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人手一机,人们每天都被大量的讯息塞满,粗糙的见解、传抄的段子、娴熟的话术和连绵不绝的废话,来不及过滤就要做出反应和判断,例如在面书或微信朋友圈上分享及按赞。另外,通过手机、电子书、电脑等人们每天都在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即碎片化(fragmentation)阅读。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这种阅读趋势,不可避免的参与并塑造了这个社会普罗大众的认知机制。
当前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处不在的压力使得佛学和佛教成为信徒们索求身心给养的对象之一,在有所失和有所求时转向佛教偶像、佛教权威或佛教经典,与深度阅读和思考相比,往往更现成,更简易,更安全。周遭有很多自称佛教徒的人,他们之中,有多少人真的了解佛教?
碎片化阅读也以另外一种鸡汤模式存在著,例如:大家都熟悉的慈济静思语就是典型的鸡汤,什么都无需多问,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答案,完全回避这些话语中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否正确,也完全忽视撑起佛教、那些用一辈子看都看不完的大藏经。鸡汤天然是碎片,而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鸡汤式的短句对佛教传统的侵扰是明显存在的,使得佛教对世界的犀利追问几乎是被遮蔽了,它所给的全都是答案。
无独立存在之物
研读哲学硕士期间,教授常提醒,要培养直接看经典、分析经典的能力。思辨或批判思考其实占佛学的大部分,没有不断追问和质疑的精神很难真的认识佛教,培养这种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
批判思考有一个很有趣的特色,就是当面对重要问题时,要和身处的世界有点距离感和空间。这点和佛教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若以佛学视角看一张木桌,它是由木板、铁钉等所组成,再把这些组成部分再分解,木板的来源是树木、树木的源头是种子,一颗树的生长又离不开水、泥土、光合作用等等的条件相互配合相互作用,透过这种不停后退的思考,到最后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有,每个部分其实是互相依存的,根本没有真正的独立存在,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无我”和“无自性”。
如果佛教只剩下慰藉力和消灾解难之力,身为佛教的每一份子,当涌现诸如观音心灵法门,再如到处都是对佛法一问三不知只有在听到供养、双修时精神才会振作的仁波切们、还有只管剃头出家,经典不看不读,每天奔波在琐碎的院务和俗事之间到最后比俗人还不如的无法观照自身等等等。
当出现以上种种似是而非的现象,身为佛教的一分子,如果我们只能碎片化地生活,但从不深入阅读和思考,大概也只能抱以理解及同情,甚至连谴责都软弱无能,因为,我们都在默许并参与这些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