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语文局(DBP)规定“粿条”的马来文译名为kuetiau,说明语文局相当重视华裔事物的名称。市面上原本出现的粿条马来文译名可真不少,有koay teow,kuey tiau等,现在由语文局规范其译名,希望语文局和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简称“语范”)会继续讨论,以后还有后续工作。
语范在2010年出版了《华语译名手册2》,其中包括“华裔食品马来文译名”,因此本文针对华裔食品之马来文译名来谈。
语言规范化向来有“名从主人”的原则,指事物应以原主的名称为名。举个简单例子,马来西亚的货币单位名称ringgit已经正名为“令吉”,以汉语为主的国家必须根据我们规范的译名,不能任意译名为“林吉特”。这才是名从主人。既然语文局有心和语范配合,应根据语范推荐的几种常见的华裔食品进行马来文译名。
笔者曾因此走访几个小贩中心,发现还有一些食品,例如,淋面、鸿图面、伊府面、面线糊、菜尾等,这些少数不常见的食品是否要列入,尚需由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然后提呈给语文局处理。
须根据马来文语法规则
无可否认的,马来文译名必须根据马来文的语法规则进行整理。这叫“主听客便”,意即华裔食品名称的马来文译名,包括拼写和语法,应该根据语文局的原则。我们不宜制定一套方案,要语文局完全照跟,这就叫越俎代庖。当然我们可以提建议,例如“汤圆”,语范的《译名手册2》的译名为bebola pulut,有人建议根据汉语拼音改为tangyuan,这未尝不是好建议。
潮州菜粿,我们原本的建议是caikuih,语文局认为这有违马来文的语法规则。因为马来文的语序和华语不同,我们是偏正结构,前偏后正,说的是“粿”;马来文却是前正后偏,说的是cai,不是kuih,因此他们建议改为kuih cai。这就造成了一个新的食品名称,最后还是根据语文局的建议,定名为连写的caikue,就不会再有争议了。
至于“肉骨茶”,民间的马来文的拼写由几个:bah kut teh、bak kut teh、bakuteh、ba kut teh、bak ku teh、ba ku the等。有人进行民意调查,结论是bak kut teh是有代表性的译名。现在问题是马来文译名不是我们民间说了算,它涉及马来文的语法规范,马来文译名我们必须接受“主听客便”的原则。
马来文有teh tarik,是前正后偏的结构,是teh。《译名手册2》译为“拉茶”,是前偏后正的结构,指“茶”。
所以把肉骨茶的译名定名为bak kut teh,未免有一厢情愿的看法,因为按照马来文的语法结构,只有teh bak kut,没有bak kut teh,它和马来文的语序格格不入。笔者认为语文局最终还是会根据马来文的语言法则,规范译名为连写的bakuteh。
还有一些译名是按照英语的拼写,例如ee和oo,其实都念i和u。小贩摊子上的“猪肠粉”都译为chee cheong fun,如果按照马来文的拼写就是ci ceong fan。语文局名从主人,接受语范的食品名称建议,我们则也要按照主听客便的原则,跟从语文局的译名。
最后补充,霹雳州大会堂认为kuetiau应该正名为“河粉”,主要是“粿条”是闽南话译音,因为它是广东籍的一种食材。笔者翻查了资料,确定“粿条”和“河粉”实质上是两种不同食品,不宜混为一谈。在我们配合语文局积极讨论华裔食品译名的同时,希望有关方面不要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