,就倾向于向宗教(与毒品)寻求精神慰藉,宗教师也成了指点方向的唯一明灯。
类似情况也可能发生在西马的年轻马来群体。由于国家政策偏差,马来人对教育与专业的追求不如华裔,在就业或经商方面往往处于劣势。两年的疫情,变相鼓励了许多马来青年,转行当外卖员或电召车司机。
结果疫情结束后,相关行业的需求大幅下降,物价与生活费不断高涨,他们的收入却大减;但已习惯工作时间自由的日子,让他们不愿意回头当打工一族。
宗教政治崛起
上届全国大选的时机,正好碰上大量这类18岁首投族,生活的不如意和对腐败政治的愤懑,加上伊党通过各类宗教与宣导手段的影响,导致这些人把怨气发泄在希盟与巫统身上。现实生活得不到的满足,最终转为把希望投向宗教政治。
80年代初,时任首相马哈迪医生,为了与伊斯兰党争夺穆斯林选民板块,把当时身为大马伊斯兰青年运动创办人的安华,招揽麾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安华扮演的,就是犹如伊党青年团长的激进角色。安华完全了解,以神之名的号召力,是如何强大与魅惑人心。
经过岁月与20馀年烈火莫熄的洗礼,今日安华的形象早已和过去截然不同。他的敦厚、温文尔雅以及中庸作风,与言辞偏激的哈迪阿旺,还有嚣张跋扈的沙努西形成强烈对比。
不仅是华裔对他寄予厚望,开明马来人也需要他带领大马,走出宗教保守化与种族政治的泥淖。
然而,面对伊党利用宗教优势对团结政府的强攻,尤其是在那些一身白袍白头巾的“高级道德生物”眼里,安华选择与“身有屎”的巫统合作,简直就是与盗贼共舞,这也无疑是希盟的软肋,成为敌人一再打击的要害。
估计是为了扭转在宗教与道德的被动劣势,公正党在槟州的数位候选人,也同样偏“绿”——好几位候选人,都有宗教背景,不是宗教师,就是伊斯兰学院院长或大学教授。
看来,大马政治进一步宗教化,是短期内无法翻转的趋势。如果本次州选,团结政府若能大胜,或许可以挫一挫国盟的锐气,宗教极端分子也暂时不敢太嚣张。
更民粹化
然而,如果不幸的,希盟支持者投票率偏低,雪森二州失利,国盟气焰大涨,伊党更可以毫无忌惮的强推它的宗教议程。如此一来,安华在未来的任期内,为了“顺应潮流”,为了讨得保守选民的欢心,会不会选择更民粹化,甚至像绿巨人那样变得“绿化”?
漫威世界里的绿巨人,神志不清,毁灭能量无比强大,而且只会破坏不会建设。大马已有哈迪这样的绿巨人,把多元化社会搞得天翻地覆;如果本来就有“绿底”的安华,在情势的诱导下也变身成为另一个绿巨人,两大怪兽打在一块,大马从此将无宁日。
倘若为了和国盟争夺宗教政治的话语权,国家陷入宗教极端化与保守化的恶性竞争,那将是所有大马人恶梦的开始。
这绝非危言耸听,也不是匪夷所思之事。有人以为6州州选不会影响安华的中央政权,但亦有不少人把此次州选当作是对安华的公投。州选的结果如何,将影响安华未来的施政方向,这一点绝对值得大家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