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教育信念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现在的教育信念是:什么,百年才能树人?快,放火烧了它。
最近跟某个教育界朋友聊起,说到近期的教育与时局,不约而同感叹“现代人真的是什么都没耐心,一切都要速成。”
两三年看不到成绩的,家长就速速否定;要劳师动众改革的,学校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要转换教学评估的,还不等家长与校长站出来,政党就会先抨击。
他们看似不信任领导人,实则是内心缺乏耐性。再追根究底,说穿了就是害怕失去;一旦改变不如预期,手上好不容易累积的资本就会蒸发。
培育内在健康人格
但教育从来不是物物交换的交易啊!就算是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从来不是意味著教育的手段,反而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资质的学生,给予不同弹性的教育手段,才会真正符合“教导”与“培育”的目标。
只要教育理念是善良的,不压迫的,那就算小孩交不出高分,也肯定会有另一面的成长。
这份成长或许没有分数,不外显,但内在的人格健康教育,绝对会伴随著一份信任的成长感,慢慢建构成一个国家互相尊重与信任的基础。
当你付出对教育的那份沟通耐心,孩子绝对会看在眼里。大人一躁,小孩也绝不会安份。那就算培养出世界级的教育人才,充其量只是个考试机器,一到明辨是非的十字路口,探讨无法量化的民主与公平价值时,他们也只能继续用最短的思维路程,用片面数字,直接粗暴地衡量利害。
缺乏耐性理解与改变
对我而言,我其实蛮同情教育部长马智礼的处境。先不针对奖学金的事(我相信他也面对党内与族群的压力),自从他上任以来,尝试推行的许多教育体制改革措施来看,目标设定都是较宏远,改革手段也较复杂,算起来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若有真正了解“因才施教”的教育本质与理念,会发现部长尝试把大马长久以来僵化的教育体制,慢慢转向一个富有弹性且兼具人文色彩的教育环境。毋庸置疑地,这些都是针对所有的孩子,不分肤色与族群,只求一视同仁能培育英才。
只不过,他每回说的话总被断章取义,明明推行的是一整个完整的教育概念,但总被人不友善放大其中的细节。
同时,由于改革总是要劳师动众,现代科技发达的后遗症,反倒会造成许多人缺乏耐性理解与改变。每个人都只愿意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享受生活逐渐舒适换来的惰性,希望奋斗越少,成效却能见效,这也造就了许多美好的理念被妖魔化,家长、教职员与公务员互不迁就,这样的全盘教育改革哪能见效?
摆脱用数字说真相
换句话说,其实今日谁当上教育部长,都是谁倒霉的事。这么说并非指教育部长没有才能,而是每个人对教育的理解太浅薄;对教育的想像太不一致,也不满意现状,却又不信任其他人的建议,才导致教育改革的步调始终举步维艰,然后又回归到用数字来说真相的叙事盲点。
其实,数字不会说话,人才会。如何用数据来说事实的方式,正好反映了某个人的自私与不耐烦的心态。
当所有人真正撇开填鸭式的数字教育,重新对一切事情多了沟通与理解的耐心,国家的教育手段与制度才会见曙光,否则就只能继续化成百年孤寂的教育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