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少社运人士可以像柯嘉逊博士那般行文流畅和多产。今年六月嘉逊出版了他的回忆录,题目为“马来西亚人的困境:我的回忆录和宣言”。 219页确实难以承载嘉逊过去40年众多的非凡经历,特别是他亲眼见证的重大社会政治事故。更挑战的是,他居然能把那么多人生经历的细节如准确的事故日期和时间点、动作和牵涉人物记得清楚。若没有自律,养成每日撰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嘉逊能出版如此一本回忆录,除了说明了他努力工作的态度,也展现了他的原则和自律表现,值得许多当前的社运分子效法。他的重要著作书表的长度,恰恰好地证明了他的专业态度、理想和公共知识分子精神。他的心思放在打造一个进步的国度,却同时保留他的诚信和原则。他无畏惧地分享他的想法,启迪民智和壮大社会。嘉逊的坦言及勇为或让人感动,幸运的是我们能通过文字一起经历他走过的路,他的记忆依然很清晰。
在马来亚和沙巴独立日前夕阅读完毕柯嘉逊的回忆录,让我深有感触。它启发我对爱国及社运工作坚持的意义,有著更深一层的思考。我与嘉逊在个人经历方面有些相似之处:我生长在较富裕的非土著家庭、在英国(和德国)升学深造、参与学生运动、周游列国、与外籍伴侣结姻缘目前居住在大马,及透过社运为国家付出。
当然,我比嘉逊幸运和舒服得多——在英国我无需打工、旅游时也不用搭顺风车(大力推荐阅读嘉逊回忆录里的经典和精彩的旅游记),而我在海外念书时也常可回国。要知道嘉逊时代是没有直航班机,也没有电邮或视频通话服务——这些便利恐怕年轻一代视为理所当然了。
就如嘉逊,我也常被当地英国学生,尤其是我在国内的亲友问及我回国的决定,或是待在海外继续我的事业或可能就这一生。通常问的人本来就可能已有预设的猜想。嘉逊的回应很直接简单:“当然,我会。我念完书后就回国!”他说到做到,我也一样。
嘉逊回国带来极大的社会影响和分别——他在社会政治运动中扮演著至关重要的角色,推动进步议程和华教运动。或许最熟为人知的贡献就是他联合创办了人民之声,致力于为自由、人权和民权奋斗。
一党专政威权国家
大家应该要了解,嘉逊活跃的初期是在80和90年代,那时的马来西亚还是个一党专政的威权国家,领导的首相是在位最久、铁腕统治的马哈迪。马哈迪对付社运分子和打压街头示威活动从不手软、也不心软。嘉逊肯定也相当刻苦努力启发和动员民众,同时必须承受来自国家机关的骚扰以及面对更大的逮捕风险。
让嘉逊身受最深痛苦创伤的是他在80年代末茅草行动中被扣留的445天。如此的遭遇对其他扣留者也是改变一生的难忘经历。嘉逊被扣留的故事其实也突显了内安法令的各种弊病和迫害。即便这法令在2012年被废除了,但也被后来的国家安全罪行(特别措施)法令取代。另外,嘉逊也描绘了扣留所内的糟糕卫生状况,可惜如今疫情后仍没看到显著地改进。
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只有意志坚强及有气节正直的人才能承受国家机关最高程度的打压。然而,不久前在2018年,就有一些政治人物轻松和轻易地说已“原谅”了马哈迪在茅草行动所扮演的角色。即使到了今天,马哈迪仍然不忏悔,把责任推搪到当时的总警长身上,并给予各种荒唐的借口。或许只有那些有直接政治利益的个人愿意用“原谅”取代原则,但那个人绝不会是嘉逊。如果你读他写茅草行动中被扣留的那一章,你就可以明白为何他有他的坚持。
最后,嘉逊提出了他的宣言要解决源自于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大马人困境。他也要争取更多的民主,为了国家发展要打造非种族代表的替代进步阵线。 2018年的大选揭露了很多政治人物和社运人士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确实是一个历史时刻,让大家睁大眼睛见证哪些人真正把持著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哪些人已向现实主义或既得利益低头了。
柯嘉逊忠于自己的诚信与原则。我衷心希望嘉逊能继续成为许多社运人士的启发来源和好榜样,让他们能在往后为国家社会重大课题继续付出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