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特丽莎梅1月31日至2月2日对中国的官式访问,进一步揭示了英国将深化两国在2015年建构的“黄金时代”。
有关的“黄金时代”,是英国环境、乡村事务部长伊丽莎白特里斯于2015年正月应邀访华时,与中国农业部长韩长赋签署农业合作备忘录后拉开序幕。不但随后英国的财政部长奥斯本,同意加入亚投行成为会员,且在同年9月应邀访华时,强调“英国必须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贸易伙伴”,当时他正在执行首相卡梅伦的政策。
当年同行的重要人物尚包括财政部的商务参赞奥尼尔、次长贾维德、气候与能源部长鲁德等人,奥尼尔也是高盛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其在演说时,认为中国将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而中英双方有机会创造“黄金十年”。
接著代表团的团长奥斯本也历史性的首访中国省市(四川的成都与新疆的乌鲁木齐)。当时他顺便称赞中方倡议的“一带一路”的构思,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此外,这位财长的思路是要使英国成为人民币交易的中心之一,也支持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
未给予明确承诺
根据中国规划的“一带一路”路线图中,是起自东边的广州再往西直达欧洲,间中经过莫斯科、伊斯坦布尔、河内、吉隆坡、雅加达、加尔各答、德黑兰、非洲内罗毕、雅典、威尼斯和鹿特丹等。
即便当时奥斯本对一带一路有所认同和支持,但在2016年继任成为首相的特丽莎梅,就未在最近访华时给予明确的承诺,因此看来中国尚需时间“说服”英国,成为第一个公开支持“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
其实,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0月访问英国时,就顺应时机回应英方提出的中英“黄金时代”已降临,他希望两国开启持久、开放及共赢的中英关系。与此同时,习近平也宣布两国建立全球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意味著昔日的“对手”已转变成共同利益的朋友。这对习近平的未来领导是十分重要的突破。
错失合作良机
虽然中英在2015年后关系有显著改变,不因达赖喇嘛较早时被卡梅伦首相接见而错失了合作的良机。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英国的“脱欧”,如今被指责本身是始作俑者,因为在2016年举行的所谓“公投”是英方自己搞的,以通过人民的支持来脱离欧盟。
这种“硬著陆”的办法,可能会引起“骨牌效应”,其他欧洲国家也会有样学样,结果是欧盟可能瓦解,又再回到“四分五裂”和在十八世纪以来就因争夺海外资源和殖民地而陷入的战争。换句话说,若此悲剧应验,欧洲将跌入万劫不复的困境。
原本卡梅伦也认为,“公投”是向欧盟展示民众的意见,即使有40%持脱欧立场也无所谓,未想竟是超过50%(2016年6月宣布公投结果)。这样一来整个布局被打乱了,英国人民也感到迷茫,除了卡梅伦被逼辞职外(因他表明是支持“留欧”的),也就把政途“输掉”了,换上特丽莎梅上台。
但这位新首相以为选民会像“公投”那样热情脱欧,所以大胆举行大选,以巩固其政权。岂知选举结果她才知道,原来支持与反对脱欧的是一半对一半,似乎不相上下,无形中给特丽莎梅一个大难题。例如在面对与欧盟谈判时,欧盟提出500亿欧元(2425亿令吉)的分手费。这庞大的代价目的在于杀鸡儆猴,以警告其他会员国不要轻举妄动。
由于特丽莎梅认为索求过高,反建议付200亿欧元(970亿令吉)分手费。这意味著双方差距甚大,英国也很可能不能在2019年完成脱欧程序。其结果是英国陷入进退维谷,而欧洲国家的经济也被搞砸,其中一个可能的结果是美元无端端再升值,欧元和英镑则相应贬值,连带也连累人民币的波动和面对贬值的压力。
有舆论指出,最后英国可能被逼付出500亿欧元分手费,但特丽莎梅能否承受得住就不得而知。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最近与英国签署90亿英镑的订单,对英国的经济还是有所帮助的,但对中国的整体经济也只是占了3.5%。以这样的比例对中国而言,是可以应付的。
中国战略需调整
与此同时,中国还是放眼它与欧盟的合作,毕竟27个国家才是核心的利益所在;尤其是最近美国不断叫嚣中国是最大的威胁者,更促成中国与欧盟维持良好关系的同时也与东盟强化关系,用以抵消美国的包围压力。
至于香港未来的问题也许不是迫切的,因为一国两制已成型,“港独”是难有作为的。反而是台湾的问题给中国带来一些棘手;尤其是最近有消息称与台湾有关系者一向以来对朝鲜进行贸易,理由是台湾非联合国会员,无需接受联合国的约束。从而在间接上,向美国施压支持台湾申请入联合国。这对中国又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在当今的险峻形势下,中国战略的调整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改,而且也不能相信美国不会先发制人。
对习近平而言,今后的5年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朝向小康社会的成败期(2021年建党100周年);也是迈向另一个建国百年(2049年)成为先进国的必要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