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在大乘佛教的一些重要经典中被明确看成是一种固定的、把握真理的模式。
否定句式在早期佛教经典中已有迹可循,例如赫赫有名的十四无记:“世界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有无无,命身一,命身异。”出自《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这种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实际上也有辩证的因素,如果,可以很好的掌握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阅读佛教典籍时就能快速上手,这一点很重要。
在后来的大乘佛教发展中,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有著更为鲜明的表现。其仍然强调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强调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提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展示了一系列的否定。
通过否定展示真实
这种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被明确当成是一种掌握真理的模式,再例如《金刚经》最为典型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等等。金刚经有大量上述说法,即“说……即非……是名”的句型。
这种句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否定句式。“说……”是使用语言讲述名相概念,而这种讲述在大乘佛教思想看来是不可能确实指涉出事物本性的,因而说“即非……”,“即非……”就是一种否定,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或实相,即才能说“是名……”。这也就是通过不断地否定达到对事物本来面目的真实展示。
佛教中的“中道”思想与否定形态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中道并不是一般所说的中庸的意思,也不是指两个极端的中间、折中、平均点,也不是在说明事物都是平等无异。所谓“中道”初步可理解为“离于二边”,既不执取“有”(a)这一边;也不执取“无”(b)这一边,更不会执取任何“有”和“无”(a&b)这整个相对层面里所表示的任何东西,即是说,中道是要超越相对的层面,是说明一种对事物不执著、不抓取、不固定化的超脱,能随著无常、缘起法则对事物做真实的观察方式。
若以否定的方式来表达,就是“不二”,即“离于二边”。这里的“二”并非只是数字上的意义,而是在延伸意义上谈二端、二分、区别。世人常以相对概念作为认识与解释世界的基础,例如:有与无、生与灭等等,因此将事物区分成两边,各自设定可穷尽的边界和领域,依赖二分法的对反模式和相对概念去面对事情。
勿盲从相对概念
因此,“不二”便是不站在相对概念的立场,严加审视这些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二分,即不陷落二边,且脱离二边,较贴切的看待世间的事情究竟是怎么个无常、生灭变化、因缘汇聚而生起且相续变化不断的实况。
佛教典籍中的否定句式,并非是要否定一切。它否定的仅仅是事物的“相”的实在性。这种句式是为了表明任何语言概念都有其局限,透过语言文字和概念不可能完全准确的展现事物的实相。只有透过对这类陈述的不断否定,才能领悟真理,而这也是印度人思维模式的基本特点,这种思维模式最早出现于吠陀奥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