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贡榜王朝由缅族在1752年建立,以曼德勒为中心,征服周围领域与其他族群,奠定今日缅甸的版图,以及今日缅族人与其他种族的关系。但是这帝国在19世纪被英国逐步吞噬,成为英属印度的一省。
同马来亚成为英属殖民地的遭遇相同,英国人引入了大量劳动力来开发缅甸。但不同于马来亚引入大量华人,缅甸则是引入大量印度人。不论是上层的金融家与官员或下层的劳力者,不论是印度教徒或穆斯林的印度人,都来到缅甸。再加上都属于英属印度,印度人更容易方便到缅甸寻求发展机会。
缅甸的独立
除了印度人,华人、犹太人、欧洲人等各种族也纷纷来到了缅甸。少数种族中如掸族、克伦、克钦等与英殖民政府关系较好,也有不少人从军,成为政府的一员。
这些变化对缅族而言不是滋味。缅族从贡榜王朝的征服者,变成殖民时期的被征服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大权旁落,被其他族群后来居上。另一方面,其他原住民种族也因缅族在贡榜王朝时的征服,而与缅族不和,至今仍然如此(详细历史略过不说)。
但在独立时,各邦与各族仍然决定组成缅甸。根据1947年缅甸独立前各族之间的协定——彬龙协定,各个少数种族不但将成为缅甸公民,并且也可保留自己的文化与语言,同时各邦也拥有自治权。甚至有些可在独立之后进行公投,决定是否脱离缅甸独立建国。
但是在1962年的政变后,军政府上台并废除彬龙协定。少数种族的自治权不但被取消,而且军政府推行大缅族主义政策,少数种族的语言和文化被抹杀。这促成掸族、克钦、克伦、若开等族走上武装抗争的路,一直到今日。
军政府上台后,没收了许多华裔与印裔产业,并且迫使他们离开。1982年的《缅甸公民法》,进一步迫害少数种族。1823年之后来到缅甸的种族都成了二等公民,甚至不是公民。
剥夺文化语言权利
这导致许多许多缅甸华人、印度人和欧洲人等的后裔,都变成了二等公民。他们不得接受进入大学,不得担任公职。今日被迫害最甚的就是若开邦的罗兴亚人。也因为这种族歧视政策,导致缅甸的经济与社会大倒退。怎么这听起来和马来西亚的固打制很相似?只是缅甸的政策更为恶劣,更加可怕。
一些马来西亚华人网民,认为罗兴亚人要独立就该死(其实查资料,并无明确证据显示要独立),使用武装暴力更该死。按照这逻辑,比罗兴亚更加血腥暴力,用武力追求独立和自治的若开、克伦、克钦、掸等族,不是更该死?(不论如何,种族屠杀是个错误。因罗兴亚人遭屠杀而叫好者,实在是没有同理心同情心到极点。)
这些种族走上武装抗争一途,最大的导火线是缅甸军政府收回原先答应给予的保留自身文化与语言的权利和自治权。甚至倒过来践踏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剥夺他们的权利。
反观马来西亚,华人抗议政府不支持华教,也极力反对马来西亚政府一直以来的同化政策。年轻一代也觉醒,认为中央政府必须权力下放,让地方有更多的自治权。怎么听起来,我们和那些追求保留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克伦、克钦、若开、罗兴亚人很相似?同时也和我们要求中央政府不要如此集权,并且重开第三选票有所相似?
双重标准原因
为何马来西亚华人面对罗兴亚问题时,如此地双重标准?原因之一是只问立场,不问是非。因为马来西亚政府的宗教政策,而对于伊斯兰教有许多偏见。只要和伊斯兰有关的人事物,都采取反对立场。对于是否其中是对是错,则一概不问。
另外,马来西亚华人始终有种族优越感。除了白人以外,对他族都有所歧视(看看华人有关种族的笑话是多么地歧视他人)。同时认为他们的悲惨遭遇,不但与自己无关,有时甚至拍手叫好。
遇到问题时,请把具体的事物抽离。例如缅甸当下发生的种族屠杀,是否可以抽离具体的罗兴亚族、若开族、缅族、伊斯兰和佛教?而只留下种族和宗教?是否可以把自己放在无知之幕之后来思考?这样思考,才可让人摆脱只问立场不问是非的双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