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导,由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德国“大联合政府”的三个成员党(由默克尔领导的中间偏右基督教民主党;其姐妹政党、仅在巴伐利亚州的基督教社会联盟;以及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党),经过艰苦谈判,决定由三党继续组织“大联合政府”,延续“左右共治”。不过,由于三党的国会议席少了超过100席,不再是强势政府,施政方面可能受到掣肘。
德国是中欧的强国,也是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因此在二战之后受到战胜国“惩罚”,不但必须支付巨额战争赔偿,而且全国领土被战胜国分区占领,国家受到人为的分裂。东部约1/4土地由苏联占领,成立实行共产主义制度的东德。西部约3/4土地由英、美、法分区占领,后来联合成立走资本主义制度的西德。
1990年由西德合并东德而实现统一,目前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是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西德以及统一后的德国,实行混合式的单票制及比例代表制民主选举制度,各政党除了可在单票制选区胜选外,获得5%或以上总选票的政党,也能按得票比例分配到国会议席,得票不到5%的政党则没分配到议席。此举是为了防止国会内小党林立,以及阻止极端思想的政党进入国会。
自民党是伙伴执政党
在西德时代(1949-1990)议会内主要有四个政党,分别是基民党及其姐妹政党基社盟(有时把它们当一个政党看待);社民党;以及走中间路线的自由民主党。总体而言,基民党/基社盟是右派大党,社民党是左派大党,自民党属于中间派小党,后来主张环保的绿党崛起。
在多数情况下,大选后没有政党获得过半选票,必须组织联合政府。一般上如果基民党/基社盟或是社民党获得最多议席,就由其领导联合政府,邀请自民党加盟。自民党变成关键少数,要有它参加才能组成政府。因此,自民党变成“奇货可居”,对两大政党基民党/基社盟或是社民党展开“政治勒索”;它参组联合政府的条件是要求取得的内阁职位远远超过其政治势力,一般上要求副总理、外长,再加上财政部长或是经济部长的职位。
另一个特点是,不论是基民党/基社盟或是社民党成为大党执政,自民党都是伙伴执政党。因此,在西德存在的年代中,自民党参与执政的时间比起基民党/基社盟或社民党都来得长。有时候,两大党不堪自民党“勒索”,由两大政党组成“大联合政府”,把自民党排除在外。社民党也曾和绿党合组联合政府。
德国统一后,延续比例代表制的议会民主选举制度。默克尔是德国的第一位女总理,也是来自原东德的第一位全国总理。她这次如果组织内阁成功,是第四次出任总理,也将会成为战后西德/德国在任最久的总理。她开始时是与自民党组织联合政府。但在上一次大选中,自民党拿不到5%的选票,因此进不了国会,她便和第二大党社民党组织“大联合政府”。
在去年9月举行的国会选举,基民党/基社盟和社民党的得票率大跌,以致国会议席分别少了65席和40席。基民党得票率低,是因为默克尔收容超过100万名中东穆斯林难民,令选民反感。社民党得票率低,是因为该党加入大联合政府后根据基民党的意志行事和施政,令支持者反感。
难民问题令鼓吹民粹主义的右派“另类选择党”异军突出,拥有94个国会议席,成为第三大党。但由于该党反移民的立场偏激,主流政党不屑与之为伍,也不会与它组织联合政府,令该党处于孤立。
在选举过后,基民党受到重挫,默克尔没有办法,只好与立场南辕北辙的第三大党自民党(拥有80个国会议席)及第六大政党绿党(拥有67个议席)谈判合组联合政府。但由于自民党拒绝绿党的环保立场,谈判破裂,联合政府组不成。默克尔只好退而求其次,与社民党谈商延续“大联合政府”。社民党决定以大局为重,原则上同意继续与基民党/基社盟组合政府。
但要实现联合政府还必须过最后一关:社民党全国的40多万名党员将在2月尾举行投票,决定是否参加联合政府。相信多数党员会支持,因此新的“大联合政府”有望在3月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