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打州议会常处于悬峙状态,这意味著没有一个联盟可以独立组建州政府,各联盟之间必须讨价还价,谈判和妥协,才可以稳定州政权。即使在2018年大选之前,伊斯兰党在吉打的存在感很强,但是不像吉兰丹和登嘉楼那样强大。你仍然可以看到州内的非马来人,估计占人口的约20%。
2018年大选和2022年国会议席选举,对于这两个马来党派之间对垒,非巫裔票至关重要。在2022年的国会议席选举,国盟对垒巫统,如果我们看一下结果,在15个席位中,国盟轻松赢得了14个议会席位。其中的13个议席,即使将希盟和国阵的选票相加,他们依然无法超越国盟的得票。除了居林万拉峇鲁议席,国阵加上希盟的票,勉强说是微差多过国盟。但是,别忘了,当时希盟的候选人是赛夫丁(现任内政部长)。所以,你可以想像国盟在吉打的势力有多强劲。
近期,以伊党大臣沙努西在吉打的受欢迎程度,加上至今还未见到“绿潮”热度减缓,因此看不出来国盟会失去吉打州的控制权。再者,现在国盟已经可以为马来社区提供更好的选择。
之前,伊党只是为当地人提供伊斯兰教义的方向,在经济和行政方面,显然不如任何对手。但当国盟成立后,大多数土团党的领袖来自巫统,如果要质疑土团党领袖的能力,就是在质疑巫统。这就是为何,在此次的选举国盟和希盟与国阵的竞选伎俩相似。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腐败,指责处理不好经济,甚至试图以3R(种族、宗教与王族)的议题为自己捞取选票。
这实际上改变了马来西亚政治的运作方式。它已经从大众裂痕战略转变为基层吸引战略。换句话说,你不能再仅仅依靠人们因为你的意识形态而投票给你。你必须说服选民,尽管你的提议与你的对手类似,但你能够实现它,而你的对手则不能。
总之,我认为吉打州将继续掌握在国盟手中。
个人认为,6州选举的结果很明显是3对3,保持现状,但如果6州中会出现最大波动的,我会选择雪兰莪。直到现在,雪兰莪似乎仍然在希盟的掌控中且是安全区。然而,如果你观察即将到来的浪潮,国盟突然获得增加的选票支持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如果我们回顾2022年的国会选举数据,国盟在22个国会议席中赢得6个,不同于吉打,国盟在雪州赢下的议席,票数都没有过半。如果我们把希盟和国阵的票加在一起,确实可以拿下议席。现在的问题是,希盟和国阵可以轻松赢得议席吗?现在的局势,结果是不是1+1等于2呢?
华裔选民投票率
有三个因素影响雪兰莪的整体结果,首先是华裔选民的投票率。从马六甲和柔佛的投票率来看,华裔选民的投票率是低于马来选民。对于那些华裔选民超过半数的议席,我认为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然而与槟城不同的是,行动党在槟城的19个议席都是非马来选民过半的议席。但是在雪兰莪,行动党竞选的议席,有好几个都是马来选民超过40%的议席。如果华裔选民投票率低于马来选民的话,在“绿潮”崛起下,即使行动党竞选的议席,也可能出现危机。如果行动党都输给国盟,那么公正党、诚信党和巫统情况更不容乐观。
其次,巫统的支持者是否愿意将他们的选票从巫统转移到希盟。到目前为止,据我观察,这种可能性很大,虽然我不能说1加1绝对等于2,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接近2。
在个别领袖方面,巫统贸工部长东姑扎夫鲁没有上阵雪州州选,但巫统雪州主席梅格祖卡奈对垒阿兹敏的徒弟希尔曼也是一场硬战。不过,巫统在雪兰莪上阵议席不多,势力也不强,因此不会出现选前争夺州务大臣的职位。也因如此,巫统没有借口扯后腿,否则巫统自己的候选人情况更加不堪。
第三,目前,我还未看绿潮的力量减弱,另一方面,国盟似乎能够从郊区的马来社区获得许多支持,这要归功于伊党的宗教宣传,不过在经济论述上则由土团党来主导。
对于马来青年来说,他们似乎被国盟吸引,就像第15届全国大选的国会议席选举一样。但近期和不久将来,这都会存在著许多不确定性,因为选民自动登记,让符合年龄者随时可以改变选举结果。
正如我经常评论的一样,在任何国家的选举中,情感往往可以取代理性。像马来西亚这样的国家,我们的冷却期不到24小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高。毕竟,与以前只有那些真正想投票的人会费心去登记成为选民的情况不同,现在的自动登记成为选民,意味著选民即使在最后一刻心血来潮才决定投票都还行。
因此,现在的选举常常是考验政党的情感说服力,看他们是否能在最后一刻在情感上说服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