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邵宝辉的新书《走马观华》,是2010-2016在大马理科大学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一个“业余收获”。

期间,由于受《东方日报》时任助理总编辑黄金城先生邀请开设专栏“走马观华”,于是一发不可收,发表时评类文章近百篇。由一个中国人开设专栏,断断续续从2012年到2016年,时间跨度有四年之久,即使在作者后来赴美访学的一年中,也没有完全中断。

这在大马华文报业史上或许是个特例,至少在《东方日报》史上是第一次。可以为中马友谊搭起沟通的桥梁,也可为未来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基础。

这些文章内容涵盖大马政治、社会、文化、种族、宗教、教育、传媒等诸种领域,唯因兴趣与知识背景之故,经济一类较少涉足。作者自说是“走马观华”,谐音“走马观花”,其实并非泛泛之观感,而是下了功夫,有比较丰富的资料和深入的思考。单就视角而言,除了有中国角度即第三者的角度,冷静观察,还能以大马华人“在地化”的角度。可说既有旁观者的疏离与清醒,也有入乎其内者的同情与理解,时有独到与启发的观点。

部分篇章被引用

据了解,这些文章伴随《东方日报》广泛接触到西马大量华人读者,同时也在东马《诗华日报》刊发,在砂拉越与沙巴与读者相遇。而《东方日报》网络版发布以及其他网站如“佳礼新闻”转载后接触更多的网民,个别文章在一周点击率排行榜上还曾经名列前茅(如《为何英语教学水平低落》、《入阁:马华的险棋》)。

说到进一步的影响,有些篇章被大马本地相关部门使用,如《马六甲的魅力》出现在马六甲州行动党网站;有的(《华教症结不只在教育部》)则被中国国内网站如中新网、侨网转载;有的(《装在套子里的马来西亚》)被新加坡文献馆收录。显然,这些文章确实产生一些实际的影响,能够与当地读者产生互动,并在更加辽远的母国引发共鸣。

而现在去看,本书定格历史立此存照,为大马本地读者提供“整体”借鉴之外,也足以充当一般读者的向导,供给希望了解大马尤其华人状况的人士一个比较鲜明的印象。

我曾4次到马来西亚访问、交流,洽谈合作。去过吉隆坡、槟城、新山、亚罗士打、马六甲等地。为河北大学与马来西亚的理科大学、理工大学、北方大学、彭亨大学、吉隆坡建设大学、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做了一些联络、沟通的事,在好友李彦龙先生的帮助下,先后把河北大学近三十名教师送到上述各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媒体影响非同小可

而我在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15年多之后,也从院长位置上退下来,改去主持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去做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跨文化交流研究。追溯起来,最早萌生搞跨文化交流的念头,还是起自当年的马来西亚、新加坡之行。

上述二国,作为原马来亚成员,有很多相似处,尤其多元文化及其包容性更是如此,除了族群人数比例有所不同(大马以马来人为主体,新加坡以华人为主体)之外,两国相似度较高。在同华人交流的时候,虽然评价各异,但说起马来人的平和与包容,大家还是普遍认同的。

作为从事新闻传播教育多年的一位教师,本人深感媒介对人的影响非同小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言不虚。在地球村时代,国家、族群、文化之间的隔膜、摩擦甚至冲突此起彼伏。除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因素以外,跨文化交流滞后,相互隔膜,重视从媒体上认识世界而忽略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式的深入对像世界去感受不同文化,是一个普遍现象。

人们变得没有耐心,不屑于了解陌生的对象、陌生的世界。而在媒体上,真正从人文关怀情怀出发,不带偏见地去“以同情之理解”去报道母语文化以外的世界的作者,如今似乎也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在跨文化沟通方面看,人们常常习惯于从自己的习惯、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甚至判断是非,不愿意倾听对方,没兴趣理解对方的文化,不想从对方的处境、立场考虑问题,于是,摩擦与冲突便此起彼伏。

注重“理解”价值

马来半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没有马六甲海峡也便没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所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马来西亚是无法绕过去的重要存在。

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多元化社会建设,也有许多重要的经验值得研究。当然,大马华人作为“在地”族群,他们的感受与视角,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

河北大学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时,宝辉还在大马学习,接著是赴美国访学。归来后被中心聘为研究员。河北大学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中心的成立,初衷之一就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的交流与沟通,让中国了解西方以外的伊斯兰世界,让伊斯兰世界更熟悉、理解中国与中国文化。近三年来,通过国际会议、互访交流等合作形式,发挥了高效智库应有的作用。

记得在一个研讨会上,我曾说:跨文化交流的要旨是“理解”,忘了这点,交流的意义会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今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让地球村民通过“同情之理解”达到“懂你”之境,从而走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大同之路。

本文摘录自《走马观华》。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分而治之 撕裂大马

名家

英国殖民马来亚时,对待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的政策采取的是分而治之的手法。严格来说,大马从来没有经历过一场社会革命就独立了...

阅读全文

安内攘外 马华整装待发

名家

第14届大选,马华战绩如何?还是一筹莫展在原地踏步?抑或突破困境雄风再现,一举夺回许多城池?马华在国阵成员党中,100万...

阅读全文
(示意图)

自由乃一切权利之母

名家

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第一次带我参加民主行动党的座谈会。那是在安顺的德教会,我听法兹兰和林吉祥演讲,马来文我不太听得懂...

阅读全文
在打造英语为促进理解和追求成就的语言之前,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尤其英语教学已成了政治课题。

关于马来西亚英语

名家

我经常看到令人沮丧的证据显示,马来西亚人的英语水平滑落日益严重。国会转用马来语已有数十年了(旧的国会议事纪录里,依然可以...

阅读全文

大选朝野攻防战

名家

目前执政党阵营国阵与反对党阵营希联正在针对三个选区进行大选前的火力攻防。第一个区域柔佛州。柔佛州是执政党巫统的传统堡垒区...

阅读全文

谢诗坚:大马政治的反常乱象

名家

马来西亚的政治变化不但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呈现不可思议的反常乱象。所有这一切从巫统的分裂开始,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马来亚乃至...

阅读全文

陈海德:那就重选吧!

名家

上个月初,行动党遭社团注册局命令重选一案,初时该党秘书长林冠英称“重选问题不存在”,反对以口头方式告知,若无官方信函则不...

阅读全文

陈锦松:非暴力民主诉求的悲剧?

名家

中国著名异议人士刘晓波的骨灰已经撒向大海,根据中国官方的说法,这是“家属的意愿”。作为一个中国民主运动的烈士,海将是他永...

阅读全文

美国国际影响力下滑

名家

在7月初于德国汉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在拍全体照时,美国总统特朗普被安排“靠边站”,站在最右方的第二个位置...

阅读全文

何启良:《马华知识界文化宣言》二十年

名家

《马华知识界文化宣言》转眼间已经发表了二十年。二十年来,马来西亚无论是政、经、文、教都起了剧变,但是又似乎不断在原地打转...