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人终于在509实现等了60年的梦想,完成了政党轮替的历史使命,这是继308及505大选后,国人坚持不懈,不愿意放弃理想追求的最好范例。
现在,国人应清楚看到政党轮替的转变,是好是坏,每个选民心中都会有一把尺。但政治的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民主国家没有政党轮替,而政治又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其将因为没有监督而容易通过威权管制来满足个人私欲,腐败滋生、滥权横行、改革退怯,都会紧跟著运应而生。
之前还有不少人害怕改变,对政局的未来发展有太多不确定性的顾虑,一些媒体的从业者,也没认清政治轮替是必要的“民主价值”,有意无意通过舆论的方式,去引导“旧船还好”的理据,或者说引导选民最好投废票,因为两个都是“烂苹果”。他们不去分析与抨击选区划分浓厚的种族色彩及不公平,目的是要给时任的执政党涂脂抹粉,以挫反对党的锐气。
自己争取社会地位
他们认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政治不应冒险。这种论据完全漠视时任执政党的腐败与丑闻。媒体的护短,已然失去了其报格与社会的信任。
事实上,反对党能抵挡主流媒体的“冷待”而突围成为执政党,印证了主流媒体试图阻碍政治改变的“隐议程”功败垂成。当初他们通过报道、评论、编辑等的媒体管理模式,选择性的展现对当时执政党的屈膝、妥协与友善。这些媒体,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媒体角色。媒体报格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经年累月,不轻易妥协,如果只会看风转舵,见高踩低,立场飘摇,将难赢得社会尊重。
一些媒体完全不知道作为媒体的角色,对执政党只敢歌功颂德,对反对党则冷嘲热讽。把媒体报道、评议、采访等的自由权拱手让位,沦为执政党的传声筒。
今天,为何有些媒体人一直受人尊敬,有些媒体人却被读者暗嘲与热讽。当媒体已然失去自己的道德高度,他们的言论自然会受到质疑。新闻自由的历史一再证明,记者的社会地位不可能靠官方的施舍与褒奖,而是靠自己去争取,记者的尊严,也是靠新闻从业人员共同去塑造的。
槟城良好的治理,获得选民极大的肯定。这是林冠英管理下的成绩与业绩,当地的选民不可能没有感同身受。但林冠英与媒体的“紧张关系”,使得林冠英过去不得不反击媒体的扭曲与偏帮。
冷漠对待1MDB
林现在由州政府转任中央领导层,接掌华社“久违”的财政部长。首相马哈迪肯定林首长过去掌政的成绩,选民也用选票肯定这位行动党秘书长的治理能力。
新政府上任,为了尽快落实“百日新政”,确实马不停蹄,时间与新政府赛跑,有些需要时间,林冠英已经向选民表达部分新政百日内难以实现。我们是接受解释,看到新政府的努力,还是见缝插针,抨击他们在选前开“空头支票”?
事实上,前朝政府留下的烂摊子还不少,这是换政府才可能被掀起的污垢。许多的例子早已说明,前朝政府过去的高压政策,动辄得咎,很少人愿意揭发。
一马公司原来就是马来西亚政治的一大丑闻,但有谁愿意身先士卒,成为政治揭秘的牺牲品。巫统的领袖选后才来“反省”,当初误判一马公司丑闻对政治的影响,结果败选后才惊觉选民的愤怒与不满全宣泄在选票上。
主流媒体在一马公司的问题上除了尽了“告知”的责任,是否有尽到追根究底的责任与道德?是否有展现无畏无惧的评议?是否有对政府的轻轻放过而没有发挥舆论的压力?媒体是否已经遗忘其作为立法、司法、行政以外的所谓第四权?
去年8月美国的司法部清楚的表达对一马公司的调查,并追查该公司挪用资金购买豪华房产、游艇、私人飞机等的“事实”。我们的主流媒体对这些丑闻显然是相当“冷漠”的,有人形容媒体这时候就应该“扒粪”,这就是“粪”。
应坚守道德高度
因为换政府,更多的丑闻将会继续在现任政府的“权力架构”下,一一摊在阳光下检查。时任执政党仓促通过的《反假新闻法》,动机本来就是要控制媒体对一马公司的评论,甚至不让不利政府的新闻流通。但媒体似乎唯有“逆来顺受”,没有激烈的反抗与抗争,说明主流媒体准备向政府缴械,自废“武功”。
财长上任后接二连三揭发国阵政府留下的种种弊端,从一马发展公司丑闻,到国债超过1兆令吉等,每一次揭发都有惊人之举,前朝的秘密账户都被掀开。特别是多份财政部“红色档案”的解密,让国人看清前朝政府财务管理的隐秘与猫腻。
换政府,我们看到政府管理“透明化”的重要,不换政府,或许我们将永远无法一窥国家财政管理的重重“黑幕”。媒体有责任监督政府,但如果还活在过去,对前朝政府“旧情”不忘,对抨击前朝政府的恶行有所保留,那就说明一些媒体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去了应有的道德高度而选择继续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