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一对网红情侣分手,各大媒体竞相报导外,身边也有不少网友分享这个消息。自然,也有许多人嗤之以鼻,觉得这种资讯毫无营养,奉上白眼之馀,还会加上一句——关我屁事。
关,当然关你事。若你有耐心去思考这则新闻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那这个“屁事”分分钟闻起来还挺香的。
别误会,我并无意探讨两人由始至终的过程,包括男方花了多少钱为女方庆生,男方为了自尊去整容,女方异于常人的金钱价值观,男女方曾上节目畅谈恋爱史等。当中是否有炫富或炒作嫌疑,我觉得外人去评价毫无意义。
他们并非偷抢拐骗,赚的真金实银来自本身的创作平台,爱花多少是他们的自家事。你享受不到,也不需要立即激起仇富心态去诋毁。看不顺眼就酸味超标,这只是凸显你的自卑。
至于有没有作秀嫌疑,我只能说,凡事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以为所有人作秀都有人要看吗?如果是这样,每个人早就躲在家翘脚,天天开机搔首弄姿求爆红了。
选择远离或切割
作秀才华绝对要讲天分。就像嘛嘛档甩出来的Roti Canai,脸皮薄厚绝对并非天生一样的。
说回正题。撇开针对当事人的行为与动机,我关注的反而是这些问题——为何你会看到这些消息?看到这些新闻后感受如何?你会闻鸡起舞,还是选择用其他手段拒绝这些讯息输送?
针对第一个问题,涉及层面较复杂。有些人从网友的动态得知消息,有些人透过追踪的新闻平台或内容农场报导,有些则是从日常交谈得知。
无论来自哪种资源,无可否认地,这些绝对是你吸收资讯的照妖镜;而你吸收的资讯,不一定会成就你看世界的角度,但肯定会间接影响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简单来说,当不喜欢某些人或资讯时,你其实能选择远离或切割;不喜欢的新闻资讯平台,就不要点击或回应。当互动率越低时,就算有再多作秀的人,若没有大数据的集体观看潮流,无病呻吟的群体自然也会遭到淘汰。
“无视”是一种智慧
现今世界跟从前不同,只要你正使用智慧型手机,曾上网填写资料、购物或玩游戏,所有行为模式都会被详细记录。大数据就像个神,比你信仰的宗教更了解你心底隐藏的欲望。若对某些事真的不感兴趣,你会慢慢发现,这世界真有一股吸引力法则,会将你有兴趣的东西悄悄推送到面前。
我们都有“Say No”的权力,只是你可能早已忘记行使。
不过,我更关心你看到这些新闻后的感受。比起愤怒、开心或难过,我在乎的你是否选择“无视”。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许多事情仿佛都在讲究存在感,就算再聪明的人,也无法对所有事一一回应与解答。“无视”反而是种智慧,它与无感不同,并非对事物已经麻痹,丧失热情,而是你懂得自我尊重。
这份自我尊重,来自你能懂得重视内在需求。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心里有份高我的梦想,就算世界再浑浊焦虑,你依旧拥有笃定想要变好的憧憬。
当你有了这份决心,相信我,网友的垃圾资讯会慢慢消失,看见的新闻或内容网站都会有价值。原因很简单,当你看资讯的动机与行为模式换成“增值模式”,不跟这些与目标不同的事物打交道时,你的资讯过滤网自然会体现截然不同的清新。
凡事都有参考价值
当吸收的讯息慢慢健康且有参考价值时,你也会对所有事多了一份抽离观察。就算是看到娱乐八卦或没营养的讯息,你也会当作现象来参考,而不会变成焦虑的羊群,茫然跟随群众瞎聊,仿佛不插足谈话就跟不上时代。
从来没有跟不上的时代,只有跟不上的自我人格培养;再多的社会负面现象,只要心态正面,凡事都有上课取经验的价值。
前提是,你的“关我屁事”是来自心底阴暗面的比较投射,还是来自不断内观后体现的智慧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