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有起有落,行情有好有坏,是一般人皆知的常识。在经济学则有人专门研究这个课题,即所谓的经济周期或译为商业周期或景气循环等。
标准教科书通常把商业循环分为四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萧条是指持久与严重的衰退,如1929-35由美国引发的世界性大萧条,而2008-09的次贷危机则一般称为大衰退。
为何会出现这个周期?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如创新说,认为创新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激活经济,而缺乏新的有力的创新,经济就会缺乏活力;也有天灾人祸说,如恶劣天气或战争或大流行病。
现代经济流行的说法是过度投资或消费不足,如1929年美国会发生大萧条主因在于1910-20年代美国经济大热,股市与房地产大涨,进而形成了泡沫;泡沫破裂后,美国又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对进口货大征税,贸易伙伴国当然会采取报复行动,结果加剧了全球性萧条,连马来亚也不能免。当时,英殖民政府还出资遣送不少华工与印工回国。
过度投资很多时候也是过度投机或是一种非理性繁荣。1980年代的日本投机客猛炒股票与房地产便致成了惊人的泡沫。泡沫破灭后,日本便进入了长期的衰退。
2008年美国再次发生次贷危机,无非也在于非理性的房地产荣景。这些均表明,虽说人是理性自利的,也具有冲动与非理性的一面。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确有其一面之理。
经济周期也有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之分。通常周期超高,后果也越严重。当代经济学虽然很发达,也有许多精致的理论与数学模式;只是,吊诡的是,却无法管控好周期。1990年代美国经济因信息技术的普及,出现了多年的荣景。当时,便有不少经济学家提出周期已受制的新经济可改写经济理论,只是2001年美国就爆发了互联网泡沫危机。
之后,美联储便出台低利率政策应对。可低利率长期化的后果便引发了非理性的荣景与房地产投机。许多人以为,可以经由投资房地产而轻易发达致富。最终便是哀鸿遍地,全球进入大衰退,大马也受到冲击而出现负增长。
经济经历衰退时应如何应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流对策。在1930年代前,由于受制于平衡预算思想的制约,政府会倾向于紧缩对策,也就是政府要节流,以等待市场逐步恢复元气。
有一派市场基要主义者认为,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进行自我调节的机制,若出现衰退就让其走完衰退的进程,如失业升高后工资就会自然下跌,跌到一定水平后,企业家便会进入市场投资,从而让经济再次动起来。
有一派货币主义者更认为,出现周期的主因在于货币供应量,若政府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同步,就不会有大起大落。约言之,只要管理好货币供应,经济就会在稳中求进。伸言之,只要搞好货币供应规则,就不会出现过度的非理性荣景。
以毒攻毒的赤字预算论
进入1930年代后,则出现了另一种以毒攻毒的赤字预算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进入衰退时政府应大手大脚花钱而不是节流。理由是,经济衰退时只有政府可以透支。扩张开支为死气沉沉的经济注入资金,经济才能起死回生。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便是采取这种反周期对策。这个对策也在理论上为英国经济学家凯因斯(Keynes)的宏观经济理论所支持。这是一种需求理论,也就是衰退的主因在于总体需求不足;只有政府有能力补足这个需求缺口。
可以说,这是利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思路,凯因斯还写了本专著解释这个对策的来龙去脉。二战后,这个凯因斯主义已成了全球通行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一直到1970年代出现停滞性通货膨胀时,这理论与政策才受到挑战,特别是受到货币主义的挑战。
今天,各国应对衰退的政策基本上有两个,一个是政府透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或也同时减少税率,以便个人与公司有更多的现金消费或投资,这种政策通称为财政政策。另一个手段则是央行大量增加货币供应量与减息来刺激经济。这个政策通称为货币政策。通常两者是并行,以便达到互补强化作用。
这些应对政策有效性如何?1990年代日本泡沫破裂后便财政与货币政策兼施,如大搞基础建设与走低利率政策,只是效果不显著,反而使公债直线向上,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45%高点。之所以,原因是复杂的。
一方面是人口老化与递减,许多新增的基础设施没有被充份利用,造成巨大浪费与加大政府财政负担;他方面是日本人一般较保守,不敢再搞投机活动,低利率政策更令靠存款生活的年长者更不敢消费。
紧缩有改善公共财政作用
美国在2008-09危机后出台量化宽松政策制止了金融危机扩大为全面的经济危机,可低利率政策与美元泛滥也刺激了不一定是生产性的投机活动,如股价大涨与房地产价格再次上涨。这会否致成另一轮泡沫危机,则见仁见智。
2010年欧洲爆发公债危机,基本上是走紧缩而非扩张路线。主因之一在于欧盟是货币统一的联盟,各别国家失去了货币政策自主权;其次,德法等国主张负债国走紧缩政策以免债权国受损。
从结果来看,紧缩也确有改善公共财政的作用,且逼这些负债国做出必要的痛苦改革,如大幅减薪或大减公务员人数等,长远来看可能更实际。
扩张政策基本上是急则治标的政策,它可能会拖慢必要但痛苦的改革。说白了,可能是以毒攻毒及形成恶性循环。从执政者的角度,扩张政策较不会得罪人,是较能讨好选民的政策。
毕竟,减薪裁员降低生活水平是痛苦的。进而言之,当代经济是建立在纸币的基础上,只要多印钞票便可渡过难关,何必做痛苦与得罪人民的事。
问题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一味举债而不进行必要改革,只会祸留子孙让下一代承担不是他们举的债。这就涉及了代际公平的事宜。在高龄少子化国家,情况会更严峻。
扩张政策的理论之一是,若经济复苏促成增长快过公债的增长率就不足为虑。问题是,扩张政策造成的增长素质如何?是泡沫还是可持续的生产性增长?若没有必要改革的配套,这个以毒攻毒的治标方法,只能说是带病延年的混著过政策,或迟或早问题还是要爆发。另一个可能出路是用温和通膨来消债,而通膨实为一种无形的加税,会降低人民的实质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